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看1937年中日的實力差距,才知道抗戰有多不容易

1937年7月7日,日本製造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爆發。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被日本軍隊打的節節敗退,在不到一年時間裡日本就佔領了小半個中國。中國之所以被打的那麽狼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敵強我弱,雙方的實力存在巨大的差距。看看1937年中日的實力差距,才知道抗戰有多不容易。

在經濟方面,日本的經濟總量是中國的三倍,人均GDP是中國的二十多倍,財政和軍費開支接近中國的十倍。兩國不僅經濟總量有差距,而且經濟構成差別也很大。中國的經濟主要由農業構成,而日本的經濟主要由工業構成,中國生產的主要是小麥、茶葉、大米等農產品以及絲綢、麵粉等初級加工品,不僅產值低而且主要用於國民的基本消耗。而日本生產的是飛機、坦克、大炮、機器、鋼鐵等工業品,不僅附加值高,而且主要用於出口創匯。所以日本比中國富裕的多,財政也寬裕的多。日本在二戰高峰四年的軍費開支達到了695億美元,而抗戰時中國從1931年到抗戰結束的軍費總開支不過30多億,其中一半以上還是靠美蘇等國援助和華僑捐贈的。日本1942年一年的軍費比中國十四年都多。可以說,兩國的經濟和戰爭潛力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在工業方面,日本是世界第五工業強國,飛機、坦克、航母全都能造,而中國別說汽車、坦克,連像樣的大炮都造不了。1937年日本的鋼鐵產量是580萬噸,而中國只有4萬噸。再比如,日本的石油產量為169萬噸,中國只有1.31萬噸。兩國的差距一目了然。中國不僅缺乏技術,而且缺乏原材料,所以除了最基本的槍械和迫擊炮什麽都造不了,即使彈藥也不能敞開供應,都得限量使用,有計程車兵由於沒有步槍只能拿大刀長矛。儘管中國從德國、蘇聯等國家購買了一些比較先進的武器,但這些武器價格昂貴,而且彈藥有限,一兩次戰役就消耗殆盡,根本不頂用。中國連螺絲都要進口,而日本幾萬噸的航母就造了十幾艘,當時兩國的差距可想而知。

在軍事方面,兩國差距也非常明顯。1937年日本兵員總數448.1萬(其中補充兵為248.2萬),這還不算協同作戰的100多萬偽軍。而中國當時僅有170萬兵力,補充兵約50萬,即使後期不斷補兵,巔峰時期總兵力也不過500萬左右,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拉壯丁拉來的炮灰,和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日軍根本不是一個檔次。如果說陸軍方面中國和日本有差距,那麽海軍和空軍就只能說差距懸殊了。1937年日本空軍飛機2700多架,海軍艦艇190萬噸位,而中國僅有戰機305架,各式飛機加起來也不過600架左右,海軍艦艇僅僅11萬噸位,還不夠日本海空軍塞牙縫的。此外,雙方在武器產能方面也存在巨大差距。1937年日本年產飛機1580架、大口徑火炮744門,坦克330輛、汽車9500輛,而當時中國的大口徑火炮、坦克和汽車的產量為零,飛機產量只是日本的零頭。戰爭中,日本上面有飛機,下面有坦克,火炮一頓狂轟濫炸,步兵衝上去就能解決戰鬥。雖然這種戰術非常老套,但對付火力弱、裝備差的中國軍隊非常有效。只能說當時的中國太弱了,中國軍隊雖然勇猛,但裝備不行,如果中國有美國一半的裝備水準和工業生產能力,估計連東京都解放了。

此外,日本是個高度集權的軍國主義國家,而且完成了工業化,日本政府能集中力量進行戰爭。而中國一盤散沙,各派系割據一方,而且勾心鬥角,互相挖坑內鬥的事時有發生,有的甚至乾脆投敵叛變當了偽軍。本來實力就弱,還不能擰成一股繩,自然不是日本的對手。抗戰爆發時,中國和日本的差距就像現在的中國和非洲一樣,當時的中國太落後了,也太貧弱了。當年抗戰形勢的艱難可想而知。不過中國雖然貧窮落後,但地大人多,中國軍民憑著不怕死的精神和愛國熱情,和日本進行了殊死的搏鬥,經過14年的戰爭,終於在盟軍的幫助下趕走了日本人,贏得了抗戰的勝利。

參考資料:《劍橋中華民國史》、《抗日戰爭》、《抗戰前中日軍備對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