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沈仁康:創新民企金融服務模式

作者|沈仁康「浙商銀行董事長」

文章|《中國金融》2019年第5期

2018年以來,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門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民營企業融資扶持政策。2月1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乾意見》,民企發展得到了全方位的支持。在當前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體系中,商業銀行理應作為“幾家抬”的主力,提供與民營企業貢獻相匹配的融資服務。不可否認,商業經營有成本,商業銀行需實現風險可控且成本與收益相匹配。因此,探索一套商業可持續模式,是商業銀行推動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關鍵。

民營企業融資現實難題待破解

民營企業是我國經濟的發動機,也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在我國,民營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然而,金融服務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半壁江山”的作用和地位並不相稱。中央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後,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備受關注。商業銀行作為金融系統的主力軍,服務民企、服務小微的社會責任和意願大大增強,但仍遇到以下現實困難。

一是風險成本高。部分民營企業規模偏小、商業模式單一、可用作擔保和抵押的資產不多、經營風險較大。隱性剛兌、軟預算約束等問題的存在,使得企業的風險溢價不能得到合理估值,即金融體系的定價不能準確反映市場資金供求關係和金融資產風險水準,導致遲遲不能形成市場化的收益率曲線,也難以形成給風險資產定價的“錨”。這不僅降低了投資效率、增加了系統性金融風險,還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金融資源配置的“擠出效應”,加劇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二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完善,金融機構缺乏對民營企業信用狀況全面、系統性的了解,雙方建立信任的成本較高。部分民企及小微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沒有規範的財務信息,銀行需付出更多成本去準確、全面地了解其經營狀況、資產負債率以及還貸能力等。

三是一些民營企業自身發展存在問題。如果隻把民企劃分為一個群體,太過簡單化,事實上,民企既包括小而散的小微企業、中型企業,也包括優質龍頭民企、上市民企,行業分化明顯。其中,大型民營企業融資可以說較為容易。一部分中型民營企業融資難,則與自身經營較粗放,過於追求規模擴張有關;或與過多使用股權質押融資,投資非主營業務有關。其對價值創造和投資收益率關注不夠,造成負債率過高,損害了自身長遠發展。尤其是近年經濟進入下行期,新常態下,這些核心競爭力不強的企業較難獲得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

多方合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第一,外部配套措施有待進一步加強與完善。融資難、融資貴儘管經常作為一個問題放在一起講,實際上兩者還是略有區別。當前民營企業,尤其是一些多元化投資、各類融資總量過高的民營企業,首要是解決能不能融到資金的問題。對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主業相對集中於實體經濟、技術先進、產品有市場、暫時遇到困難的民營企業,需要有關部門牽頭,協調金融機構步調一致予以支持。企業融資貴問題也需要多方面合力解決。如,央行用降準替換MLF進行資金釋放,降低商業銀行新增資金的成本,進而降低實體融資成本,這對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也有積極意義。財政部門頒布小微企業等普惠性增值稅減免優惠政策,國務院對民營企業發債提供創新金融工具支持等,均體現了緩解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的長遠解決之道,而並不僅僅局限於銀行貸款這一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建議有關政府部門能夠在加強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貸款貼息、加大政策性擔保支持力度、完善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等方面頒布相關政策。

第二,全行業可考慮適當提高對不良率的容忍度,一味追求低不良,會相應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可獲得性。不良與經濟周期的相關性具有滯後特徵,這一標準應隨著經濟的波動不斷調整。同時提升小微不良貸款核銷的便利性、及時性。

第三,商業銀行應以民營企業需求為導向,及時調整、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當下的金融市場,提供了極為豐富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民營企業同樣需要綜合的金融服務,以降低負債的相對價格。

如何響應民營企業具體融資需求,及時調整傳統服務模式,提高企業流動性管理能力,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貸款的使用效率,通過降低總負債進而降低整體財務成本,從根本上打破負債高企製約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是各家商業銀行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解決民營企業五大融資痛點

圍繞資產盤活難的痛點,推進民營企業流動性服務。調查中發現,當前民營企業融資需求具有三個突出的結構性特徵:一是流動性資金需求大於投資性資金需求,企業銷售正常,應收账款很多,但是民企往往處於供應鏈弱勢地位,資金鏈十分緊張,不得不大量融資;二是技術升級資金需求大於產能擴張資金需求;三是融資擴張需求強烈,但投資需求受到市場預期和企業成本偏高的抑製。針對民營企業流動性資金需求量大以及提高資金效率、降低融資成本的核心需求,銀行通過運用科技手段、提供嵌入供應鏈上下遊的金融服務,可以幫助民營企業盤活應收账款、減少大型企業對小微企業的債務拖欠、減少資金佔用,從而可以減少貸款資金,真正幫助企業降低杠杆率,降低融資成本,增強流動性。

圍繞融資難、融資貴的痛點,推進小微企業“易貸、多貸、快貸、輕鬆貸”。小微企業“量多、額小、面廣、分散”,具有區域性、周期性、多樣性等特點,因此,小微企業融資難也是世界性難題。且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短、小、頻、急”,尤其是其對高效率與簡單手續的強烈需要,與銀行服務的匹配有一定錯位。隨著小微經營逐步走向互聯網化、數據化,商業銀行除傳統方式外,如何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解決小微金融業務收益覆蓋“成本”與“風險”更具必要性、可行性及緊迫性。因此,銀行應主動適應新趨勢,加快金融科技在小微企業金融上的應用,如仿真模擬線下人工操作思路,通過IT平台在線化服務小微客戶、數據平台自動化及風控平台數據化監測,降低風險成本,推進小微企業“易貸、多貸、快貸、輕鬆貸”。

圍繞技術升級難的痛點,推進民營企業智能製造服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製造業是民營企業最集中的領域,也是近年來風險頻發、亟待轉型的領域。單純依賴勞動力、土地以及環境成本的粗放式經營將難以持續,製造業必須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其中向智能製造轉型升級是一條重要路徑,也是民營製造企業的迫切願望。然而,製造企業轉型一次性投入大,企業既擔心投入有風險又怕喪失市場機會,不同行業的融資結算需求不同,卻沒有與之匹配的多元化金融服務。因此,商業銀行“陽光普照”式的傳統投放遠遠不夠,應重點抓住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業務機遇,提供靶向痛點的金融創新。針對細分行業,提供個性化的金融解決方案,既幫助企業提高經營效率、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幫助管控資金風險,也在其中控制好銀行自身的風險。

圍繞融資渠道窄的痛點,拓寬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民企融資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其融資結構失衡、融資渠道不暢。民營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一則改善了融資結構,二則拓展了融資渠道。這兩方面從根本上使民營企業融資難現狀得到較大程度改善。因此,擴大直接融資渠道是緩解民企融資難的必然之舉。央行推動設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和研究設立股權融資支持工具,對金融市場的非理性預期和行為進行引導,金融機構應積極響應並參與,綜合化解民營企業貸款困難、發債困難和股權質押融資困難。

圍繞資金鏈緊張的痛點,推進困難民營企業幫扶。當前民營企業資金鏈緊張的狀況,因債券集中到期、股權質押規模較大等因素疊加,表現較為突出。以民營經濟大省浙江為例,前幾年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浙江民營企業發展幾經沉浮,經歷了市場下行期快速出清的陣痛,最終在轉型道路上再次煥發活力,充分展現出高度的韌性和適應性。以浙江省民營企業百強名單為樣本,我們看到,體質薄弱的民營企業在上一輪調整中基本淘汰出局,剩下的都是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從企業規模角度看,到達一定體量後企業更容易經受市場衝擊,較快轉型適應。從公司治理角度看,上市的民營企業表現整體好於非上市企業。從行業角度看,新興行業優質企業逐漸增多,近年新上榜的企業多是新興產業以及高端裝備、電子通信系統等技術密集型領域的佼佼者。

因此,針對出現風險的大中型民營企業,應充分考慮不同行業和不同企業的特徵,分類施策。一是深化優質困難企業幫扶。對於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主業相對集中於實體經濟、技術先進、產品有市場、暫時遇到困難的民營企業,不簡單抽貸、壓貸,在債委會運行機制下,通過銀團貸款、聯合貸款、債務重組、並購重組等各種措施給予幫扶,減少財務成本負擔。二是針對民營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結合當前業務變化及資產風險狀況,不簡單采取平倉處置方式,對基本面良好但暫時出現流動性困難的企業,在公司盡責自救的基礎上,通過業務延期、展期、補充其他增信、協助引進戰略投資等方式努力幫助民營上市公司渡過難關,紓解股權質押風險。

浙商銀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具體實踐

經過多年實踐,浙商銀行圍繞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五方面痛點,持續加大支持力度,與民營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同發展共成長,初步走出了一條規模、質量、效益、特色相對均衡的商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第一,創新金融科技,以流動性服務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浙商銀行除了加大信貸投放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還運用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將產品和服務嵌入企業生產經營整個流程及上下遊產業鏈,創新服務理念來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例如,開發池化融資平台、應收款鏈平台和湧金司庫等一系列業務平台,打造平台化服務銀行和企業流動性服務銀行。通過盤活企業現有票據、應收账款等資源幫助企業減少貸款;通過轉化核心企業的銀行授信幫助供應鏈上下遊中小微企業盤活自身流動性,從而降低融資成本,解決民企融資難題。據測算,池化融資平台應用可以幫助民企降低約20%的融資成本。

第二,強化體制機制保障,多措並舉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在體制機制上,浙商銀行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相對成熟的小微專業化經營模式,專門配置、單列小微企業信貸計劃,提高考核權重,給予專項激勵,確保基層人員“敢貸、能貸、願貸”,打通融資梗阻。主動下調部分小微貸款指導利率,並加大民企服務收費減讓力度,減免相關費用。同時,運用金融科技,以業內首款全線上小微企業貸款產品“點易貸”為重點,支持線上申貸、提還款,為小微客戶提供7×24小時全天候服務。浙商銀行還積極響應發軔於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號召,通過推行服務承諾機制,優化業務流程,開展櫃面業務“一次、一窗、限時”辦理,努力讓客戶“最多跑一次”。

第三,搶抓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機遇,助力民營企業轉型升級。針對民營企業在技術改造過程中缺乏一次性投入實力和信息不對稱等難題,浙商銀行從智能製造實施的供應商和生產商兩端入手,創新推出“融資、融物、融服務”智能製造綜合金融解決方案,幫助民營製造業企業實施智能化轉型升級。近三年,浙商銀行累計服務高端裝備製造、工業軟體、系統集成商等智能製造企業超1200家,幫助2000多家製造企業完成設備更新、生產線改造和數字化工廠的建設,其中,近80%是民營企業。

第四,全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債,拓寬民企融資渠道。浙商銀行積極推廣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運用市場化手段,通過出售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擔保增信等多種方式,為經營正常、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民企提供增信支持和風險緩釋。2018年11月,由浙商銀行獨立主承銷的德力西集團2018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順利發行,這是央行宣布創設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之後發行的首單債券,極大提升了民企直接融資的可獲得性。

第五,運用特色產品,推進外向型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浙商銀行運用“湧金出口池”等幫助出口民營企業盤活應收账款、應收未收出口退稅等流動資產,加快產品與服務創新,為民營企業提供跨境結算、貿易融資、匯率避險等全方位服務。

第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幫助民營企業渡過難關。浙商銀行始終堅持與民營企業共生共榮,以實際行動幫助有困難但主業發展良好的民企渡過難關。通過銀團貸款、聯合貸款、債務重組、並購重組等各種措施,減少民企財務成本負擔,成功幫扶了包括大家食品、金鑫集團、天榮薄板等一大批民營企業。

第七,為了確保基層“敢貸、願貸、能貸”,浙商銀行完善盡職免責機制。完善不良資產問責辦法,對於合規履職、正常辦理業務的,免於問責。堅持授信風險違規問責、盡職免責的原則,區別對待,規範客戶經理、審查審批人員履職行為,引導鼓勵分支機構加大支持民營企業力度。

(責任編輯 張曉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