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奧斯卡·拉片《波西米亞狂想曲》是成功的傳記片嗎


1905電影網專稿 1975年,在位於英國南威爾士的Rockfield工作室,四位樂隊成員開始了新歌的錄製。

 

沒想到,一錄就是整整三個星期。

 

每天的錄製時間長達10到12個小時,因為反覆地疊加重錄,錄音帶已被磨得輕薄透光。

 

三周後,一首名為《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單曲誕生。



時長長達6分鐘,融合了歌劇、重金屬、清唱等多種音樂風格,充滿著猛烈的意識流與夢魘般的迷幻色彩。

 

歌曲一經發布,便迅速登上英國排行榜榜首,並蟬聯冠軍長達9周之久。《波西米亞狂想曲》不僅集中展現了皇后樂隊華麗繁複的搖滾風格,更堪稱20世紀搖滾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43年後,2018年12月,《波西米亞狂想曲》正式成為20世紀播放量最高的單曲,全球通過正規渠道可統計到的下載量超過16億次。

 

與此同時,一部同名傳記電影也登陸全球各大院線,拿下近58億人民幣的全球總票房,大幅刷新音樂傳記片票房記錄。足以見得,皇后樂隊在世界樂迷心中經久不衰的影響力。



電影聚焦皇后樂隊從正式成軍到1985年Live Aid演唱會之間的音樂旅程,更不惜重金幾乎百分百還原了那場載入搖滾現場表演史冊的Live Aid演出。

 

無數觀眾得以在大銀幕重溫或首次感受QUEEN尤其是主唱佛萊迪·摩克瑞現場的致命魅力。這也是影片在IMDB、豆瓣等影迷平台評分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面對一浪高過一浪的回憶殺,恐怕只有佯裝無情的毒舌影評人才能保持理智和冷靜,但在逆天的全球票房和金球獎最佳影片獎杯面前,專業媒體人給出的61%的爛番茄新鮮度實在顯得微不足道。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雖然名為皇后樂隊的傳記片,但實際上,主唱佛萊迪·摩克瑞卻是絕對的主角,樂隊的其他三名成員更像是配角和“背景板”。

 

圍繞“靈魂人物”佛萊迪,影片分為個人生活和音樂創作兩條線索,並互相交織影響。



在音樂創作方面,電影重現了“Killer Queen”“Bohemian Rhapsody”“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s”“Love of My Life”等金曲背後的靈感來源和創作故事。

 

首次登上BBC電視節目、美國、巴西巡演和最後的Live Aid演唱會也都得到了神級還原。

 

很多不熟悉皇后樂隊的歌迷,可能第一次知道那首膾炙人口的We Will Rock You靈感來自樂手與觀眾互動時跺腳和拍手的節奏。



電影中,全場幾萬人一起拍手跺腳,山呼海嘯的震撼場面很難不讓人心旌搖動,還有經典的Love of My Life大合唱,都展現了佛萊迪和Queen在點燃觀眾熱情方面的無限魅力。


雖然從外型來看,拉米·馬雷克絕不是最像“牙叔”佛萊迪·摩克瑞的,但為了無限接近角色,他做到了從髮型、鬍子、齙牙甚至腋毛的精準還原,更花費了大量時間模仿佛萊迪在台上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

 

 


佛萊迪·摩克瑞可以說是天生屬於舞台的表演者,無論私下如何靦腆沉默,登上舞台的他都能瞬間變得無所畏懼,成為君臨天下的王者。

 

大衛·鮑伊曾這麽形容他:“在所有演出層次達到戲劇化程度的搖滾歌手中,佛萊迪依然遠遠超過了其他所有人。他是一個能將觀眾握在手掌心裡的男人。”


佛萊迪的舞台幾乎是任何後來者無法複製的,拉米·馬雷克竭盡全力做到的也僅僅是盡可能的模仿和還原,但他的天賦和用心還是得到了樂迷的認可,至少給了與佛萊迪闊別二十餘年的粉絲們珍貴的心理慰藉。



在這樣一部表演吃重的傳記片中,馬雷克神形兼備的演繹也讓他拿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成為奧斯卡影帝最炙手可熱的候選人之一。

 

一部成功的音樂傳記片僅有主角的精湛演技顯然是不夠的。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中,導演和道具組對於舞台和細節也做到了“納米級”的還原。結尾部分的Live Aid演唱會更將全片氣氛推向無可複加的高潮。


1985年的Live Aid演唱會本來就是音樂圈空前絕後的巔峰盛會。

 

演出持續了16個小時,包括鮑勃·迪倫保羅·麥卡特尼、艾爾頓·約翰、U2、麥當娜等100多位搖滾傳奇相繼登場,倫敦溫布利球場加費城肯尼迪球場9萬人現場觀看,全球140多個國家,近15億觀眾電視觀看。卡司和規模在搖滾歷史上都達到了殿堂級別。



而當時深陷解散危機中的皇后樂隊,憑借Live Aid上載入史冊的神級現場演出,也成功擊碎了所有謠言和質疑,重回世界之巔。這場現場演出對於Queen的意義不言而喻。

 

影片也拿出最後整整15分鐘幾乎一比一還原了當時的震撼場面。無論是開場前客串出場的“寶爺”大衛·鮑伊,埃爾頓·約翰還是與Queen擦肩而過的U2,都將我們瞬間拉回到那個黃金時代。


Queen和“寶爺”大衛·鮑伊與埃爾頓·約翰擦肩而過

 

舞台上,馬雷克的每一個動作、口型和眼神都盡力展現著佛萊迪的神韻,牙叔對BBC鏡頭的挑逗,與現場觀眾山呼海嘯般的互動也都一一再現。


 


連開演前,經理人調高音量的小細節,百事可樂的數量和水位都得到了精準還原。



最新拍攝手段還為歌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全新體驗,比如從高空俯瞰一路推向舞台近景的鏡頭,帶來的視覺震撼甚至超越原版。

 

 


對於無數無緣親臨皇后樂隊現場的我們而言,這場極致的視聽盛宴也許是距離傳奇最近的一次。

 

音樂部分無疑是《波西米亞狂想曲》最華彩的篇章,將一代搖滾傳奇皇后樂隊的舞台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從這一角度來看,電影無疑是成功的。

 

但對於一部傳記片而言,我們不可避免地要問:電影離現實究竟有多遠?

 

現實中的佛萊迪·摩克瑞是一代傳奇,但絕不是完人。


佛萊迪·摩克瑞本人


他是音樂天才,擁有橫跨四個八度的最佳嗓音,但卻一直被毒品、酒精、艾滋病、私生活混亂等問題所困擾。特立獨行的他也從來不是媒體的寵兒。

 

在電影中,導演試圖用舞台之下的另一條線索去展現佛萊迪的情感經歷和內心世界,但這一部分的劇本與呈現形式與淋漓盡致的舞台演出部分相比,難免相形見絀。

 

也許是由於兩位樂隊成員Brain和Roger的監督指導,也許是出於商業的考量,影片對於佛萊迪精神世界的探索和私生活的展現顯得畏手畏腳、淺嘗輒止。


電影劇照


比如,他逐漸探索自己性取向的過程,他在低谷期經歷的彷徨和迷茫,他與保守家庭的對立與和解都被一筆帶過,處理得輕描淡寫又十分理想化。

 

仿佛這些僅僅是他舞台上一個又一個華麗表演間隙的串場。整部影片的情節是碎片化的,主人公也是扁平化的。這難免背離了傳記片的初衷,也是影片難以征服影評人的主要原因。



現實中,佛萊迪1987年才被確診為艾滋病,所有樂隊成員都頂住重重壓力,為他緊守這個秘密,直到他去世前一天才向世人公布。

 

電影中,編劇將這一時間點提前到了Live Aid演唱會之前,從而讓影片能在演唱會現場的最高光時刻華麗落幕。



這種改編從影片戲劇性的角度來講無可厚非,但也犧牲了佛萊迪在生命最後6年一邊與病魔抗爭,一邊堅持表演、創作,直至最後一刻那種不屈的生命力量。

 

在艾滋病的侵蝕下,佛萊迪身體日漸虛弱,不僅身形瘦到皮包骨,後期連說話和站立都有困難,但他仍堅持完成MV的錄影,似乎音樂和表演是支持他活下去的全部動力。


瘦到脫相的佛萊迪

 

在病榻上不能活動之時,他幾乎一句一句完成了最後一張專輯的錄音。工作人員回憶道,病床上的佛萊迪對他說:“我現在就要唱,因為我等不到他們完成編曲的那一天了。”


截圖來自BBC皇后樂隊紀錄片

 

佛萊迪去世後,樂隊成員整理了他生前錄音片段,發行了皇后樂隊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Made In Heaven》。


1995年,專輯一經上市被歌迷搶購一空,那時佛萊迪已不在人世,而他所有的激情、遺憾、驕傲、不屈都早已傾注在了每一句吟唱和呐喊中。

 

吉他手布賴恩·梅為佛萊迪撰寫的墓志銘,也許是他一生最好的注解:

 

FreddieMercury

佛萊迪·摩克瑞

Lover of life singer of songs

熱愛生命的歌者

1946-1991 live life to the full

1946至1991,享受生命直至最後一刻


 


鼓手羅傑回憶道,早在成名之前,佛萊迪就曾對自己斷言:“我將成為一個傳奇”。樂隊的名字“Queen”的真正含義也並非皇后,而是唯我獨尊的女王。

 

最後,佛萊迪與皇后樂隊做到了,他們的傳奇與不朽一如超長待機的女王。對比之下,電影難免相形見絀。

 

《波西米亞狂想曲》是一部精準還原的致敬電影,是皇后樂隊的入門級科普片,卻不是一部能與皇后樂隊比肩的,名垂影史的優秀傳記電影。


佛萊迪·摩克瑞紀念音樂會上的大衛·鮑伊:天佑女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