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京東四季度財報解讀:技術將為其帶來新的可能性

來源:投中網 作者:楊雪

2018年對於京東而言是艱難的一年。受掌權者劉強東私人生活的影響,京東股價經歷了過山車式的跌幅。2018年,京東市值蒸發403.27億美元,大約人民幣2784億元。

但是在度過並不容易的一年後,京東2018年四季度財報表現超出預期:四季度淨收入為1348億元人民幣(約196億美元),同比增長22.4%,連續五個季度營收破千億。2018年第四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淨利潤為7.499億元人民幣(約1.091億美元),實現連續12個季度的盈利。

在一段時間的低迷之後,這家曾經的電商平台,也開始謀求架構、主營業務、技術投入等方面的變化,使得自己進一步向“一家包含零售、物流、技術、物流地產、保險以及海外等九大業務板塊的綜合零售平台和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的定位邁進。

財報亮點背後的挑戰

如果僅僅從數字上看,京東第四季度的表現不乏亮點:

-2018 年第四季度淨收入為 1348 億元人民幣(約 196 億美元),同比增長 22.4%。2018 年第四季度淨服務收入為 146 億元人民幣(約 21 億美元),同比增長 45.7%。2018 年 全年淨收入為 4620 億元人民幣(約 672 億美元),同比增長 27.5%。2018 年全年淨服 務收入為 459 億元人民幣(約 67 億美元),同比增長 50.5%。

-2018財年線上直銷收入4161億元,去年同期3318億元;Q4線上直銷收入1202億元,去年同期1001億元。全年商品交易總額(GMV)近1.7兆元,同比增長30%;第四季度商品交易總額(GMV)5144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4034億元,同比增長27.5%。

其中,四季度的淨收入突破千億人民幣,實現了連續十二個季度的增長,京東總體表現讓人滿意。

但如果仔細閱讀這些數字,則可以看到它們背後的挑戰。2018年9月,京東的活躍用戶數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環比下滑,環比減少800萬,雖然四季度止住了下滑趨勢,但絕對值環比隻增長了100萬,對於是“電商季”的四季度而言,這個數字依然不太樂觀。

從具體業務來看,京東的營收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淨商品收入,二是服務收入。2018年京東全面淨服務收入為459億元,同比增長50.5%,但電商業務仍然是京東業務的頂梁柱,四季度佔比接近90%。

根據京東財報,它在核心數據的增長放緩已成為它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雖然營收持續增長,但活躍用戶增速放緩、GMV增速下滑,對一家電商平台而言,都不是樂觀的信號。這些本應是京東營收能力持續高漲的關鍵性因素。

但京東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危機,自從提出“零售即服務”的戰略方向,京東正在著力推進從“科技零售”向“零售+零售科技”的轉型升級,希望從傳統電商的粗放型增長轉向更有質量的增長。

此前,京東商城升級為京東零售子集團,將在商業模式、生意鏈條和目標用戶三方面有重大變化:商業模式上將從開放式貨架向全零售形態轉變;生意鏈條方面從“商品”向“商品+服務”轉變;同時,將實現企業用戶、家庭用戶、男性用戶,女性用戶、高線城市人群和低線城市人等目標用戶的全覆蓋。

但更大的挑戰來自競爭者們。

京東曾被認為是阿里巴巴的最大挑戰者,但相比阿里巴巴的多層次業務布局,京東還只是一個純電商公司。這一點在市值的差距上也能夠體現出來,阿里目前的市值約為京東的十二倍有余。

橫空上市的拚多多讓京東又多了一個對手。

回顧京東歷史,它的增長一直靠兩條路線:一是從地理位置上擴張,從一線城市向二線乃至更低線城市下沉,標誌就是它不斷增長的“211限時達”城市名單;第二則是品類擴張。

但是如今,原本等待京東開墾的下沉城市市場,被忽然出現的拚多多插上了登陸旗幟。近4億活躍買家這一數字就足見拚多多的實力強勁。拚多多正在進一步擴張用戶的同時,著力邁向平台迭代和人均消費上漲的更高階段。京東有必要擔心拚多多是否會從它手中搶奪用戶。

技術將為京東帶來新的可能性

但京東也的確意識到了自己正在被前後夾擊,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一方面,京東在2018年12進行了當年的第二次架構調整。

這一次,京東首次採用中台的組織架構概念:組織架構向“小集團,大業務”升級,把總部從管理型總部升級為戰略型總部,將運營職能下沉,給予業務板塊更多的授權。被外界過於標簽化的劉強東也開始“放權”,試圖弱化自己對這家公司的掌控和影響。

持續的組織架構調整拆解可一體化的大京東體系,讓組織趨向模塊化、積木化的狀態,對於靠單一業務盈利、龐然大物似的京東而言,這顯然是個能帶來利好的舉措。

另一方面,自2017年提出技術轉型以來,京東的確在不斷加大在大數據、AI等技術研發上的投入。

2018年,京東集團用於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達到了1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82.6%。對於技術研發費用的投入,顯著高於其他費用的增長。京東在技術研發的投入上付諸了實際行動。

電商業務是京東的核心,但當下核心業務增速放緩導致它的營收增速也在放緩,京東很迫切的需要新的引擎來推動它的發展。短期內京東要想將電商業務實現逆勢突破不太現實,但對於它來說要想達到厚積爆發的目的,也許加大技術投入是重中之重。

雖然持續增長的技術投入會影響財報表現,但從長遠來看,這樣的改革無疑使得京東的未來被重新期待。加大成本投身在技術上也還是給它帶來了一些進展,京東在雲計算、智能供應鏈、智能物流、IoT等領域實現研發與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從而形成獨特的軟硬體一體的互聯網技術體系。隨著NeuHub、智臻鏈、京魚座等京東技術開放平台迅速成長,京東雲、京東物流、京東數科等單獨業務,加上都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

技術研發的投入一方面會提升效率、優化成本,另一方面,技術投入後續可能帶動的業務增長將成為電商以外,最有希望為公司創收的部分。

劉強東曾表示,希望用技術改造商業模式,讓京東變成一家純粹的技術公司。對於京東來說,持續的技術研發投入可能無法在短期內創造大量營收,但它將成為這家公司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增長點。或者說,京東要想求變,技術將是它接下來的核心競爭力,也會為這家公司帶來新的可能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