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攜號轉網很美好?中移動三大套路能讓用戶轉網涼涼

文丨劉暢

今年以來,“攜號轉網”成了人們口中的熱門詞匯。

從去年12月1日宣布攜號轉網新流程,到3月份總理宣布今年將在全國範圍實行攜號轉網,這一進程受到的關注與日俱增。

另一方面,對電信運營商們來說,攜號轉網的全面開放也意味著一場盛大的用戶爭奪戰與保衛戰。這也導致了自政策公布以來,關於運營商“贈流量送優惠實為續約”,用戶“不知情簽約xx年不能轉網”的消息層出不窮。

然而事實上,用流量、套餐留人已經是最後一步了。

5月初,中國移動推出查網齡送流量活動,用戶只需發送短信“2019”到10086即可獲贈3個月的免費流量,根據網齡不同可獲贈1/3/5/10GB不等的流量。

看起來很美的回饋老用戶活動卻惹出了爭議。不少網友質疑,中國移動這一活動意在限制老用戶攜號轉網。

有微博用戶貼出截圖稱,參與查網齡送流量活動後,由於權益類業務有效期要到2036年底而無法完成攜號轉網。

對此,中國移動客服表示,此次查網齡送流量活動沒有任何限制,只是連續三個月贈送流量。而網上流傳的相關截圖其實是之前的消息,並不是這次活動的。

不過,移動的回應僅僅是澄清了本次送流量活動,並沒有解釋2036年的“權益類”業務到底是什麽。

此前,工信部對攜號轉網提出規範要求:不得擅自增設辦理條件、人為設置障礙,不得利用“攜號轉網”實施惡性競爭行為。

對於資費套餐,工信部也進行了規範要求:規範套餐設置,完善資費公示制度,“清單式”公示所有在售資費方案,明示套餐規則,探索推出“業務單價+使用折扣”的收費模式。

而“權益類”顯然並不是一個明確的套餐解釋,也讓許多用戶走上了漫漫投訴之路。

實際上,存在這種協議時用戶不僅是攜號轉網,甚至連銷號也銷不了——銷號也必須在業務合約到期的情況下。

雖然移動方面進行了辟謠回應,事件卻也引來了人們進一步的關注。

在辦理業務時更多人開始關注期限和對轉網的影響,隨之發現了更多“騷操作”。

繼查網齡送流量之後,中國移動又在推出了倍享包套餐,選擇該套餐的用戶在套餐期內每月免費獲贈翻倍流量,而在業務規則中規定,選擇該套餐的用戶將連續12個月不能離網,因此一年內是無法攜號轉網的。

類似的,中國移動的老用戶贈送免費寬頻活動,由於贈送期限也長達一年或兩年,也成了攜號轉網大勢下留住用戶的一種手段,同時還能拓展移動相較於聯通和電信較為弱勢的寬頻業務,可謂一舉兩得。

這類策略重在一個“拖”字,在死線到來之前盡可能多地把用戶合約拖久一點,並且盡量不被用戶發現。

據中國經濟網報導,類似情況包括但不限於在申請轉網的過程中,一些用戶發現自己的手機莫名多出了所謂的“優惠套餐”,如合約期為2年的免費彩信包、合約期為1年的免費2G全國流量等;還有一些滿足轉網條件的用戶,被運營商告知“攜號轉網”存在諸多技術風險,比如無法正常接收微信、手機銀行、淘寶等第三方驗證碼的問題,最後無奈放棄轉網。

報導還稱,有用戶發現,自己在轉網後被莫名“降了級”,難以享受部分通話業務和優惠活動。

而在運營商對攜號轉網的攔截套路中,套餐續命只是最後一步而已。還有更多其他的細節操作,影響著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

套路一:業務介紹“學問”深

作為試點五省之一,湖北移動的攜號轉網頁面頭部如下。

巨大的“攜號入網啦~歡迎加入中國移動!”字樣,並且詳細介紹了攜號入網的流程,不知情的用戶甚至可能產生“攜號轉網=攜號入網”的錯覺。

對於攜號出網,則在下方以小字提出了條件:

根據工信部攜號轉網規定,如客戶有簽約優惠或未實名等,則不屬於攜出範圍。目前我公司4G網絡提供更高速更優質的上網環境,更多4G資費及終端供您選擇。您可以考慮繼續體驗移動業務。

* 具體辦理規則及辦理進度可詳詢10086;

而在頁面下方的業務Q&A中,對攜號轉網的流程介紹,儘管問題中包括轉進、轉出,回答中卻僅提供了轉入的流程解答。

放大轉入,淡化轉出,轉入流程寫得詳盡,轉出則隻說哪些用戶不能轉出,請自行谘詢客服。或許會有一部分用戶看不到轉出的部分,一部分則或許又在繁瑣的轉出程序面前選擇了放棄。

套路二:“低保”套餐不存在

工信部規定,除雙方合約另有約定外,嚴禁限制老用戶選擇新套餐,嚴禁限制用戶轉低資費套餐,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套餐變更服務。

然而,通信運營商太會“殺熟”了,在信息不對稱之下,老用戶常常會接到來自運營商的一些優惠力度較低的流量套餐推銷,而新用戶卻能直接享受一些不限流量套餐。

這也是人們現在換號多於換網的原因之一,在終端綁定大於號碼綁定的時代,自帶特權和高優惠的新卡種源源不斷地出現,而辦理一張“王卡”的時間成本遠低於辦理換網。

不僅如此,一些用戶會在開通新卡時為老卡選擇資費最低的套餐,這樣可以保留老號碼——這種“低保”套餐也成了準備轉網的用戶在轉網前的最佳選擇。

而移動在去年8月下架了此前的“低保”套餐:8元飛享套餐。該套餐包含國內30分鐘通話及來電顯示,不含流量,但是會贈送12個月的每月30MB省內流量,通話時長也會贈送12個月的每月20分鐘。

刪除後,即便是最低消費的套餐也需要18元。

儘管在9月底,移動聯合小米推出了米粉卡,一檔月租為5元、另一檔月租為8元,但如果要辦新卡新號,攜號轉網又有什麽意義?

而近日,鞭牛士在查詢中國移動官網時,發現18元的資費套餐也已刪除,目前,中國移動不存在資費套餐,4G套餐必須包含至少20元/300M的流量費用,也就是說,根據官網,目前移動用戶能夠辦理的資費最低套餐為38元。

諸如此類改動之下,更高的資費成本,也成為了等待攜號轉網開放的用戶要考慮的因素。

套路三:營業廳不辦業務

2018年2月,湖北移動公司武漢分公司在長江網輪值時接到網民投訴。據悉,市網上群眾工作部近期收到大量類似投訴,不少市民稱以前可在自己所在城區辦理攜號轉出,但移動將能辦理此業務的營業廳進行了縮減。

經調查發現,位於武昌區水果湖街和友誼大道、蔡甸區蔡甸大街、新洲區陽邏街和邾城街、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花山街和關山街、江夏區中央大街、江岸區合作路、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大道、黃陂區雙鳳大街等地的十餘家移動營業廳先後取消辦理攜號轉出業務,能辦理攜號轉出業務的營業廳僅剩3家。

對此,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回應稱:

早在2014年9月湖北省開始試點攜轉業務時,省通信管理局曾明確要求“自辦營業廳必須開辟攜轉業務窗口,鼓勵有條件的合作營業廳辦理攜轉業務,代辦營業廳不做要求。”但這幾年,許多自辦營業廳被轉包,攜轉營業廳數量隨之減少。

省通信管理局召集省、市兩級三家運營商開專題會,專門針對攜轉營業廳減少的問題作了新規定:有條件的營業廳必須辦理攜轉業務。

湖北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將約談湖北移動。

此後,湖北移動公司武漢分公司再次回應稱,將開始增加攜號轉網指定營業廳數量。

攜號轉網道阻且長

3月5日,總理表示,今年中小企業寬頻平均資費再降低15%,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再降低20%以上,在全國實行“攜號轉網”,規範套餐設置,使降費實實在在、消費者明明白白。

3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2019年全國兩會第二場"部長通道"接受採訪時表示,將在年底之前實現所有手機用戶自由攜號轉網。

然而,一年已經過了近半,能夠攜號轉網的範圍仍然僅在試點城市,鞭牛士致電北京與上海移動詢問攜號轉網業務,客服均表示並未收到關於何時開展相關業務的指示。

2019年1月,中國信通研究院曾在2018年號碼服務推進組年終總結大會上公布,截至2018年12月底,國內累計攜轉167萬人次,其中2018年新增63萬人次,同比增長62%。

跟當前的中國移動用戶總量15.5億相比,累計167萬人次其實少到可以忽略。

信通院在2012年的研究成果《先終端,再網絡?互聯網公司的融合之路,一個都不能少》中曾指出,攜號轉網的統計數據出爐後,出乎人們意料的是,攜號轉網的人少之又少,但是每個月在移動、聯通和電信之間換號轉網的依舊大有人在。

也就是說,人們對手機號碼的依賴度越來越低,過去出於對換號後通信錄丟失的擔憂,很多人不願意輕易換號,運營商借此號碼捆綁效應,掌握了很穩定的用戶群體。

但是號碼捆綁只能代表過去話音時代的特徵,蘋果憑借iPhone,讓各國運營商賠本補貼還不離不棄,說明了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終端捆綁”更勝於“號碼捆綁”,終端商篡取了運營商的主導權。

文中指出,互聯網公司敢於“攜用戶以令終端”,大舉入侵手機領域,他們憑借的就是更熱門的應用,來對用戶進行有效的“應用捆綁”,並極有可能最終替代運營商的“話音捆綁”和終端商的“終端捆綁”。

儘管隨著網絡實名製的普及,手機號碼又重新擁有了話語權,攜號轉網的普及也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但在轉網前、中、後的多重困難之下,想要在年內在全國範圍內實現自由攜轉,仍面臨著很大挑戰。

另一方面,運營商面臨的壓力也顯而易見,據AI財經社,一位山東聯通的運維員工透露,現在的員工考核中用戶維系的權重越來越高,內部已經將攜號轉網的用戶數納入了員工KPI的考核。

攜號轉網真的是運營商的洪水猛獸嗎?

據李恩漢發表在中國政法大學《法制博覽(中旬刊)》上的《攜號轉網政策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一文,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協會曾在1998以香港為研究對象,對“攜號轉網”的政策進行分析預測。分析的結果是:香港實施攜號轉網後,十年之內的社會總收益要遠遠高於付出的成本,淨收益能夠達到4.61億港元。

“從短期來看,雖然攜號轉網增加在位運營商以及新進入企業的成本,使行業總利潤降低,但攜號轉網會使消費者剩餘明顯提高,從總量上看,社會總福利性效益為正。”

推行攜號轉網制度,只是會把運營商因壟斷地位而得到的福利一步步轉化為屬於消費者的福利,有利於社會整體利益的增加。

香港從1999年開始推行攜號轉網政策,市場充分競爭,人們的可選擇權大大增加,已經累計有2000多萬宗個案(意味很多人曾轉網多次),直到2017年,每月仍有6萬宗攜號轉網案例。推行攜號轉網的好處已經得到了許多實踐驗證。

此前,也有媒體撰文評論:“運營商們與其因擔心攜號轉網帶來的短期用戶流失而去設置眾多門檻,還不如完善維系自己的基地台建設,以更好的資費套餐吸引用戶”。

韓國在開放攜號轉網之初,政府只允許最大運營商SK的用戶單向轉網到其他企業。SK起初以網絡故障為借口試圖干擾攜號轉網,但市場份額仍然暴跌。

然而此後,SK調整戰略,加強了無線互聯網、金融、媒體、娛樂等多領域服務,此外還強化了差異化服務,針對商務人士、年輕時尚人士、女性等人群,有不同的品牌與業務策略。

在接下來的兩年中,SK電訊的收入和利潤快速增長,再次拉大了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利潤又一次快速增長,再次拉大了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當運營商以正面的姿態接受攜號轉網並做出調整,從升級服務角度合理競爭,用戶自然不會離開你,這其實是最深的“套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