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海音樂學院新年音樂會:民樂系薪火相傳

12月27日晚,上海音樂學院新年音樂會在上海大劇院上演,一曲《百鳥朝鳳》時隔9年再度奏響,完成了從司機到學生的傳承與接棒。

《百鳥朝鳳》是一首廣為流傳的山東民間樂曲,以熱情歡快的旋律描繪了百鳥和鳴之聲,表現了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2010年12月28日,嗩呐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劉英在上海大劇院吹響《百鳥朝鳳》,今年登台的則是90後嗩呐演奏家劉雯雯。

在劉英教授的指導下,劉雯雯在上音完成了本科及嗩呐教學法碩士文憑,現為上音嗩呐教師。

她曾多次以獨奏家的身份出訪各國,2017年受邀赴雪梨歌劇院和墨爾本藝術中心參演譚盾指揮的新年交響音樂會,是唯一登上雪梨歌劇院獨奏的嗩呐演奏家,2018年又赴美國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上演新春交響音樂會,也是整場音樂會唯一一個演奏獨奏作品的演奏家。年輕女演奏家與中國嗩呐的融合,讓中國民樂在世界舞台大放異彩。

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剛剛走過甲子之年,六十多年來,培養了大批演奏家、理論家、作曲家。薪火相傳,上海音樂學院今年的新年音樂會,正是民樂系中生代教師的一次集中展示。

古箏演奏家祁瑤,現為上音民樂系彈撥教研室主任,她的學生曾在重大專業賽事中多次獲獎,如文華獎和金鐘獎的最高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音樂會上,祁瑤領銜演奏了古箏與樂隊《扎年》。

二胡演奏家汝藝,現為上音民樂系副教授,曾得二胡大師閔惠芬傳授,亦曾將失傳了半個多世紀的孫文明二胡演奏絕技複原。二胡演奏家邢立元,是改革開放同齡人,也是兩屆“天華杯”全國二胡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音樂會上,二人攜手共演了一曲雙二胡協奏曲《烏蘇裡吟》。

本場音樂會既有雅俗共賞的經典作品,也有委約新作,其中最能體現上音特色的,是兩位上音作曲家的原創作品——周湘林教授的《扎年》,以及王建民教授《大歌》的世界首演。

《扎年》是一部為古箏與民族管弦樂隊而作的藏族題材作品。“扎年”本是藏族彈撥樂器,音色渾厚響亮,廣泛流傳於藏族地區。周湘林以藏族民族民間音樂為素材,以古箏模擬扎年的音色,充分發揮了古箏的特性,在管弦樂隊烘托下,展現出雄渾寬廣的雪域高原風貌。

《大歌》則是受侗族大歌的影響與感染而作。侗族大歌是我國西南地區一種多聲部、原生態的民間合唱形式,王建民用色彩斑斕現代作曲技法,描繪了侗族大歌的絢麗及山寨歡歌載舞的場景。

整場音樂會均由指揮家吳強執棒上音師生組成的上海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現場演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