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美“金沙江柳林”種柳人

浩浩蕩蕩的金沙江,在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巨甸鎮由北向南奔流不息,到了著名的石鼓古鎮以後,突然掉頭從南向東北方向的龍蟠、大具流去,隨後一路再向東南奔流而下,形成了舉世矚目的“萬裡長江第一灣”自然奇觀。而在巨甸、石鼓、龍蟠沿線,延綿百裡柳林環繞“萬裡長江第一灣”,形成了“楊柳兩行綠,水天一色清”的最美“金沙江柳林”美麗風景。

最美“金沙江柳林”種柳人

“這是上世紀60年代以來,沿線群眾自發種植形成的一道靚麗風景。”近日,記者來到位於“萬裡長江第一灣”的石鼓鎮採訪,鎮長和庭彥介紹,過去遇到江水上漲,就會淹沒江邊的農田,沿線群眾為了防風擋水,在江邊壘起江堤,種植柳樹。久而久之,金沙江邊就形成了“桃紅柳綠菜花黃”的美麗景觀,把“萬裡長江第一灣”點綴得格外迷人。

記者看到,石鼓鎮境內的“金沙江柳林”,大多集中在石鼓、新華、格子等金沙江沿線地勢相對平緩的地帶,斷斷續續約有10多公里長。這些柳林,不僅有效地保護了沿線1500多畝良田不受江水危害,而且把金沙江點綴得更加美麗。

在石鼓鎮採訪,記者雖然沒有找到當年帶頭種植“金沙江柳林”的種柳人,但卻遇到了一位近幾年來,一直帶領他的團隊義務種植柳樹的種柳人。這個人,就是石鼓林工站站長、共產黨員、石鼓農林牧支部書記、今年39歲的納西族漢子和朝明。

2002年參加工作,2009年調到石鼓林工站任站長至今的和朝明,對“金沙江柳林”熱愛有加。2014年,玉龍縣林業局在石鼓鎮組建了一支由20人組成的專業撲火隊,並由林工站代表縣林業局負責管理以後,他就帶領這個特殊的團隊,冬季開展森林防火,開春時節種植柳樹。幾年來,他們已累計在新華、格子等地種下2.6萬多棵柳樹。同時,石鼓鎮發動機構幹部義務種植柳樹,到目前,已累計種植柳樹7萬多棵

“最難過的是,剛種下的柳樹被江水衝走;最高興的是,最早種下的柳樹現在已經長成10多厘米粗、四五米高。”和朝明說,他和他的團隊剛種下的柳樹,只有五六厘米粗、1米多高,江水一漲就會被衝走。但他們還是一如既往地衝了又種、種了又衝,周而複始,最終使“金沙江柳林”的面積擴大了350多畝。

和朝明和他的團隊種植柳樹,不僅沒有增加1分錢的收入,還要自籌資金請來挖掘機挖塘壘堤,但和朝明和他的撲火隊員們,還是堅持年年種柳樹。和朝明說:“看到金沙江邊的柳樹越來越多,金沙江的風景越來越美,就是對大家辛苦種植柳樹最好的回報。”

金沙江流經巨甸鎮36公里,其中有近20公里形成柳林。“這是幾十年來沿線群眾自發種植的結果。”巨甸鎮黨委書記王正龍介紹,今年3月,鎮裡收回了金沙江邊被群眾長期佔用的400畝土地,發動群眾機構幹部開展義務植樹,綠化金沙江活動。目前,已累計種植柳樹3000多棵。

在龍蟠鄉興文村委會巨集文自然村,前來欣賞“金沙江柳林”的遊客絡繹不絕,有的索性在柳林裡支起帳篷,構成了一幅“江畔柳綠遊人樂”的和諧畫卷。

巨集文村境內的“金沙江柳林”,全長約6公里,最寬的地方有500多米、最窄的地方也有30多米,是上世紀60年代村裡的幹部和廷覺帶領村民種出來的。

共產黨員和廷覺,當時是巨集文村的隊長。每年清明節過後,他就帶領村民用手扒開江邊又硬又重又滑的鵝卵石,背來泥土種上青柳、紅柳、白柳、黑柳、垂柳。他和村民常常一乾就是個把月,連續幹了五六年。後來,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斷種植,巨集文村的“金沙江柳林”就形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想不到當年種植的柳樹,現在成了旅遊景點。”採訪中,村裡的幾位當年參加種植柳林的老人,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神色。(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