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影響力帶不動票房,轉做監製的賈樟柯還行嗎?


1905電影網專稿 電影人為了宣傳自己的作品有多拚?往日不發微博的陳建斌,這次為了《第十一回》頻頻“營業”,給電影、角色、觀眾寫詩,抑製不住的文青氣息從中飄出。“網癮導演”賈樟柯更是從電影《明天會好的》宣傳開始,天天在微博上轉發各類物料,招呼觀眾去看。



這已經是近1個月裡,他第二部和觀眾見面的監製作品,前一部則是氣質更為文藝的《又見奈良》。除此之外,他參與監製的另一部電影《不止不休》的貼片預告也出現在大銀幕上,即將在今年上映。



相比過去,賈樟柯自己的導演速度逐漸放慢,但他把更多時間花費在了其他導演作品的監製工作中。

 

在去年的平遙國際電影展上,他的名字頻頻出現在“監製”一欄:《平靜》《一刀天堂》《他與羅耶戴爾》……

 


相較於“壞猴子計劃”這種以導演發起的新人扶持計劃,或是“青蔥計劃”這類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官方發起的項目,以及各大電影節中的創投扶持計劃,賈樟柯實際上早在2010年就創辦了“添翼計劃”,旨在助推新導演成長。

 

從第一部《Hello!樹先生》上映至今,已經整10年。這些年裡,賈樟柯陸續著手各類商業事件,最多的時候,手上有11家公司。



在賈樟柯的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中,余華說,“小時候游泳的海都是黃色的,就想一直遊到海水變藍。”


這是他對家鄉的一種共鳴和共情,如今看來,同樣也是賈樟柯對電影和電影傳承的意識。


01 又見,明天


監製賈樟柯都在做什麽?

 

不少人對此都會有所好奇,尤其是對於這位時常處於“工作狂”狀態的電影人而言,到底是如何忙中抽空,為不同風格的電影出謀劃策呢?

 

在早年的時候,賈樟柯的電影計劃並非是一個面對人人都開放的“大門”,更多還是自己的策劃團隊尋找大家都感興趣的影片類型,“然後找編劇、導演,接著把我們策劃好的故事類型,通過嚴格執行的創作過程製作出來。”

 

但隨著現在每個人都有機會拿起攝影機拍電影,賈樟柯也把更多機會讓給了大家。《明天會好的》就是導演袁媛主動拿著劇本找到的賈樟柯。



完成劇本之後,袁媛希望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大導演來做監製,當時覺得整個故事的氣質同賈樟柯導演之前某些影片有相似之處,於是主動邀請他來為自己做監製。在看過劇本之後,對方給她正向反饋,也就順理成章促成了合作。

 

在整個電影創作中,但凡有超出了袁媛自身能力範疇的地方,賈樟柯就會如“神兵”一般出現,為其解決。雖然作為監製,賈樟柯還是給了團隊最大的自由空間,“在拍攝上,他會把建議給到我,我覺得合適就采納,不合適就按照自己的節奏來。他非常尊重我們,我們整個班底都很年輕,他一直都是一個鼓勵支持的態度。”



盡可能給創作者自由,是每個和賈樟柯合作過的導演給出的一致評價。

 

電影《又見奈良》導演鵬飛也在採訪中告訴我們,賈樟柯作為監製,在劇本的時候就已經給了他很多的指導意見和把控,甚至在後期剪輯時,賈樟柯更是“手把手”帶著鵬飛,做了很多過去“賈樟柯沒有做過的事情”。



鵬飛和剪輯師每剪出一個版本,就會發給賈導看,“他會覺得這樣是對的,但是還可以更好。然後他會跟我說想法,結果我沒聽懂。他就說,那咱們一塊剪吧。”當時剛好因為疫情關係,兩人在不同的地方,但一直都保持著線上溝通。

 

賈導調整的版本其實和原版並沒有太大變化,更多是用了一些不同的鏡頭,幫助電影做了減法,反而讓人物的情緒更加集中突顯。

 


“他會用他的經驗來幫助你,把你自己的世界觀和表現方式最大化,表現得更好,不會說用自己的風格干擾到你。”


看吧,賈樟柯的“監製”並非只是在海報上掛個名那麽簡單。

 

02 不賺錢的監製?


“我很好奇,想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還有誰關心‘好人’。”

 

這是當年《三峽好人》上映時,賈樟柯說的一句“氣話”。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原話背後的當事人早已和解。雖然《三峽好人》4天就下映的這類新聞已經不會再重演,但是在這個娛樂至上,電影票房動輒過億的時代,賈樟柯個人導演最好的票房紀錄也只是止步7000萬的《江湖兒女》



似乎這些票房成績,和賈樟柯的名聲並不成正比。


然而這件事在他身上並不矛盾。

 

再看賈樟柯監製的不少電影,甚至最終都沒能有機會上映,只是簡單地在各大電影節上巡遊了一圈,後續再無太多下文,2016年的《枝繁葉茂》和2017年的《在碼頭》均是如此。



而再往前,其最早監製的電影《Hello!樹先生》和《忘了去懂你》票房都只有200餘萬,再看近年的《半邊天》《海上浮城》更是不過百萬,而今年上映的《又見奈良》和《明天會好的》已經成為其參與監製作品中票房最好的兩部電影。



如果只是以票房定輸贏的話,那多少對不起賈樟柯的“商人”稱號。

 

賈樟柯在2012年成立意匯傳媒時就強調,但凡是其公司參與的項目,絕非公益性質,“每一個都是嚴肅的商業投資行為,不是不求回報的公益扶植。只不過以我個人的信用作擔保,來盡量促成對年輕導演的信任。我們也做了很周密的回報計劃的安排,來增加吸引投資的可能性。”

 

雖然這些藝術電影有不少在影院排片或者票房收益上並沒有多大的表現,但賈樟柯以及其背後的公司為主要操盤手的作品,多數都能在上映前,通過各類的版權銷售,維持前期投入或者盈利。



確實,賈樟柯一直所具備的商業敏銳度,遠高於和他同輩的其他導演。畢竟在北京二環房價兩千二的時候,賈樟柯的銀行卡裡就已經有了讓無數青年導演垂涎的500萬。而這些錢正是他通過售賣自己電影作品的海外版權所得的。

 

03 賈樟柯的營生


“營生”是賈樟柯一部短片的名字,也是其家鄉山西的方言,“我一直喜歡這個詞,因為有‘經營’、‘勞作’、‘活下去’的意義。這個詞莫名有一種人生負累的戲劇感,我喜歡這種味道。”

 

通過企查查,我們看到賈樟柯經營的10家公司,覆蓋了電影產業及周邊產業。他電影中有一句台詞“文藝搭台,經濟唱歌”,這早已成為“賈樟柯的風格”。



他旗下最重要的兩家電影公司——西河星匯和暖流文化。

 

前者是他2006年聯合周強、余力為等共同創立的電影投資製作公司,為賈樟柯監製提供了平台;後者則是其在2015年成立的另一家電影公司。


我們研究《又見奈良》和《明天會好的》能發現,西河星匯作為《又見奈良》的主出品之一出現,而暖流文化則是《明天會好的》的主出品,西河星匯則作為了聯合出品參與其中。



這種投資模式恰好也切中了賈樟柯對於這兩家公司的定位,暖流主要開發商業電影,而藝術電影更多還是留在了西河星匯。

 

賈樟柯和陌陌影業合作的電影《不止不休》和《一刀天堂》,參與的主要出品方就是暖流文化。在他身上,藝術還是能用商業邏輯和規則去運行的。



他把這種邏輯都用在了監製的作品中,不僅為青年導演的作品品質保駕護航,也為作品後續營收出點子。

 

可見,“賈樟柯”三個字從來不止是為了作品背書。

 

04 下一站,還是山西


“北京是更大的汾陽,巴黎是另一個北京。”這是賈樟柯早年去歐洲參加影展時的感悟。

 

如今,他把很多青年導演帶上世界舞台,但依舊選擇將原點——山西汾陽轆轆把街5號,作為自己的坐標。

 

這裡成了他的江湖,也成為他為“電影兒女”出力的地方。他正在為建設中的山西電影學院努力,而地址便是在汾陽。



山西電影學院已於今年元旦前掛牌,賈樟柯將擔任院長,學院的發展也是在他的整體策劃下完成。他的教學態度很明確,希望能給學生帶來相對開放性的思維模式的教育,這樣才可能會是一個好的教育結果。

 

而在此之前,賈樟柯已是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院長,這並非只是一個掛名,他為學生上網課,做講義,每次的內容都乾貨滿滿。這一塊則是其旗下的暖流文化啟動的電影教育業務板塊。不僅如此,他還安排創投會,讓學生有機會進一步和投資機構、影視公司面對面溝通,甚至有意為出彩的項目擔任監製。



如今回到山西,有人會問,他為什麽不選擇更大的舞台去面對世界呢?

 

他說,如果我們反觀中國藝術家的構成,來自中小城市的是非常大的數量,說明在中小城市存在著強烈的藝術需要,以及存在著非常多潛在的未來的創作力量,但是資源不太會為他們傾斜。

 

如今,賈樟柯正在用一己之力,為他們傾斜。

 

那麽,他可以嗎?至少從他這幾年對青年導演的扶持來看,這句問句已然變成了肯定句。

 

賈樟柯說,他拍了那麽多年,最大的體會是,“電影不單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修行”。

 

或許,這種修行正是他如今對青年導演的傳承,而這段故事則未完待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