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MIT博士給平和旗下這所學校上科學課,學生和家長都沸騰了

—“誰來說說,動物和植物有什麽區別?”老師問。

—“動物都有腿!”學生答。

—“動物都會動!”學生補充。

—“那有沒有會動的植物?”“珊瑚到底是動物還是植物?”老師進一步提問。

一連串的啟發式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後回答,這是築橋實驗小學科學課的實景。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在課程上採用了項目式學習的方法,即學生通過一段時間內對真實的、複雜的問題進行探究,並從中獲得知識和技能。這樣的學習方式打破課堂和現實生活之間的隔閡,讓孩子們運用知識去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教師漸漸退出課堂中心,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孩子們的興趣和學習動力就被激發出來。

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平和學校課程總監助理、築橋實驗小學課程總監鄭騰飛博士介紹,築橋實驗小學的科學課堂有點不尋常,孩子們的每堂科學課都是頭腦風暴的過程。有時孩子們自己動手來操作實驗,比如研究物質是否可以和不同的東西混合,孩子們自己去嘗試固體和液體能不能混合,液體和液體能不能混合。經過一番探究,孩子們驚奇地發現,鹽和沙子分別與水混合後,鹽不見了!而沙子還在!

好奇心被吊起來的時候,鄭博士就會在白板上畫出思維導圖,在講解下引導孩子們得出正確結論。而從課程評價方式上來看,學生們的課堂討論、作業和結論發表都會被計入過程性的評價。

在築橋實驗小學,科學課是孩子們最喜歡、最活躍的課堂之一。鄭博士介紹,“科學素養”是築橋課程的三大核心領域之一,也是當今現有教育體系中比較薄弱的一個環節,但又是未來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

為什麽當今的孩子最需要科學素養,如何解鎖這種素養,家長在家庭中又如何幫助孩子成為“科學思考者”?日前,題為“科學離你不遙遠”的第五期家長課程專家講座在學校舉行。鄭博士和家長們一起探討如下三個問題:

★科學為什麽重要?

★科學到底是什麽?

★如何教孩子科學?

“如今我們處於資訊爆炸時代,教孩子學會辨別資訊的能力尤為重要;未來知識已被封裝,唯有思維有價值。”鄭博士說,比起學習知識,構建一種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學思維更為重要。

科學並不能狹隘地被理解為數理化,“科學是什麽?對科學的探究是人在出生的那一瞬間就與生俱來的,它讓人對自然抱有好奇心,這是人最原始的衝動,我們要保護孩子的這種衝動。”

有時孩子在家裡探索,搗鼓這個玩弄那個,家長馬上會出來喊:“快去做作業吧!”“你看你弄了一地,還是我來幫你做了吧。”孩子剛剛起來的探索心就被扼殺了,家長作了對自己來說“容易”的選擇,而不一定是“對”的選擇。

“常常鼓勵孩子對任何事情都保持中立性的懷疑”,比如孩子想問“肥皂泡在水裡會不會化”,那就讓他動手試一試唄,這是對待科學最關鍵的態度。

鄭博士指出,家長不妨讓孩子在家中進行科普閱讀,可以選擇主題明確、字不多、圖畫生動準確的書籍,不以掌握知識為目的,而是為了發展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另外,讓孩子學會提問,家長也需要“三分教育,七分等待”,戒除自己的功利心,慢慢陪伴孩子成長。

上海浦東新區民辦築橋實驗小學是平和教育集團旗下學校,“通”,是築橋實驗小學的辦學精神。學校希望能成為孩子們的橋梁,幫助他們成為具有內驅力、目標感和行動力,融通傳統與未來、民族與世界的終生學習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