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裡是中西醫防治眩暈、多發性硬化的最前沿……

運用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解決中西醫防治眩暈、多發性硬化的難點問題,關注學術和科學研究最前沿……10月18日至21日召開的2018河南腦病大會暨第二屆中原腦病論壇·國際眩暈醫學高峰論壇和腦病名醫傳承論壇(多發性硬化專場)上,數十位專家交流互鑒、凝聚共識、啟發思路,走近中西醫防治眩暈、多發性硬化最前沿。

國際眩暈醫學高峰論壇

眩暈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內科疾病,涉及範圍極廣,包括現代醫學的周圍性、中樞性及其他原因導致的眩暈。祖國醫學對眩暈的描述最早見於《黃帝內經》,被稱為「眩冒」,其發生的機理,前人論述甚多,歸納起來有風、火、痰、虛、瘀5個方面。張懷亮教授從事中醫臨床與教學工作數十年,對於眩暈的發生、發展及治療規律,頗具心得。他提出,中醫治療眩暈應當遵循的原則是:用靈活的思維詳加辨證,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協調好局部與整體的關係;恰當運用補腎調肝理脾之法;遣方用藥當善守達變。

10月19日至21日,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眩暈病專業委員會、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眩暈病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國際眩暈醫學高峰論壇順利召開。會議邀請國內外知名眩暈專家30餘人,就該領域的熱點和難點進行了充分交流和討論。現場學術氣氛熱烈,16場精彩的學術講座,聚焦臨床前沿,凝練國內外熱點,結合臨床病例,內容涵蓋中樞性眩暈、精神心理性眩暈、臨床聽力學、眩暈檢測技術與臨床應用、眩暈康復等。來自全國各地400餘人蔘會共同見證這一學術盛宴,參會人員涉及神經內科、耳鼻喉科、精神心理科、影像科、康復科等相關專業。本次學術會議的召開,極大促進了我省乃至全國對眩暈病臨床研究和診療水準。

腦病名醫傳承論壇(多發性硬化專場)

目前,世界上約有250萬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多發性硬化是一種難以根治的神經系統進展性疾病,好發於20~40歲的青壯年,平均發病年齡30歲,具有兩個發病高峰:21~25歲以及41~45歲,其中21~25歲發病者更為常見。女性多發性硬化患者大約是男性患者的1.5~2倍。

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種常見的以中樞神經系統炎性脫髓鞘為特徵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以癥狀的多樣化和病程中常有緩解與複發為特徵。根據病損部位不同, 病發時可引起不同的功能障礙,如偏癱、意識障礙、動眼神經麻痹、復視、斜視、瞳孔大小異常、語言障礙等,並且容易複發,病情不斷加重,致殘率極高。目前,西醫治療MS主要為藥物治療,包括對症治療和免疫調節治療,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 ,近年來中醫治療多發性硬化顯示了一定的潛在優勢。

10月19日下午舉辦的腦病名醫傳承論壇(多發性硬化專場),邀請多發性硬化疾病診療專家,從實驗室、影像學等角度分享MS的經驗,共同探討多發性硬化疾病的防治。

河南省(鄭州大學)醫藥科學研究院神經免疫室副研究員高峰教授以《中樞神經脫髓鞘疾病的生物學標記》為題,講解了中樞神經脫髓鞘疾病的生物診斷標記物在臨床上的應用;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劉合玉教授以《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診斷及治療新進展》為題,分享了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在臨床研究中的突破性進展;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樊永平教授以《多發性硬化的中醫藥治療基礎與臨床》為題,通過對臨床試驗和動物實驗的講解介紹了中醫藥在多發性硬化的臨床應用;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三區主任王寶亮教授以多年的臨床經驗為例,介紹了《多發性硬化中醫診治心得》;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醫院常務副院長兼腦病介入病區主任武繼濤教授帶來《鄭紹周教授「腎虛毒邪」理論在多發性硬化中的應用》。

論壇現場學術氣氛熱烈,專家們的報告聚焦臨床前沿,凝練國內外熱點,結合臨床病例,給與會人員帶來了一場高品質的學術盛宴,促進眩暈和多發性硬化臨床研究和診療水準提高。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