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打造雙城經濟圈 成渝高新區相向發展當好“排頭兵”

每經編輯:楊歡

成都高新區

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年度首次中央財經工作會議“提名”,在外界看來,成渝地區在全國區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不斷上升,又一新的國家戰略已呼之欲出。

值得關注的是,會議為成渝地區的目標定位作了全新校準——“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以下簡稱“兩中心兩地”)。

多位專家在受訪時均指出,當前,我國進入由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引領區域發展時代,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之外,西部地區急需打造動能更加強勁的極核,助力全國經濟動能轉換,成渝地區無疑被寄予厚望。

數據顯示,2018年,四川和重慶的地區生產總值合計超過6兆元,僅次於廣東、江蘇和山東。而成渝城市群人口和經濟總量都分別佔川渝兩地總和的90%左右。

同全國區域經濟發展思路類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同樣需要動力強勁的城市板塊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那麽,誰來擔當這樣的引領板塊?

梳理近年成渝兩地經濟版圖,有一個現象引人關注。

2017年,成都提出“東進”戰略,隨後依托第二機場建設,成都高新區“受命”託管天府國際空港新城,成都高新東區至此誕生;2019年12月24日,重慶高新區“擴容升級”,西進尋找新增長空間和載體……兩地高新區都被賦予重任,相向並進。

此次中央提出“兩中心兩地”建設,這些與國家級高新區的使命和擔當緊密相連,在成渝兩大中心城市內部,本就肩負著高質量發展和改革創新“天然使命”的國家級高新區正成為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排頭兵”。

高能級極核

重慶千廝門大橋 圖片來源:攝圖網

早在去年4月,《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就明確將成渝城市群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城市群並列,提出“扎實開展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情況跟蹤評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長極”。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對成渝地區提出更大期許——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兩中心兩地”的同時,還提出通往目標的更新思路——尊重客觀規律,發揮比較優勢,強化兩個中心城市帶動作用。

從全國格局來看,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經濟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

具體到成渝地區,從2011年國務院批複《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到2016年兩部委印發《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再到此次中央首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四川省發改委相關人士看來,三個階段三種提法,其背後邏輯正是“更加聚焦,更加重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

聚焦於成渝兩大中心城市內部,承載其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的“中心”又在哪裡?

“作為極核城市,最重要的是塑造創新、開放等核心功能。”在成都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李霞看來,對於成都和重慶而言,創新是一個核心問題,需要形成一個圍繞優勢產業集群布局的創新體系,“高新區應該擔當這樣的使命”。

毋庸置疑,作為帶動區域發展、科技創新和改革開放的高地,高新區無論在中心城市、西部地區乃至全國範圍內,都居於“金字塔”塔尖的位置。

以成都高新區為例,從經濟實力看,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1877.8億元,佔成都市總量的12.23%。2019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882.2億元,增長9.0%,持續保持高位發展態勢。據透露,2019年成都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預計突破2000億元大關。

從創新活力看,2019年全年,成都高新區新增市場主體50941戶,其中企業31853戶,在成都市排名第一,注冊資本(金)3057.01億元。萬人有效發明專利173.5件,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超2000家,創新創業從業人員達32萬人。

從對外開放看,2019年前11個月,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總額3479億元(不含雙流園區),佔四川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57%,進出口額連續20個月在全國近百個綜保區中居首位。最新數據顯示,成都高新區的世界500強達128家,佔成都市42.5%。此外,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是四川自貿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全省自貿試驗區1/4的土地,貢獻全省自貿試驗區64%的新設企業和76%的外商投資企業。

早謀“先手棋”

成都天府軟體園 圖片來源:張建 攝(資料圖)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新區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對此,成都與重慶正日益顯出同頻共振的趨勢。

2019年12月24日,重慶通過《關於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管理事項的決定》,劃定了重慶高新區的管理範圍,並授權重慶高新區行使行政管理的權力。這不僅意味著重慶高新區在空間範圍和管理權限上的一次“升級”,也顯示出重慶不斷加碼重慶西進、尋找新增長空間的發展思路。

而早在2017年,成都加速謀篇布局,提出“東進”戰略,跨山向東開拓新邊界,城市發展格局迎來“千年之變”。成都高新東區,正是成都“東進”戰略極核所在,一系列重大項目布局向東延伸,成都高新區就此肩負起建設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的重要使命。

從全球城市發展規律來看,城市規劃所至,必將催生新興城市板塊崛起,其中隱藏著巨大的城市發展機遇和想象空間。

在“成都向東、重慶向西”大背景下,高新區作為成渝一體化發展的重要陣地,如何發揮“排頭兵”作用、展現創新作為?

“2035年,基本建成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國際空港門戶樞紐、成渝相向發展的新興極核、引領新經濟發展的產業新城……”《成都市實施“東進”戰略總體規劃(2017-2035)》,如此描繪“東進”的未來藍圖。

據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徐本營團隊分析,未來東部新區在成渝城市群一體化戰略中可承擔三重核心職能:促進成渝城市群相向發展,助推省委、省政府“一乾多支”發展戰略實施和重塑產業經濟地理。

徐本營表示,東部新區地處成渝發展主軸核心位置,具有承接核心城市功能和發展要素外溢、聯動周邊區域支撐成渝中部崛起的區位優勢。

事實證明,這樣的優勢,正在“精築城、廣聚人、強功能、興產業”的營城理念下,逐步轉化為一個個落到實處的發展成果。

2019年以來,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對標國際國內先進城市,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布局,圍繞“保障機場運行”和“新城成勢成型”兩大核心任務,聚焦天府奧體公園核心區、三岔TOD、成都高新航空經濟區3個重點片區,編制形成“1+2+5+N”全域規劃體系,加快構建“一環三橫四縱”骨架路網結構,全年新開工項目62個、總投資670億元。

在近日公布的《解讀東部新區未來城市特徵研究》中,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吳善荀及其團隊提出,東部新區將以“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為總體目標,遵循“科技變革推動城市革新、人本需求推動城市提升”兩個演進方向,從五大革新、五大提升方面研究東部新區的未來城市特徵。

對照此次最新提出的成渝地區“兩中心兩地”目標定位可以發現,在強調科技創新、生活宜居等方面,二者有著諸多契合之處。

下好“關鍵棋”

重慶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對成渝地區“內陸開放戰略高地”的明確定性。可以說,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立足西部乃至整個內陸地區開放發展格局的戰略考量。

縱觀國內四大城市群,成渝是唯一一個地處西部內陸的地區。因此,空港樞紐優勢在這一區域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研究員吳維海的分析,在“一帶一路”建設引領下,西向和南向開放重要性大大增強,這一過程中需要重量級甚至是世界級城市群作為戰略支撐,成渝地區對外開放的戰略地位也變得愈加重要。

“從國內外經驗看,世界級城市群一定要配備世界級機場群,這對身處內陸的城市群尤為重要。”吳維海表示。

目前,成都正在建設天府國際機場,重慶有第二機場建設規劃,插上航空“翅膀”的成渝地區,未來發展的想象空間還將進一步加大。

作為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我國最大的新建民用運輸機場項目,天府國際機場將成為支撐成渝乃至整個西部地區開發開放的新動力源。

2019年12月27日,隨著綜合交通換乘中心(GTC)最後一塊混凝土澆築完畢,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主體工程正式完工。至此,從2016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以來,歷經3年多努力,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GTC、工作區房建主體結構均已完工。

按照規劃,天府國際機場將於2020年建成竣工,在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前通航投用。屆時,成都將成為繼上海、北京後國內第三個雙機場城市。

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三岔TOD規劃圖

成都著力打造的空港優勢,不僅僅在於機場建設。

在“有所為有所不為”理念指引下,天府國際空港新城以天府國際機場和天府奧體公園為雙引擎,前瞻布局航空經濟,重點發展航空製造、臨空現代服務、臨空新經濟三大主導產業。2019年全年簽約注冊項目35個,其中包括民航飛行學院天府校區、中國電信西部大數據中心、萬國數據大數據中心等3個百億元項目,以及6個十億元項目、1個外資重大項目,協議總投資達1400億元。

跳出空港新城,從更大發展尺度看,成都高新區正加速布局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天府國際生物城、新經濟活力區等功能區建設,有望發揮以點帶面作用。

而在重慶,隨著重慶高新區的“擴容升級”,勢必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機遇期,加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契機,不難想象,在未來成渝地區發展進程中,成渝高新區將承擔更重要的使命。

文/程曉玲 梁宏亮 劉豔美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