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趙匡胤到趙禥,宋朝歷代皇帝畫像

宋朝(960年2月4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國君姓趙,又為區別於南北朝時期之南朝宋,故亦稱“趙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故又別稱“火宋”、“炎宋”。北方政權遼國和金國以宋朝位處其南方,稱其為“南朝”,並自詡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於其東南,特稱其為“東朝”。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唐明宗天成年間(927年3月21日)生於後唐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回族區東關),祖籍涿郡保州保塞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後漢時,趙匡胤於後漢隱帝在位期間投奔郭威,之後郭威篡漢建立後周,是為周太祖;而趙匡胤則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959年,後周世宗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執掌殿前司諸軍。隔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漢及契丹聯兵犯邊,趙匡胤受命防禦。初三夜晚,大軍於京城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省封丘縣陳橋鎮)發生政變,將士於隔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後周恭帝禪位,趙匡胤登基,建國號“宋”,是為“宋太祖”,年號為建隆,建立長達319年的宋朝,史稱“北宋”。

宋太宗趙炅(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北宋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在位21年,享年58歲。趙弘殷第三子,是北宋開國君主宋太祖趙匡胤的胞弟。本名趙匡義,字廷宜,其兄長趙匡胤登基後為避諱,改名趙光義,即位時又改名趙炅(音炯)。

宋真宗趙恆(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原名趙德昌,又曾名趙元休、趙元侃,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個兒子,登基前曾被封為韓王、襄王和壽王,淳化五年(994年)九月,加檢校太傅行開封府尹,至道三年(997年)四月登基後離任,以太子身份繼位,在位25年。

宋仁宗趙禎(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北宋第四代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母李宸妃。其生於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受封為慶國公,八年(1015年)受封為壽春郡王;天禧元年(1017年)進中書令,二年(1018年)進封昇王,同年九月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乾興元年(1022年)二月,真宗崩,仁宗即帝位,時年13歲;1023年改年號為天聖;1063年駕崩於汴梁皇宮中,享年53歲,在位41年。

宋英宗趙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趙宗實,是濮王趙允讓之子,過繼給宋仁宗為嗣,是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英宗本人對於北宋中興抱有極大期望,相對其子神宗,政治手段也更為成熟。無奈壽短,使得北宋過早進入神宗朝,從而失掉了可能的中興計劃,為神宗朝王安石的變法提供了機會。

宋神宗趙頊(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本名趙仲鍼,宋英宗長子,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神宗是宋朝皇帝中,少數有意振興國家的皇帝,不過卻是有心無力。

宋哲宗趙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為宋神宗第六子,母親為欽成皇后朱氏。原名傭,曾封為延安郡王。生於熙寧九年十二月七日(1077年1月4日),神宗病危時立他為太子。元豐八年,神宗駕崩,趙煦登基為皇帝,是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得年二十三歲,葬於今天河南鞏縣的永泰陵。

宋徽宗趙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位皇帝,自稱道君皇帝,同時也是畫家、書法家、詩人、詞人和收藏家,書畫方面造詣極高,自創“瘦金書”字體。徽宗為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因病而死,終年54歲。

宋欽宗趙桓(1100年5月23日-1156年),北宋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宋徽宗趙佶長子,諡號“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在位35年。在位重用主和派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並處死嶽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雖然宋高宗之稱臣決策導致南宋偏安之局面,卻成功鞏固了南宋在中國南方的統治,並與金朝形成南北對峙之局面。

宋孝宗趙眘(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眘,“慎”異體字,shèn),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4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他是宋太祖之幼子趙德芳的後裔,宋高宗養子,宋太祖的子孫。孝宗是南宋較有作為的皇帝。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遜位,讓位予兒子宋光宗趙惇。紹熙五年(1194年)孝宗病逝,終年67歲。葬於永阜陵。

宋光宗趙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南宋第三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宋孝宗第三子。42歲時受孝宗禪位而登基(亦是最老即位的宋帝),由於皇后李鳳娘的挑撥,與父親宋孝宗失和,趙汝愚、韓仛胄等大臣不滿,宋孝宗死後,在隆慈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光宗被迫內禪大寶予其子宋寧宗,史稱宋光宗內禪。退位六年後駕崩,享年53歲。

宋寧宗趙擴(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是南宋的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在位)在位30年,享年55歲,宋光宗之次子,李鳳娘所生。寧宗本人頗為好學,即位初年召朱熹入宮講學,受朱熹影響很深。但政治能力並不十分出色。

宋理宗趙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原名趙與莒,後賜名趙貴誠,宋太祖次子燕懿王趙德昭九世孫,宋寧宗太子趙竑與宰相史彌遠不睦,1224年寧宗駕崩後,彌遠矯詔立貴誠為帝,是為宋理宗,改名趙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在位40年,享年59歲。

宋度宗趙禥(1240年5月2日-1274年8月12日),原名趙孟啟,1251年賜名孜,1253年立為皇子,賜名禥,是南宋第六位皇帝(1264年11月16日—1274年8月12日在位),宋太祖十一世孫,宋理宗養子。生父為榮王趙與芮,生母齊國夫人黃氏。在位10年,享年34歲,死後葬於永紹陵,諡號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