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再過度消費“流浪大師”了

上海一名流浪漢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但能講《左傳》《尚書》、談企業治理。他因此走紅網絡,被稱為“國學大師”。據悉,他真名叫沈巍,已流浪26年,曾是公務員。相關部門證實,沈巍系上海某區審計局長病假員工,26年來,薪酬按相關標準正常發放。(新聞晨報)

複旦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妻女車禍過世所以才以苦為樂……總的來說,好像只有給這流浪漢配上各種頭銜,才能更加凸顯出流浪漢與他學識之間形成的巨大落差。然而複旦大學高材生、妻女車禍身亡等等都是假的,“大師”自己也說了!大隱於世、瀟灑悠然、格局不凡是不少人給他貼上的標簽。然而這些故事化元素,也只是滿足了一種公眾的獵奇。一些人刻意把他推上“神壇”,只是為了自己流量變現。

難道流浪漢就應該是一字不識,目光呆滯,口齒不清嗎?或許大多數人大概都是有掃地僧情結的,愛讀書的流浪漢?這怎麽可以?愛讀書怎麽還會流浪?一個穿著破爛的流浪漢,哪怕是表現出一點與眾不同的特質,人們就極容易向他投來讚賞眼光。或許,一些人給沈巍打上“流浪大師”的標簽,追捧他、記錄他的語錄,無非是想表達自己對“真正有學識者懷才不遇”的同情和惋惜。

於是,平日裡人們聽到的樸素道理,從一名流浪漢口中說出來,就顯得閃閃發光。不由得想起了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那也是一位窮困潦倒的書生,但他卻是唯一“穿長衫而又站著喝酒的人”。可是圍觀的人大都只是取笑、捉弄。多麽相似的畫面!如果人們對“流浪大師”真能從內心裡得到尊重,那可真是時代的進步!

這個穿汙垢皮衣、頭髮打結的“流浪大師”火到什麽地步?凡事有關他的視頻和账號都能輕輕鬆松獲得成千上萬的關注、點讚和評論。最高點讚已破百萬。有人說“誰能拍到這位流浪大師,誰就能火就能漲粉絲。”於是乎,眾多行銷账號紛紜而至,拿著手機到浦東地帶,準備“活捉”流浪大師。

然而在最新一個有關沈巍的視頻裡,他對著鏡頭說,“感謝網友對我的關心,我沒有授權任何人進行直播……請大家不要對我進行任何資助,我不需要,我只想過自己平靜的生活,我願意過自己艱苦的生活,這是我的追求。我不需要別人可憐我,我只需要得到尊重,就這一條……”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一個本來不想紅的人,卻一不小心成了“網紅”,一大批人想蹭他的熱點,借他的流量。打破了他本來平靜的生活。“大師”無疑成了最大的消費品,原本是一場溫情的關注,活生生就變成了一場饕餮盛宴。至於他的所思所想,反倒淹沒在了這種嘩眾取寵的喧囂中,不再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

正如沈巍所說,人們“帶著各種目的來拍我”“拿我掙錢”“我什麽事情都做不了”。在狂熱推崇、盲目從眾的背後,一些追名逐利的嘴臉暴露無遺。流浪,是他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一些局外人卻利用他的“流浪”來賺錢。他始終都是個被動接受者,無辜又無奈地看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流量風暴,將他綁架至流量的神壇,徹底顛覆了他的生活。

他撿垃圾,他流浪。但另一方面他讀書,他有學歷更有思想。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他的身體在流浪,但他的心卻從未流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不能理解的事情沒準別人安之若素,你接受不了的美食沒準別人甘之若飴,過度乾預反而打擾了別人的生活。

《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的一句話,“功名蓋世,無非大夢一場,富貴驚人,難免無常二字。”其實,我們可以尊重他的選擇,一個人,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有自己堅持的原則與信條,自得其樂,其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一般來說,一個人如果不影響他人,不危害社會,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或者說他可以按他想要的方式活著。只要他沒有傷害別人的正當利益。

別再過度消費“網紅流浪漢”了。

(作者:風青楊,知名評論人。一個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惡如仇,從善如流!)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