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亞裔電影人崛起,好萊塢買账嗎?

還在為《尚氣》的選角感到不解和詫異嗎?

不管是5歲便移民加拿大的亞裔臉孔劉思慕,還是過往一整年(《摘金奇緣》、《瞞天過海:美人計》、《別告訴她》等)在美國大銀幕上怒刷存在感的華裔女孩奧卡菲娜(林家珍),《尚氣》的選角本就不在國人的審美體系內,常年生活和工作在好萊塢的亞裔群體才是他們的標準。

或許是因為對於漫威來說,《尚氣》肩負著與《黑豹》一樣的使命,為在美國的2140萬(2018年數據)亞裔族群,提供一部裡裡外外由自己族群創造的超級英雄片。比如,導演德斯汀·克裡頓有著日裔血統,編劇之一的戴夫·卡拉漢姆是美籍華人等。

《尚氣》能否在美國掀起如《黑豹》一樣的反響,尚難預估。

但無論如何,《尚氣》的籌備,漫威第四階段另一重點片《永恆族》找來中國導演趙婷執導,DC明年新作《猛禽小隊與哈莉·奎茵的奇妙解放》花落華裔女導演閻羽茜等一系列操作都在證明著,亞裔電影人已慢慢從獨立製作、邊緣存在站到了好萊塢商業片中心。

亞裔電影人在崛起

好萊塢的亞裔電影人正在成規模的崛起。

這句話放在去年7月份的好萊塢,怕是聳人聽聞的。畢竟彼時除了《逃出絕命鎮》、《黑豹》的成功給了美國黑人族群電影人信心外,亞裔以及其他族裔電影人在好萊塢的存在感並不高。

而事情的轉機,發生在半個月之後。8月15日,華納出品的全亞裔陣容電影《摘金奇緣》在美國上映,是美國近十年來票房最高的愛情喜劇。

8月17日,根據亞裔作家珍妮·韓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登陸網飛,這個亞裔女孩的故事頗受好評。8月24日,在好萊塢打拚了20年的韓裔男演員約翰·趙領銜主演的高分電影《網絡迷蹤》上映。

看似在一瞬間,好萊塢擁抱了亞裔電影人,接受並迅速風靡開了發生在亞裔族群間的故事。但其實,銀幕上的爆發背後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積累所致。

不同於黑人電影人及其電影形象能在百年好萊塢電影歷史長河中梳理出一條發展脈絡,亞裔族群不是存在於獵奇的東方故事(比如《殘花淚》、《大地》等)裡,便是主流電影裡的刻板乃至偏見形象(比如傅滿洲系列等),幕後的亞裔電影人更是屈指可數,攝影師黃宗霑是百年裡名號最響亮的一個。

1993年,華裔導演王穎的一部《喜福會》,不僅為他敲開了好萊塢的大門,也讓一波躍躍欲試、試圖前往好萊塢發展的影人看到了希望。後來的故事我們很熟悉。吳宇森、徐克、成龍、李安、林嶺東等電影人迅速進入好萊塢,可惜的是,他們多數講的是典型的好萊塢白人故事,一方面他們不了解亞裔故事,另一方面好萊塢對亞裔故事的興趣,多為嘗鮮,並不持久。

在這個短暫的嘗鮮期裡,催生出了一部關注韓裔家庭內部、東西方文化衝突的劇集《全美國女孩》(1994年)。

而再次在美國電視的黃金時段看到亞裔故事,則是20年後的《初來乍到》(2015年)了。

故事根據華裔美國廚師黃頤銘的回憶錄改編,說的是90年代一個台灣家庭在奧蘭多定居的故事。文化衝突的內核從20年前的《全美國女孩》延續至《初來乍到》。

《初來乍到》的出現和大受歡迎,是如今好萊塢亞裔故事和亞裔電影人崛起的縮影。因為《初來乍到》之所以得以製作,多靠了ABC電視台裡一群分量頗重的高管決策者,她們是亞裔女性。

《摘金奇緣》同樣如此,其製作公司華納兄弟的(前)董事長凱文·辻原為日裔美國人,這樣的幕後推手對影片自會有更強的助力。

無論是在美國出生的亞裔,還是移民至美國一路打拚的亞裔,他們近20年來在電影行業的不斷創造,為《摘金奇緣》的出現乃至如今亞裔電影人的受追捧鋪平了道路。

林詣彬(《速度與激情》系列)、黃毅瑜(《死神來了》系列)、溫子仁(《海王》、《招魂》系列、《電鋸驚魂》)、朱浩偉(《跳出我天地》系列)等導演在商業片領域的創作,實力有目共睹;趙婷、閆羽茜、王子逸、阮鳳儀等從獨立製作起家的女性導演,進入好萊塢大佬們的視線。

她們可以依靠自己的敏銳和超強感受力,拍攝美國西部故事,比如趙婷的成名作《騎士》;她們也可以從自我出發,深挖東西文化衝突。比如這幾天在美國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的《別告訴她》(王子逸執導)。

爛番茄新鮮度保持在100%的《別告訴她》,上周開始在洛杉磯和紐約小規模上映,在北美獨立電影市場表現優異,創下了2019年目前單館最佳票房紀錄。8月2日起,影片將會在北美大規模上映。

《別告訴她》從導演王子逸的親身經歷出發,一個華人家庭的奶奶被診斷罹患癌症,是瞞著她讓其開心走完最後的歲月還是告知她,在紐約長大的主人公與整個家庭間產生了東西方生死觀上的衝撞。

《別告訴她》會成為第二個《摘金奇緣》嗎?畢竟目前看來,好萊塢對於亞裔族群如何平衡中西文化的故事,興味尚未衰減。

崛起的鐐銬

對好萊塢的亞裔電影人來說,現在是最好的時候。

只不過,這個“最好”是相對而言的。今年年初,據南加州大學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只有4名亞裔導演參與執導了北美年度票房前一百位的影片。百分之四的佔比,說明前路依舊漫漫。

好在,好萊塢從《摘金奇緣》裡嗅到了巨大的商機,這樣讓一切產生了變化。東方夢工廠首席創意官周珮鈴曾在某論壇分享過,起初當她進入電影行業時,周圍很難找到一個亞洲面孔。如今每個工作室都會有亞洲代表,尋找亞洲故事。

講述相同故事已經一百多年的好萊塢,似乎也厭倦了一樣的故事、相似的場景以及套路化的角色,亞裔電影人創作的亞裔故事讓大眾看到了無障礙接受其他族群故事的可能。所以才有了以往不被開發的故事得以出現在大銀幕上的機會。

而這份興奮感對於亞裔來說更為深刻。在美國的大銀幕上看到關於自我的電影,身份、認同、自豪等等情感交織在一起的觀影感受,是無法言喻的。

亞裔族群獨特的文化屬性,獨特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是他們在文化多元化大背景下出挑的重要原因。但同時,他們也面臨著更嚴苛的環境,在好萊塢亞裔創意人才仍然是少數分子。他們身上的鐐銬和枷鎖更為沉重,相比佔領大多數位置的白人創作者,亞裔創作者在備受矚目的情況下,每一步走來都萬分小心。

因為整個電影行業在矚目著你的一舉一動,你代表著你的族群,試錯的機會便得更少。因為創作不單是為了自我,亦或是商業目的,有更深層的文化含義在左右著亞裔電影人的每一部電影,這無疑,是一份甜蜜的“負擔”。

-FIN-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