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孝順父母有4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文稿 | 儒風君原創

父母恩大於天,用盡一生也難報還。

為人子女者,當以孝侍親。

竭盡所能,不給自己留遺憾。

孝,就是能贍養

《禮記》雲:“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贍養父母,是為人子女最基本的義務。

贍養父母並不簡單,它體現在每個生活細節當中。

《孝經》裡講:“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

簡單來說,就是讓父母吃得飽、穿得暖、住得舒服。

讓他們能夠安度晚年,不必為了衣食住行而發愁。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父母生病時給予關懷。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贍養父母,關鍵在於持之以恆。

孝順一位乾淨、要強、能自理的老人不難,可一旦老人臥病在床,子女往往就會失去耐心。

能夠在老人病榻前盡心盡力地照顧,才算真正盡到了贍養的義務。

孝,就是常陪伴

做父母的年紀越大,越是需要子女的陪伴。

人老了,眼也花了,頭也白了,手腳不再靈便,思維也變得遲緩。

最大的心願,無非就是一家人團團圓圓,孩子們都能陪伴在身邊。

孔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親在世時,做子女的盡量不要出遠門,免得二老在家牽掛。

反觀現在的年輕人,削尖了腦袋往大城市擠,卻把父母留在家鄉做“空巢老人”。

真正的孝順,不是往家裡打過幾通電話,每個月給父母多少錢。

而是有空常回家看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頓飯、聊聊天。

孝,就是多尊重

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孝順父母不僅要盡心盡力,還要抱有一顆尊重的心,讓父母體面地度過晚年。

孔子說:“很多人認為,能夠侍奉父母就是孝順。可即便是犬馬也能為人效力,如果只是侍奉而做不到尊重,人與犬馬又有什麽分別呢?”

尊重父母,就是要尊重他們自己的意願,不違背他們的生活習慣。

相傳,孔子的弟子曾參是個很有孝心的人。

每頓飯,曾參都要為父親準備一大桌好酒好菜。

然而曾參的父親十分節儉,每次用餐過後,曾參都會遵從父親的吩咐,把剩菜送給窮苦人。

如此一來,不僅尊重了的父親的意見,還讓父親感到自己有余力幫助別人。

曾參的做法,是種高級的孝順。

孝,就是和顏悅色

明代大儒朱熹說:“蓋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侍親之際,唯色難耳。”

“色難”難在何處?難在時刻保持一張和悅的臉。

這種和悅是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

因為感激父母的生恩養恩,對於我們來說,父母就是天下最偉大、最重要的人。

孝順父母,不是流於表面的敷衍,也不是自以為是的體貼,而是發自內心的關懷。

胡適曾在《我的母親》中寫道:“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

不管在外面遇到什麽不順心,回到家都不該給父母臉色看。

請給父母多一點耐心,別讓他們在你面前小心翼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