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造肉”,你會不會吃?

前不久,國外一家以素食漢堡聞名的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當日股價暴漲163%,成為“人造肉第一股”。有分析師表示,這家公司最大的吸引力在於其“人造肉”產品,在味道、氣味、質感和外觀上都非常接近真正的肉類。一時間,“人造肉”話題受到廣泛關注。

所謂“人造肉”,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大豆蛋白肉,主要以大豆蛋白或其他植物蛋白模擬動物蛋白製成;另一種則是利用動物幹細胞製造出的肌肉組織。

“‘人造肉’的出現有特定的社會背景。”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介紹說,歐美國家的動物蛋白攝入過多,尤其是高脂肪、高膽固醇紅肉還被定義為“一類致癌物”,因此有些人希望用植物蛋白替代;同時,一些消費者從環保、動物福利等角度出發,認為應當減少飼養、屠宰肉用動物。這些社會因素催生了大量素食主義者,刺激了植物蛋白需求,“人造肉”隨之應運而生。

實際上,“人造肉”並不是新出現的概念,類似的產品早已面世,一些蛋白替代技術也已應用多年,只不過從未如此被關注過。比如,麥當勞、漢堡王等都分別推出過素食漢堡,其實就是以大豆蛋白為主要原料,模擬出肉餅的口感和味道。為了降低成本,火腿腸、午餐肉等肉製品配料中,常常也會出現“大豆蛋白”“豆粉”等。

也有不少人擔憂,“人造肉”安全嗎?能放心吃嗎?對此,鍾凱介紹說,人工培養的肌肉細胞,其培養液的成分、培養條件完全可控,所以從理論上講,比飼養動物更安全。但“人造肉”也有一定風險,以利用動物幹細胞製造的“人造肉”為例,即使無菌培養,也要防止微生物、病毒汙染。而且,動物有免疫系統,但人工培養的沒有,因此人工培養的肌肉細胞在培養液裡應該也有抗生素或抑菌成分,否則一旦汙染,會迅速增殖,導致產品全部壞掉。

“人造肉”的市場前景如何?鍾凱表示,從肉類消費情況來看,中國的人均肉類消費量僅為美國一半左右,而且在中國,早就有更適應中式烹飪的“素肉”存在。儘管之前在一些消費者盲測中,“人造肉”的表現讓很多食客感到意外,吃起來不亞於真肉,但以目前的技術,肌肉纖維、肌間脂肪、結締組織等帶來的咀嚼感幾乎無法模擬,因此“人造肉”還僅限於肉餅、肉餡、肉丸等。

鍾凱認為,“人造肉”更像是一個資本推動下的高科技噱頭,雖然在歐美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它在中國的路注定不會平坦,“因為愛吃肉的人不會吃它,想吃素的人可以直接去素菜館,而且為了平衡口感,‘人造肉’的脂肪含量並不一定比真肉少,這樣的‘人造肉’有多少人會吃?”

(經濟日報 記者:吉蕾蕾 責編:張葦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