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果沒有酒,唐朝該多寂寞!

來源:瞭望智庫(ID:zhczyj)

作者:李雪

在唐朝,一個才子的標配技能有兩項:能作詩、會喝酒。

如果你能喝上很好的酒、作出很好的詩,那就成了大才子,比如李白。

沒了酒,唐朝失去的可不止是李白。

唐朝人嗜酒。

從關隴到嶺南,從酒店到寺院,從皇帝老子的豪華禦宴到市井小民的潦草家常飯,從文人墨客的酸文狂詩到邊塞戰場的大漠狼煙……

中國人的大唐是從骨子裡浸潤著美酒之醇香的,其香之濃鬱,即便遠隔愈千年的時空,依然足以使筆者為之心醉。

不過,如果你覺得酒隻作為裝飾點綴了太平盛世,那就錯了。

酒,事關大唐的文脈國運!

1

皇帝帶頭:千鍾聖酒禦筵批

早在唐朝建立之初,朝廷就在長安城裡設置了一個專門的釀酒機構“良醞署”,歸光祿寺管轄。別小看這個部門,它負責掌管宮廷飲食事宜,事關皇室和王公大臣的飲食安全問題,因此其地位不低。

這可不單單是為了飽口腹之欲,政府委派專職酒務官員“掌供奉邦國祭祀五齊三酒之事”,說得通俗點就是祭禮和國宴專供,能在日常隨意享受此美酒的只有皇帝一人,所以稱為“禦酒”或“聖酒”,

《舊唐書》記載的“春暴”“秋清”“酴醾”“桑落”都是良醞署出品的佳釀,奢華大氣有內涵。

這些酒消耗量非常大!

首先,招待外賓要用,為彰顯帝國氣度必須大氣。

舉個例子,629年(即貞觀三年),唐太宗宴請回鶻來京朝貢的官員時,“殿前設高坫,置朱提瓶,其上潛泉浮酒,自左閣通坫趾注之瓶,傳授百斛鐐盎。回鶻數千人飲畢,尚不能半”。

章懷太子墓壁畫 禮賓圖

其次,款待皇親貴胄、賞賜有功之臣不能小氣。

在當時,禦酒,是身份的象徵。《唐六典》按身份等級對給大臣供酒作了明確規定:

親王以下每月供酒九鬥;

五品以上每日酒一升半;

六品以下則無供酒規定。

除了料理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逢紅事白事和各種節令,或者領導心情好,陪宴也是大臣們的重要職責。萬裡江山如畫,管弦絲竹悅耳,琉璃盞、夜光杯悅目,君臣之間談笑風生,果真瀟灑。

誰要是得領導青眼、捧得“禦酒”回家,那絕對是榮耀門楣的大好事!為了感謝皇恩浩蕩,大家紛紛寫“謝酒詩”:

先讚一下酒好,“禦酒瑤觴落”,此酒隻應天上有;

再表明下自己的忠心,“聖酒一沾何以報,為欣頌德奉時康”,聖上如此厚待,我輩感激涕零,只能鞠躬盡瘁保國泰民安以報隆恩!

此外,皇帝還要“賜酺”。

這是君民歡聚一起飲酒同樂的典儀。權力得來不易,統治者深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無論大事小情都得表現下朕很親民。

不僅需求量大,對品質的要求更不會低,加之為討朝廷歡心,大夥還得時不時搜腸刮肚地開發新品種,如此一來,原有機構就不夠用了。長安城裡慢慢興建了許多官營釀酒廠,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釀酒師傅。

2

全民飲酒:濁醪初熟勸翁媼

國營酒廠好是好,但是一般人喝不到,無法滿足腰包鼓起來的唐朝官民對觥籌交錯美好生活的嚮往。

國寶!唐代瑪瑙獸首牛角杯

怎麽辦?自己動手!

曬曲煮飯、開釀發醅,剛釀成的酒混雜著酒糟,經過壓榨或過竹編器具濾之後即可飲用,稱為“生酒”、“生春”,即“濁酒”。“清酒”須再進行過濾等技術處理,難度系數大、成本高,所以“金樽清酒鬥十千”,價格很貴。因此,大多數酒蟲喝的都是濁酒。

白居易《問劉十九》裡所說的“綠蟻新醅酒”就是這種——當時的酒曲不純淨,酒液裡因留有微生物而呈現出瑩瑩碧色,“蟻”是指過濾後漂浮在液面上的穀物渣滓,隨著舉杯人的動作就如螞蟻般蠕動。

由於工藝限制,當時的酒醪發酵時醇化程度不夠,穀物中的糖分留在了酒中,喝起來甜甜的,酒精度數不高。

問題就出在這裡:過不了多久,大量的微生物就會使甜酒變酸,難以下咽,只能倒掉。

世上本無好酒,愛喝的人多了,也就琢磨出了好酒。

不止經歷過多少次嘗試,嗜酒的唐朝人終於解決了這個讓無數前輩酒鬼酒仙頭疼的大難題。

辦法之一:在發酵過程的最後一天裡,往酒裡加點石灰,這樣就能降低酸度,防止酒變成醋。

辦法之二:加熱生醅,在降低微生物活性、避免酒變酸的同時,還能達到消毒的效果,相當於當代的“巴氏殺菌”。此後,酒的品質有了保障,遠距離運輸和量產成了現實,由此催化了釀酒行業的大發展。因此,這項技術堪稱中國古代釀酒史上里程碑式的大突破!

唐初太樂署(類似皇家樂團)有個叫焦革的公務員特別擅長釀酒。原本在中央核心機構門下省任職的大詩人王績為了喝到好酒,乾脆申請到太樂署專門給人家當領導!焦革夫妻相繼過世後,王大學士就辭官不幹了,你說這酒得好喝到什麽程度!

還不止這些,反覆總結經驗的有心人不斷改進造曲和過濾技術,釀造出更為純淨的琥珀色優質米酒,李白飲後讚其美妙: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由是可知,好酒果然是可以使人忘憂的。

3

養生有道:藥酒欲開期好客

唐朝人喝的還不止是一般的酒。

早在北魏時期,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就記載了“浸藥酒法”,即在酒中加入各種藥材配製藥酒,可以外用還可內服,其治療效果良好,有“百藥之長”的美譽。

不過,從漢末動蕩到楊堅踐宇文周祚一統天下,在饑民餓殍司空見慣的四百年亂世裡,大族名士們借著得來不易的杯中物聊發癲狂,或窮奢極欲、極盡揮霍之能事,或隱居避世求不老,最終把養生折騰成了輕生。

唐代仕女狩獵紋八瓣銀杯,拿來喝藥酒、保健酒很不錯

富裕起來的唐朝人,深受到道家文化影響,非常注重養生;加之全民愛酒,連和尚都不例外,於是,迎來了各種藥酒、保健酒百花齊放的時代。

《千金方》裡有關酒療的方劑共有933種,收錄了初唐時期的63種藥酒,大多具有治療各類疾病和抗衰保健的功效。

以米酒為底,投入各種材料:

素的有生薑酒、地黃酒、丹參酒、五加酒、枸杞酒、杜仲酒等;

葷的有蛇酒、鹿骨酒、豬苦膽酒等。

大約是能想到的藥材都被唐朝人泡過了。

效果很神奇。比如,某縣一位老者,讓一個渾身長瘡的道士用藥酒浸泡身體三天,結果“面顏複少年,肌若凝脂”。

《舊唐書》記載,睿宗諸子送終時,隨葬品中就有“諸藥酒三十餘色”。

每逢節令,大夥還拿應季的植物泡酒,比如端午的艾酒、菖蒲酒,端午的茱萸酒、菊花酒,除夕元日的屠蘇酒。

這個屠蘇酒很有講究,由米酒加入大黃、白術、桔梗、蜀椒、桂心、烏頭、菝葜製成,據傳是神醫華佗所創,不僅養生還能辟邪。

另外,由於松樹四季常青,寓意美好且材料易得,用其松脂、松花、松葉等配製而成的松醪酒尤其受到大眾好評。

單獨用松樹某一種材料泡酒也很流行,如松葉酒。松葉中含有揮發油和乙酸龍腦酯,香氣鬱烈,似乎很符合性格奔放的唐朝人口味,他們相信常飲此酒能益壽延年。

孫思邈稱松葉酒能治腿腳病,“主腳弱十二風痹、不能行”。

4

異域之美:葡萄美酒三勒漿

萬國來朝的盛況怎少得了外來好酒?

葡萄酒是舶來品。

唐代房陵公主墓壁畫,提壺持高足杯仕女圖,據說,這種高足杯是用來喝葡萄酒的

640年(貞觀十三年),唐太宗大破高昌(今吐魯番市東面約四十公里的哈拉和卓鄉所在地附近)之後帶回了馬奶葡萄種子和釀酒方法,在宮廷中種植,並親自研究配方釀製了葡萄酒,聞之芳香、入喉辛辣。

一時間,李世民龍心大悅,以葡萄酒賞賜群臣,逐漸從貴圈子裡流行起來,風靡長安。

“及破高昌,收馬乳葡萄實,於苑中種之,並得其酒法。太宗自損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緹益,即頒賜群臣,京師始得其味。”

對葡萄酒有興趣的還有著名的宰相魏征,他除了擅長進諫之外,還曾多次向胡人學習釀製葡萄酒,成為一個高水準的葡萄酒釀造師傅。他釀的酒,連皇帝都大加讚賞:

“醽醁勝蘭生,翠濤過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敗”。

此後,葡萄酒在大唐沃土上迅速蔓延,河東、隴右一帶,長安、洛陽以及南方的金陵(今南京)、襄陽、郢州(今武昌)等地陸續成了主要產地。

唐代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便於旅行時隨身攜帶

戍守在邊塞的將士們最喜歡葡萄酒。任務在身時自然不能飲酒,只等軍前犒賞可以痛飲一番——大漠荒蕪,烽火城邊,好男兒的報國壯志與思鄉之情都在酒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還有唐朝全國最高學府裡學子們們心心念念的“三勒漿”。

據說,這種飲料來自波斯。“三勒”來自吐火羅文,在當時指的是三種具有“有神奇功效”的果子:

庵摩勒,可“作漿染發,發變黑色”;

毗梨勒,被認為是“魔鬼棲居之地”,未熟時可止血,成熟後可當瀉藥使用;

訶梨勒,“生在在因陀羅神居住的香山”,“可成七德、祛百疾”。

不過,現代研究認為,大量熱帶樹木都屬於這三種植物,其果實都含有單寧酸,因此味道苦澀。三勒漿即這三種果子釀成的飲料。

由於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及流傳的養生保健功能,代宗皇帝很喜歡,認為不僅味道溫和、入口甘柔,還蘊含著宗教的玄機,因此拿來賞賜太學諸生,學子們自然也是趨之若鶩。

“唐代宗大歷年間幸太學,以三勒漿賜諸生。此後不複聞於世。今光祿許化複以庵摩、訶、毗梨三者釀而成漿,其光色油然如葡萄桂醑,味則溫馨甘滑,渾涵妙理。及薦禦,天顏喜甚,謂非余品可及,遂時供內府。”

除了以上兩款洋果酒,嶺南地區還釀製荔枝酒。

一千多年前的某個盛夏,地方官李文孺的家奴把荔枝藏在了小口大肚的容器裡。氣象太熱,沒多久,荔枝便發酵飄出了香氣,試著往容器裡加入酒曲和粳米飯,三日之後,酒香撲鼻,竟比加了椒桂的酒還要濃烈。於是,當地人紛紛效仿釀製。

5

酒色兼收:美人延客醉金樽

唐朝經濟空前繁榮,除了長安、洛陽,揚州、杭州、蘇州、成都府(益州)、蜀州、邛州、黔州等,都成了一線城市,酒坊飯鋪林立,好酒層出不窮。

為了招徠客人,經營酒店的老闆們使出了渾身解數。

電視劇《大明宮詞》中的唐朝夜市景象

好酒好菜是必須的!

店家一般都有自己的釀酒絕技,下酒菜也不能馬虎,“星級”酒店拿出熊白啖、炙鵝掌、渾羊歿忽、金齏玉鱠、鏤金龍鳳蟹這樣的高檔菜肴,街坊小店也有絕招,比如潔白如玉的庾家粽子、湯鮮味美的肖家餛飩,等等。

廣告是必須的!

唯恐食客忽略了自己,各酒樓紛紛在店門口、屋頂打出色彩鮮豔的酒旗。“三條陌上拂金羈,萬裡橋邊映酒旗”,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到了晚上,再高高掛起彩色的“酒”字燈籠,在夜幕之下如繁星交相輝映,點亮了唐朝人的夜生活,正是:

“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

美女是必須的!

來飲酒作樂的以男子居多,稍微有點檔次的酒店,都會有“酒西施”。桃花面龐楚楚可人的美女賣酒,再不勝酒力的男兒恐怕也要捧場多喝幾杯。

電影中的胡姬形象,可惜眼睛不是藍色、五官也不夠立體

不少酒家還雇用美貌胡姬招攬客人。這些擁有中亞、西亞血統的美人們,藍眼高鼻、濃妝豔抹、衣著袒露、身姿曼妙,或歌或舞,自帶與唐朝女子不同的異域熱辣風情,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富裕百姓,為睹芳容一擲千金的大有人在。

賀朝有一首寫給酒店胡姬的詩,生動再現了當時的情景:

“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鏘鏘。

紅鋪新月,貂裘坐薄霜。

玉盤初鱠鯉,金鼎正烹羊。

上客無勞散,聽歌樂世娘。”

更絕的是,唐朝不止民風開放,審美也相當多元和包容。為照顧有些顧客特殊的欣賞維度,酒店老闆雇用了一些“奇女子”。

比如,陽都縣有個酒家女,眉毛連成一線,耳朵又長又細,人們把她當成“天外飛仙”,一傳十十傳百,給酒店帶來不少生意。

洛陽某酒店有一婢女,蓬頭垢面,兩肩高聳、大肚子,貌極醜。有個“粗黑肥短,身體垢膩”的官員為此女癡迷不已,甚至“大悅之,殆忘寢食”。

女子還流行起以醉為美的“酒暈妝”。

唐代女子“酒暈妝”

在士大夫的酒宴上有藝妓佐飲。她們不僅眉目似畫、善解人意,還能歌善舞可賦詩,劉采春、關盼盼、張窈窕等都是一等一的名妓。

不過,最有名的要數嗜酒的女詩人薛濤,她本是長安良家女,隨父宦流落蜀中,遂入樂籍,作了藝妓,和文壇大咖白居易、張籍、劉禹錫、杜牧等人都有交往。

6

才高八鬥:惟有飲者留其名

在唐朝,寫詩技能被列入科舉考試,這可是事關一個人、一個家族前途命運的大事,比我們現在的高考科目語數外更受重視,因此,從皇親貴胄、士族少爺到寒門學子,無人不寫詩。

前面說到,喝了皇帝賜的酒要寫詩,喝到了好酒要寫詩,喝高興要寫詩,喝傷感了也寫詩;

不僅如此,饞蟲上腦,賒账喝酒的寫:

“我來賒酒相留宿,聽我披衣看雪吟。”

欠了酒錢遭店家上門討債的也寫:

“今年沽酒未還錢,門前債主雁行立。”

喝到假酒更得寫詩來罵:

“主人無厭且專利,百斛須臾一壺費。

初後薄為大偷,飲者知名不知味。”

在眾多酒鬼、酒仙、酒聖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有人統計,在流傳至今4萬餘首唐詩中,有近7000首與酒相關。

現存王績的122篇詩文中,寫到“酒”字有28篇,約佔20%;

李白在1500篇詩文中,談到飲酒的有170篇,佔16%;

杜甫1400餘首詩作中,提到飲酒的近300首,佔20%。

其中佳作數不勝數,《俠客行》《將進酒》等。

韓熙載夜宴圖

描摹當朝名士曠達不羈縱酒之態的最佳作品,非詩聖杜甫名作《飲中八仙歌》莫屬,當然,也因為他寫了李白(偷笑)。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可以說,在唐朝,一個才子的標配技能有兩項:能作詩、會喝酒。

如果你能喝上很好的酒、作出很好的詩,那就成了大才子,比如李白。

試想一下,若沒有這些活得濃墨重彩的才子,唐朝會多麽乏味?

然而,若是沒有了酒……

7

酒政調整:杯中之物系國運

縱酒歸縱酒,實際上,唐朝是推行過禁酒令的。

建國之初,唐高祖李淵即位伊始便頒布《禁屠酤詔》:

“酒醪之用,表節製於歡娛……肴羞麹蘗,重增其費……關內諸州官民,宜斷屠酤”。

說得很清楚,禁酒的目的為了減少糧食的消耗,防止糧食價格飆高,以此來緩解饑荒。後來,唐高宗在670年因糧價高漲、唐玄宗在713年發生旱災時短暫禁酒,也都是出於這個考慮。

不過,隋唐五代正處於歷史氣候的溫暖期,更是得益於政局穩定和農業技術進步,水稻種植範圍快速擴大,逐步與麥、粟呈三足鼎立之勢。

因此,在大多數時期,唐朝人很幸福——不缺糧食釀酒,全國上下都愛喝酒,政府管制不多,開店釀酒售酒是個日進鬥金的好生意。

各地富商均投資於此,不僅推動了釀酒、餐飲行業的發展,還帶動了製曲、陶瓷等相關行業,雖無明文酒稅,數量龐大的店鋪所帶來的地產稅等財政收入也相當可觀。

直到安史之亂之後,藩鎮割據、地方叛亂、吐蕃戰事接踵而來,軍馬糧草兵器是筆龐大開支,在戰爭之後地方重建也需要錢,要命的是自然災害不斷。

在這種大環境下,朝廷的財政狀況急轉直下,隻徵收傳統的地稅和人口稅是不夠的,政府把眼光投向了獲利豐厚的酒店。

764年(唐代宗廣德二年),頒發敕文“天下州各量定酤酒戶,隨月納稅”,以特許專賣商稅的的形式出現的酒稅。

不過,隨著中央政府對地方控制力的減弱,朝廷能從地方收上來的酒稅越來越少,但數字仍十分可觀。

834年(唐文宗太和八年),全國的酒稅為156萬餘緡,釀造費用佔1/3,這還不包括逃稅的貧戶在內,純收入有百萬緡。

853年(唐宣宗大中七年),蝗災過後,每年全國所繳納的稅錢為925萬餘緡,其中租稅550萬餘緡,酒稅為82萬餘緡,鹽利為270萬餘緡。

要知道,國柯瑞有多少錢直接決定了中央政府能出多大力氣削藩——對已然坐大的強藩重鎮用兵,軍費耗費是筆巨額投資。

907年(唐哀帝天佑四年),朱溫開啟了後梁紀年,曾經金碧輝煌的大唐王朝壽終正寢,而它所孕育出的詩與酒根植於炎黃子孫的血脈裡,不斷發芽,在接下來的時代裡煥發更為耀眼的光華。

主要參考文獻:

《中國食料史》

《唐代宮廷史》

《薩爾馬罕的金桃 唐代舶來品研究》

《李太白全集編年箋注》

《杜詩鏡銓》

《中國酒史》

《萬國衣冠拜冕旒》

《走進日常,唐代社會生活考論》

往期文章

監製:易豔剛 | 責編:張慧 | 校對:趙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