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前來報到!

6月4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亮相。他們是二度飛天的指令長陳冬、再叩蒼穹的劉洋、首次出征的蔡旭哲。根據計劃,他們將於6月5日10時44分搭乘神舟飛船開啟飛向太空的旅程。

這是中國人的第九次太空之旅,也是首次全部由我國第二批航天員組成的飛天英雄集體遠征。

陳冬——

在飛天路上頑強拚搏

6年後,他迎來第二次飛向太空的時刻。作為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指令長,陳冬在實現“盡快返回太空,為祖國飛出新高度”願望的同時,也要迎接全新的挑戰和考驗。

陳冬在2010年5月正式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2016年10月17日,陳冬終於實現飛天夢想。太空的神奇和壯美讓陳冬渴望重返太空,為祖國飛出新高度。

執行完神舟十一號任務返回後,還沒來得及緩口氣,陳冬緊接著就投入到空間站任務的訓練中去。空間站時代,對航天員的身心素質、知識儲備和應急處置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比神舟十一號任務,神舟十四號任務的工作量、複雜性和難度呈指數級增長。

作為指令長,陳冬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水槽失重訓練是模擬失重環境,訓練太空出艙的能力。陳冬把訓練中遇到的每個障礙都當成難得的訓練機會。一次,在更換新型水下訓練服後,配套的鞋子和腳限位器第一次進行匹配,陳冬試了幾次怎麽都卡不進去,最後依靠潛水員的協助穿上,才把整個訓練流程做完。

陳冬覺得,“在太空中也會有各種風險,要是在太空遇到這種情況怎麽辦?”結束五六個小時的水下訓練後,儘管體力幾乎消耗殆盡,但他顧不得疲憊,繼續在水下練習使用腳限位器,直到自己穿上為止。

陳冬為人低調隨和,但在訓練時特別愛“較真”。用他的話說,“較真是較確保安全的‘真’。”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4次出艙活動,他都認真觀摩,並針對神舟十四號任務中出艙活動的相關設計,給科研人員提出了幾條改進意見,都被采納。

建造中國空間站,是幾代中國航天人的夢,也是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夢。“在載人航天事業30周年之際,我們將親身經歷中國太空家園的竣工,我們是多麽的幸運,更是多麽的幸福。我們乘組一定堅決完成任務,用精細保證精準,用精心換來精彩。”陳冬充滿信心,充滿期待。

劉洋——

隨時準備挑戰新高度

2012年6月28日,神舟九號飛船即將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分離並返回地球,在回到飛船前,劉洋轉身對著天宮一號鄭重敬禮,心裡默默地告訴自己:“在不久的將來,我一定會再回來!”

劉洋是中國首位飛天的女航天員。10年後,作為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再次飛天。

備戰空間站任務,遇到的困難和挑戰遠超想象。在太空駐留時間更長,出艙活動成為常態……這些都對航天員的知識、技能、體力、心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劉洋需要熟悉艙內設備、管路連接、出艙活動、機械臂、科學研究等極為複雜的內容。劉洋認為,沒有捷徑,只有加強針對性和適應性訓練。

出艙活動訓練是強度最大、訓練時長最長的訓練。其中,水下訓練又是重中之重。第一次參加艙外服水下試驗,劉洋在120多公斤的服裝中才工作了三四個小時,手就已經抖得拿不住筆,握不住拳。而將來真正的出艙活動訓練,一次就要連續工作七八個小時。出艙活動對上肢力量的要求很高,劉洋認為與任務需要相比,自己的力量還有一定的差距,就暗暗給自己加碼。體訓時,她來得早,訓得長,走得晚。回宿舍還要“加餐”,舉杠鈴、練握力器。

新一代飛天艙外服進行水下驗證試驗,劉洋主動報名。當她穿著厚重的水下服被吊車放入10米深的水槽中時,水波紋產生的晃動經過凸面的頭盔面窗後,在視覺上產生放大效應,使得她產生巨大的眩暈感。工作間隙,她“掛”在艙壁上一動不動。醫生和試驗指揮人員都建議她上岸休息,她回絕了。每套水下服的壽命有限,下一次水就減少一次壽命,她不能因為個人原因而終止整場試驗,於是咬牙堅持挺過整場水下試驗。

劉洋珍惜每次訓練的機會,認真體驗,形成肌肉記憶。訓練之餘,她還根據自己的飛行經驗,參與各類太空產品的設計改造工作,大到太空艙、環控生保系統,小到太空垃圾收集裝置、太空食品、艙門搖桿,她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多合理化建議被采納。

蔡旭哲——

為這一天準備了12年

為了這一天,蔡旭哲準備了12年。航天員的飛天之路,都是由繁重的學習、艱苦的訓練堆砌而成。

轉椅訓練曾是蔡旭哲的弱項。第一次坐轉椅練習時,他非常痛苦,臉色蒼白,腹內翻江倒海,久久不能恢復。考核結果是二級,雖然及格了,但蔡旭哲堅持要做到優秀。

水槽失重訓練,一練就是大半天。穿著堅硬的水下訓練服,像是在身上套了一艘“人”形飛船。餓了只能喝水,癢了也不能撓,有時身上被服裝關節的硬結構硌破了皮也只能咬牙堅持;72小時狹小環境心理適應性訓練,要求與外界徹底隔絕,在狹小密閉環境中,三天三夜不能睡覺,其間還要忍著疲勞完成大量的工作……上百門科目,每個科目挑戰的幾乎都是生理和心理的極限,蔡旭哲就是這樣沿著這些台階一步步攀登而上。

所有航天員都通過考核,全部具備了執行任務的能力。但由於飛行任務次數限制,蔡旭哲一直沒有機會飛向太空。他知道,中國載人航天跨越發展,空間站時代的任務越來越多,航天員飛向太空的機會也會增多,只有更加努力訓練,才能更好地迎接機會的到來。

整整12年的執著與奮鬥,蔡旭哲入選飛行乘組,履行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為祖國出征太空,他深感驕傲和自豪,同時也有無形的壓力。蔡旭哲深知每一個操作、每一個細節都關係任務成敗,地面訓練更要分秒不差、毫厘不失。每次大型試驗、大項操作,他都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對任務流程、操作手冊都反覆背記、爛熟於心,一遍遍推演,一遍遍練習。針對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為了實現完美對接,他常常一個人在航天員公寓裡對著桌面模擬器訓練到半夜。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05日 04 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