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世界艾滋病日:出現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就是患了艾滋病?

較真要點:

查證者:趙紅心丨北京地壇醫院感染臨床和研究中心副主任,感染一科主任

今天(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艾滋病日。提到艾滋病,還有很多人在較真後台提問:我出現了XXX症狀是不是感染了艾滋?得了艾滋病自己還能怎麽辦?今天,我們邀請到北京地壇醫院感染臨床和研究中心副主任、感染一科主任趙紅心醫生給大家科普相關知識。

一、哪些症狀提示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AIDS),全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其特徵為HIV特異性攻擊CD4+T淋巴細胞,造成人體免疫系統的破壞,導致各種機會性感染和相關腫瘤的發生。在臨床上,HIV感染分為3個階段:HIV感染急性期、無症狀期和艾滋病期。這3個階段表現的症狀也各不相同。

1、急性期

通常發生在初次感染HIV後 2~4周。大多數患者臨床症狀輕微甚至無明顯症狀,持續 1~3 周後緩解。臨床表現以發熱最為常見,可伴有咽痛、盜汗、惡心、嘔吐、腹瀉、皮疹、關節疼痛、淋巴結腫大及頭痛等神經系統症狀。急性期表現與其它病毒感染類似,易被忽略。

2、無症狀期

可從急性期進入此期,或無明顯的急性期症狀而直接進入此期。此期持續時間一般為6~8年,也有患者進展快速。其時間長短與感染病毒的數量和型別、感染途徑、機體免疫狀況的個體差異、營養條件及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在無症狀期,由於HIV在感染者體內不斷複製,免疫系統受損,CD4+T淋巴細胞計數逐漸下降。可出現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或體征,或無明顯症狀,一般不易引起重視。

3、艾滋病期

為感染 HIV後的最終階段。患者 CD4+T淋巴細胞計數多

(1)不明原因的持續不規則發熱:38 ℃以上,大於1個月;

(2)腹瀉(大便次數多於3次/天),大於1個月;

(3) 6個月之內體重下降10%以上;

(4) 反覆發作的口腔真菌感染(口腔白斑);

(5) 反覆發作的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或帶狀皰疹病毒感染;

(6) 肺孢子菌肺炎:發熱、乾咳、進行性呼吸困難;

(7)結核病或非結核分枝杆菌病:發熱、盜汗、咳嗽咳痰、咯血、淋巴結腫大、腹部包塊、消瘦等;

(8)巨細胞病毒(CMV)感染:飛蚊症、漂浮物、盲點或外周視野缺損,快速視力下降甚至失明,發熱、咳嗽、呼吸困難,吞咽困難或吞咽疼痛、腹瀉(水樣便或者血水樣便),伴有腹痛。胃鏡或者腸鏡可見到黏膜潰瘍。

(9)各種顱內感染、顱內腫瘤及艾滋病相關腦病:頭痛、發熱、嘔吐、抽搐、肢體活動障礙、神經精神改變, 昏睡、精神錯亂、意識模糊、遲鈍、失語、視力障礙、無力、癲癇發作、面癱、尿瀦留等。

(10)卡波西肉瘤:皮膚粘膜紫紅色結節,淋巴結腫大。

二、關於艾滋病常見的大眾誤區

1、得了艾滋病很快就會死亡?

真相:早期診斷、早期進行抗病毒治療,HIV感染者與正常人的壽命相差不大。

大眾所說的艾滋病泛指HIV感染的各個階段,事實上,在HIV感染的急性期和無症狀期,患者臨床症狀表現輕微,免疫功能並沒有被大量破壞,基本不會因此而死亡。如果早期診斷,早期進行抗病毒治療,HIV感染者與正常人的壽命相差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個時期因症狀輕微,易被忽略,容易造成病毒的傳播。

2、出現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就一定是患了艾滋病?

真相:很多病毒感染都可能出現這些症狀,是否會感染HIV,流行病學史非常重要。

事實是,很多病毒感染都可能出現以上症狀。是否會感染HIV,流行病學史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不潔性行為史、不潔輸血史、靜脈吸毒史、與HIV感染者有粘膜或傷口的血液或體液接觸史等流行病學史,就不用特別擔心感染HIV。

3、不能與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進行日常的任何交往或接觸,否則就會感染HIV?

真相:握手、擁抱、禮節性的親吻、共同進餐、一起工作等日常交往,是不會感染HIV的。

HIV隻通過體液或血液進行傳播,傳播途徑為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握手、擁抱、禮節性的親吻、共同進餐、一起工作等日常交往,是不會感染HIV的。蚊蟲叮咬也不會感染HIV。

4、外表健康就沒有感染HIV?

真相:外表健康不代表沒有感染,如果有前面提到的的流行病學史,應該盡快進行檢測。

在HIV感染的急性期和無症狀期,感染者通常無明顯症狀,外表看似健康。但是如果有前面提到的的流行病學史,應該盡快進行檢測,外表健康不代表沒有感染。

5、HIV感染的家庭不能再生寶寶?

真相:只要父母抗病毒治療效果好,再輔以其他措施,可以生健康寶寶

事實是,很多HIV感染者的家庭都有了健康的寶寶。只要陽性的父親或母親抗病毒治療效果好,再輔以暴露前預防、母嬰阻斷或洗精等措施,是可以得到健康的寶寶的。

6、抗病毒治療一段時間,病毒檢測不到了,就可以停用抗病毒藥物?

真相:病毒只是被藥物抑製下去,並沒有被清除。

事實是,目前的抗病毒治療是終生治療,雖然病毒已經檢測不到,但是病毒只是被藥物抑製下去,並沒有被清除。一旦停用藥物,病毒很快就會卷土重來。

三、有哪些有效或可期待的治療手段?

自1981年美國報導首例AIDS患者至今,科學家在AIDS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1996年雞尾酒療法的誕生,到被稱為“治愈”的“柏林患者”和“倫敦患者”的出現,再到抗HIV及針對CD4細胞的廣譜中和抗體的研發,不斷為AIDS的治療帶來新的方向和希望。

1、抗病毒治療

是目前療效最為肯定的治療HIV感染的方法。我國的HIV抗病毒治療開始於1999年底,在臨床上的廣泛使用始於2003年,主要得益於國家免費治療的開展。目前治療HIV的藥物已經比較成熟,感染者有越來越多的藥物選擇,抗病毒治療的效果非常好,越來越多的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的藥物被應用於臨床。與20年前相比,在感染的早期開始治療,患者的生命可以被大大延長,生活質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HIV疫苗

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預防HIV感染和控制HIV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AIDS研究領域的最大挑戰。然而,HIV疫苗研發已有30多年,由於HIV基因變異速度快、體外存活時間短、疫苗研製成本高昂等原因,HIV的疫苗研究一直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但可以肯定的是,HIV疫苗仍將是AIDS防治研究的最終突破口。

3、CCR5Δ32/Δ32異基因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術

2009年NEJM 雜誌報導的全球首例被“治愈”的“柏林患者”,和2019年Nature 雜誌報導的“倫敦患者”,給AIDS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方向。但是,這需要找到擁有CCR5Δ32純合子基因突變(這種突變在人群中概率很低)的骨髓捐獻者,且配型相符,兩種因素疊加的概率非常低,並且費用昂貴,在臨床上很難複製,但是這種方法為AIDS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它進展如抗HIV中和抗體、針對CD4細胞的廣譜中和抗體等,技術仍不成熟,還不能應用於臨床。

最後,還有兩個注意事項提醒大家:

1. 高危人群應早檢測、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延長生命,並減少傳播。

2. 進行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應謹遵醫囑,按時服藥和複查,以減少發生耐藥的幾率和盡早發現副作用。

本文編輯:yhxi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辟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參考文獻詳見本文微信版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