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更換嘉賓、賽製升級……綜N代的創新之路為何這麽難走?

一線導讀:在台網話語權逐漸發生反轉、內容市場從大眾化逐漸走向垂直化的大背景下,節目製作環境也與此前有了很大不同。不斷提升節目質量、挖掘新內容,才能使節目的品牌價值長久延續下去。

文丨李楊

2019年Q1的綜藝大戰即將結束,從各平台的排播來看,綜N代節目依然是每家平台的“門面”,拿到了平台資源與注意力的C位。不過從播出效果來看,綜藝節目在春節檔短暫的回暖後又開始降溫,甚至一些台綜的王牌節目,也不得不面對收視率下滑的現實。

風格固化、後勁不足,讓不少綜N代都無法維持前幾季的高水準和高口碑。而且近兩年來,網台紛紛開始試水新領域,觀眾對老牌綜藝的注意力更是日漸稀缺。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那些曾經佔據C位綜N代節目,在保持核心模式不變的情況下,在嘉賓、賽製、環節等細節方面嘗試作出調整,通過微創新來帶給觀眾新鮮感,也讓節目價值和影響力得以延續。

熱門綜藝更換固定嘉賓

提升熱度但也是一招險棋

從國內節目的發展軌跡來看,如《歌手》《奔跑吧》《中國好聲音》等一些能做到5年以上的節目其實並不多見,更多節目在第三季甚至第二季便走向收視下滑、停播的“魔咒”。據統計,2018年季播真人秀共播出203檔,首播收視率超過1%的季播節目共計16檔,收視率超過2%的節目更是僅有一檔,各平台的王牌綜N代顯然已不複昨日的輝煌,勉強支撐收視。

想要能讓觀眾們不再審美疲勞,節目就必須玩出一些新花樣。因此,在核心看點不變的前提下,更換常駐MC,成為不少綜N代在創新之路上邁出的第一步。或許是主動變革,或許是被動調整,保留前幾季節目中的部分原有嘉賓,進而再增添新的嘉賓陣容,從而形成了一種新老嘉賓混搭的局面,讓觀眾對新一季節目產生一定的新鮮感。

不久之前,湖南衛視慢綜藝《嚮往的生活》固定嘉賓之一的劉憲華通過官微正式發布了告別信,表示因自身原因將不再參加《嚮往的生活3》的錄製。

作為節目“元老級”嘉賓,劉憲華還是給觀眾留下了不少印象深刻的片段,尤其是“國語不太好”,更成為節目的一個笑點。而新一季的節目,將由哪位明星來擔任固定嘉賓,網絡上已有數十種版本,但目前節目組尚未官方宣傳。

無獨有偶,浙江衛視的王牌節目《奔跑吧》也在上個月宣布MC的變更。該節目已經製作播出了六季,幾乎每一季(除第四季)都有一位常駐嘉賓發生變動。但這一次,固定嘉賓大換血,尤其是一直擔任主MC的鄧超的退出,著實給網友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不過這或許也從某種程度上展現了節目在創新上的決心。

但是,從以往節目經驗來看,更換常駐嘉賓在帶來新鮮感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大的風險。今年這幾檔已經官方宣傳更換嘉賓的節目雖然還沒有播出,但在節目的官方微博下,已經出現了不少網友的負面評論,紛紛表示對節目換人的不理解,甚至對新一季的節目帶有抵觸情緒,這顯然會對節目會帶來一定影響。並且,隨著一季又一季節目的開播,頻頻更換常駐嘉賓會導致節目“留守式”粉絲變得越來越少。而新老嘉賓的磨合碰撞,最終會是怎樣的結果,也是未知。

所以,對於不少的綜N代來說,更換常駐嘉賓,或是主動換血,或是因某些原因而被動調整,雖然經常是節目創新要走出的第一步,但也著實是一招險棋。

賽製、環節升級越來越難,

節目如何擺脫綜N代“魔咒”?

其實一檔節目播出三季以上,觀眾對節目模式已經基本熟悉,因此新奇感就會大大降低,所以通過在賽製、環節上進行調整創新,就成了十分合理的事情。

江蘇衛視《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第二季就在選手緊張的答題比拚之外,增加了真人秀比重,把選手備戰的場景和交流討論的環節呈現在觀眾面前。同時在賽製上,新一季節目也顯得更加殘酷,節目將去年的1V1對決和兩人協作的團隊戰模式進行了前調,節目的懸念感得到了升級,情節發展也更有故事看點。

東方衛視的《歡樂喜劇人》第五季這一次也在賽製上進行了升級。除了海選賽和車輪戰之外,據說後續還會有PK、排位等比拚環節,賽製較前四季更加激烈和複雜。節目組期望能夠通過這些規則上的變化,來增加喜劇人的緊張感,也給觀眾帶來更多的懸念。

但是,僅僅依賴節目環節上的緊張感去刺激觀眾收看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在喜劇節目用人慌、喜劇作品笑點日漸不足的情況下,《歡樂喜劇人》這一次就遭遇到了口碑和收視的雙重滑鐵盧。節目的收視率從首播的1.228%曾一度跌破1%,與此同時節目的豆瓣評分也降至5.0,成為五季最低。

而同樣遭遇了創新瓶頸的,還有湖南衛視的《歌手2019》。這一次,節目在賽製及競演排名公布方式上進行了調整,放棄了“洪濤時間”,讓歌手自己登台去揭曉結果,同時還通過“全民舉薦踢館歌手”環節,提高了網友的參與度,助推節目熱度的提升。

但是,相較以往幾季節目,這一次既沒有突出的“黑馬”選手,又沒有能夠產生如《阿叼》《成都》這樣熱門傳唱的歌曲,節目的熱度顯然已大不如前。而這樣不溫不火的反應也體現在了收視上,最新一期節目CSM55城收視僅為0.646%,在周五同時段節目收視排名中已跌出前五。

此外,在節目中增加如素人元素、公益元素、文化元素等內容,更是很多綜N代進行微創新的重要手段。如《奔跑吧》就曾“跑進”聯合國推廣中國文化,《極限挑戰》也增加了星素互動的內容,讓嘉賓深入到百姓之中,共同完成節目組的任務。

這樣的微創新也能夠調動觀眾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參與感。但對節目來說,這樣的創新其實多少都有點壓力所迫的意思,因為這能夠保證節目能夠在廣電總局“限星令”“限娛令”等一系列政策下,安全地運行。

由此不難看出,對於一檔已經播出了幾季的綜N代而言,無論是環節上的微調還是賽製的升級,都是希望的是節目給觀眾帶去新鮮感和刺激感,以此來提高節目的熱度。但其實,這樣的微創新對於節目本身而言更多是起到輔助作用,節目內容品質的高低,嘉賓在節目中的表現,才是收獲觀眾掌聲的關鍵。

小結

眼下,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搶奪大眾視線,垂直細分類的新型網綜也正強勢霸屏,國內的綜藝市場上,節目更迭的速度越來越快。同時,從“限娛令”到“限薪令”再到“小正大原則”的提出,廣電總局政策監管日益趨嚴,大量的金牌製作人、製作團隊出走,留給綜N代去思考如何創新、怎樣創新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綜N代依然在市場上保持著一定的佔有率和品牌影響力。《王牌對王牌》《歡樂喜劇人》《最強大腦》等老牌綜藝節目仍是各大衛視博收視的主力,依然能夠斬獲同時段收視冠軍。與此同時,在網絡播放量上綜N代也有著較強的優勢。

但是,在台網話語權逐漸發生反轉、內容市場從大眾化逐漸走向垂直化的大背景下,節目製作環境也與此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五六年前,季播節目剛剛興起,那時候模式、節目CP等內容,對於很多國內觀眾來說還很想當新鮮的事物,而如今觀眾對此顯然已經變得非常習慣,因此對於綜藝節目的審美也日益挑剔。

不過眼下,仍有不少綜N代節目還沉溺在此前的製作思路裡,對模式依賴、原創性低,甚至刻意製造矛盾引導粉絲罵架,或是熱衷炒作CP,以此來提高節目的關注度,但往往於節目的口碑與收視都沒有益處,長此以往更容易讓廣告主對節目失去信心。

真正的長壽綜藝絕不止是盲目跟風去追逐時下熱點,而是應當走出舒適區,在融合本土文化基礎上,不斷提升節目質量、挖掘新內容,使品牌價值長久延續下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