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校友捐贈蘭州大學1.25億,你會給母校捐錢嗎?

近日,在蘭州大學“歸來憶芳華”校友分享論壇上,“隆基·蘭大校友”群體共向蘭州大學捐款1.25億元,用於支持母校教育事業發展,被稱為“蘭大建校史上數額最大的一筆校友捐贈”,引發多方關注。

圖源:蘭州大學新聞網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校友已成為大學發展的重要力量,校友捐贈也已成為高校發展重要的資金來源。

中國大學校友捐贈總額、校友個人捐贈金額、單筆捐贈金額、校友捐贈率等多項紀錄屢創新高,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正在步入常態化階段。

近些年來,一些知名企業家給母校大手筆的捐贈多見於各方報導。各路富豪給母校捐款,如同打擂台一般。

李彥宏給母校北京大學捐贈了6.6個億。

劉強東給自己的母校人大和奶茶妹妹的母校清華各捐款3億元和2億元。

馬雲給母校杭州師范大學捐款一個億。

騰訊的4位創始人馬化騰、張志東、陳一丹、徐晨燁聯合給母校深圳大學捐贈3.5億,其中馬化騰一個人捐贈2億,其他三人各5000萬。

雷軍捐款和做產品一樣,主打性價比,給母校武大捐了包括博物館、體育館在內的7棟樓。

……

可以發現,無論是科技精英還是地產大佬,他們在對教育進行砸錢的時候,往往都會優先回饋母校,羨煞別家大學。

雖然校友們的很多捐贈行為發生在日常,很有可能“一言不合”就捐錢,但要說校友捐贈最常見的時機,必須是母校校慶時期了。

還有什麽比給母校“捐贈”更合適的生日禮物呢?要是剛好趕上百年或者整數的校慶,捐款數額還會大比上升。

2018年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北大校友捐贈的款項超過10億元,一舉超過了清華大學,重回高校校友捐贈排行榜的首位。且全年捐贈總額達到了31.43億元,成為國內首個校友捐贈超過30億元的高校。

從近五年的捐贈總額排名來看,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堪稱國內校友最慷慨的大學,牢牢把住了捐贈榜單的前兩名,伯仲之間。

那麽,按富豪、企業家最愛給母校捐贈的現象來說,高校培養的精英及富豪校友越多,捐贈總金額自然也越多,但真的是完全成正比嗎?

可以看出,北大、清華、人大、複旦、浙大這幾所頂尖高校在富豪校友數與捐贈總額排名上均位於最前列,上下浮動不大。

福州大學和深圳大學憑借2018年的校慶,在校友捐贈排名上都有了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河海大學雖然不在2018年中國大學富豪校友排行榜TOP20,但是仍以6.06億的捐贈總額排在了2019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名第15位,校友也很慷慨。

別看“史上最大捐贈”頻出,但據歷史數據顯示,國內大學校友的平均捐贈率僅為5%。

在美國,名校的校友捐贈率一般為30%~40%,哈佛大學的捐贈率為48%,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頓大學捐贈率更是高達68%,意味著每100位校友中有68人捐款。

相比國外,我國校友捐贈基礎十分有限。從部分部屬高校公布的2017年度部門決算數據情況來看,除財政撥款外,絕大部分國內高校的最大收入來源首先是事業收入,其次是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中包括捐贈收入。

據可查閱的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絕大部分部屬高校捐贈收入佔收入總額的比例不足1%,其中西南大學更是低至0.01%。佔比超過1%的高校鳳毛麟角,有複旦大學、廈門大學等。

再看哈佛大學2014年的年終財政報告,最大頭是捐款收入,佔35%,第二是學費佔20%,第三是收到的專項科研經費,佔19%。

圖源網絡

從整體來看,國內高校接收校友捐贈佔比還是過少,尤其是和國外頂級大學相比。

其實,造成校友捐贈“熱情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國內高校在接收校友捐贈方面隻重視少數富豪校友的巨額捐贈;

二、隻遵循以往的捐贈模式,未探索新的小額度捐贈方式;

三、高校對普通校友的關心不夠,隻重視知名校友;

四、高校接受校友捐贈的財務是否公開、對資金的使用是否合適、捐贈的模式又是否清楚等諸多因素,都會造成校友捐贈“熱情低”。

首先,對於國內高校而言,更重要的是擴大捐贈基礎。

據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國內2000多所高校中,426家成立了教育基金會,設置了專門的捐贈和校友工作部門。

但在基層部門中,相關工作的開展力度卻遠遠不夠,這就使得吸收捐贈的途徑方式單一,募款對象僅限於少數富豪校友,個人和組織參與度與積極性低,高校自身又缺乏完善的捐贈體系約束捐贈資金的管理使用。

而且,高校的畢業校友作為高等學校發展的豐富資源,他們是高層次的知識群體。大學生培養過程中母校認同感教育尤其重要,愛校情懷是在學校學習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

學校與校友的關係決不是單向的物質回報關係。始終保持學校對校友的親密度,提高校友對母校的認同感,才能長久地促成母校與校友、校友與校友間的交流與互動,雙贏發展在學校與校友間達成。

早前幾年,中國人民大學的校友張磊,沒給中國大學捐款,而是捐了 888 萬美元給耶魯(碩士就讀的學校),因為他覺得耶魯對其人生的影響很大。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學在培養學生的時候應該讓學生更多地受益,而不僅僅是讓學生入了大學的門而已。

同時,高校也應該感謝每一位捐贈者對教育事業的無私貢獻和支持,還要對每一筆捐贈資金進行監管,確保過程的公正和透明,確保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

可喜的是,現在越來越多國內高校開始重視和細化校友工作了。

圖源複旦大學官網

圖源浙江大學官網

從更多參與感強的小額捐贈名目到捐贈名單的詳細展示,再到捐贈款項用途明細的公示……從少到多,從個人到群體,從被動到主動,校友們的心態也在不斷發生轉變。

比起巨額捐款,數額較小而長期穩定的校友或社會捐款,或許才是今後高校捐款的成熟模式。

此前武大就有一名校友因捐贈0.01元上熱搜,創造了武大單筆最少捐款記錄,這真是印證了“一分也是愛”。

那麽,作為普通人,你會給你的母校捐錢嗎?

參考資料:

1.“雙一流建設高校”蘭州大學獲一筆1.25億校友捐贈,蘭大新聞網

2. 校友會2019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名,中國校友會網

3. 校友會2018年中國大學富豪校友排行榜,中國校友會網

4. 教育部直屬高校信息公開專欄,教育部

5. 高校校友母校認同感教育的研究,齊齊哈爾大學

注:以上部分數據為手動整理,如有紕漏以學校官方數據為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