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讓“非遺”活下來?

  如何讓手工藝中的“非遺”不僅“活下來”,更要“火起來”?5月20日,2018國際創意城市(南京)論壇舉行,這次論壇以“非遺傳承、設計創新”為主題,邀請了眾多國內外創意大咖,共同探討非遺在當下創新的途徑、方式和可能性等話題。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仇惠棟

  使用是最好的傳承

  據悉,江蘇入選世界非遺名錄10項,其中手工藝類5項;入選國家非遺名錄146項,其中手工藝類54項;入選省級非遺名錄611項,其中手工藝類160項。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馬達表示,手工藝類非遺項目的現狀大體分為三類:成長型:比如刺繡、紫砂、水晶雕;維持型:比如織錦、泥塑、剪紙;休眠型:比如貝雕、抽紗花邊等。馬達直言,南京雲錦的保護傳承進展並不理想,不應隻停留在掛飾和擺件上,而要和老百姓的生活結合起來。他認為,非遺要回歸生活,通過創新推動發展,“買賣是最好的保護,使用是最好的傳承”。

  “賣出去”才能“火”起來

  在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傳統非遺技藝面臨“遺失”的尷尬局面,建立了花絲、傣紙以及羌繡三項長期保護項目的“稀捍行動”創始人米城,以及第一個在米蘭設計周上參展的中國設計師、南京福佑設計創始人馬聰,在論壇上就非遺的傳承發表演講,提出“邁出去”與“賣出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通過“邁出去”,讓傳統文化、非遺技藝 “活”起來;通過真正“賣出去”,傳統文化、非遺技藝才能真正“火”起來。手藝不能守,更不是因為保護才傳承下來的。只有創新才有時代價值,只有時代價值才有傳承意義。

  文化遺傳不必特意強調

  “創意比遺產更重要,德國的設計師並不特別專注於研究文化遺產。”奧芬巴赫藝術與設計大學 (HfG) 藝術學院院長、知名設計師克勞斯·海瑟說,自己一度不明白的是,為何中國設計師總是在工作中談文化遺產?“相比於了解古人當時在做什麽,我們更關注的是現代人能用它做什麽。”克勞斯·海瑟曾服務的客戶包含奧迪、博世、德國漢莎航空等眾多國際知名企業,他介紹了在中國的實踐,和景德鎮的手工藝者進行合作,把瓷器當成“紙張”,進行藝術創作。他介紹,在歐洲很多歷史文化名城,城市有眾多的歷史博物館、藝術博物館,文化遺產已經貫穿在了德國日常教育中,沒有刻意去強調。“所以在德國,沒有人會問我設計中有沒有德國元素的問題。”他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