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像馬斯克一樣造中國的火箭,這家民營創業公司憑什麽

雖然處處向SpaceX看齊,但張昌武認識到中國的火箭公司“要做的肯定不是成為另一個SpaceX”,而是像SpaceX一樣擁有低成本和高密度的火箭發射能力。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王雷生 編輯|李薇

頭圖來源|被訪者

張昌武最常看到外界對自己公司的評價是,“中國的SpaceX”。

這不是一個敢讓人輕鬆接納的稱號。要知道埃隆·馬斯克在2002年6月創立的SpaceX,現在是全球最亮眼的商業航天公司,它研製出了可回收火箭,將發射成本降低了幾個數量級,幫助美國實現了自2011年以來首次載人航天發射。2020年,SpaceX宣布的發射次數將達到30次,這差不多是中國2020年全年發射計劃的四分之三。

但某種程度上,藍箭航天又是最像SpaceX的中國商業航天公司:它是一家民營企業,自研液氧甲烷發動機,做的也是和SpaceX接近的中大型運載火箭,同樣也在想方設法降低發射成本,甚至也和SpaceX一樣,擁有屬於自己的製造基地和火箭發動機熱試車台。

因為其所處的獨特賽道,過去的一年,有關藍箭航天的兩類消息頗受關注:一類是藍箭航天自研的朱雀二號火箭和天鵲80+10兩型液氧甲烷發動機取得技術突破;另一類則是藍箭航天獲得了巨額融資,2019年藍箭航天共完成融資6億元。

但每一次SpaceX取得世人矚目的進展,眾人的目光都會投向藍箭航天與它的中國同行們,這無形中讓張昌武充滿壓力。他坦言,這種審視一方面可以讓外界更能看清楚SpaceX在做什麽,藍箭在做什麽;但另一方面也給他和同行們帶來了壓力,這種壓力在於雙方的差距也會被不斷審視。

風險

2018年9月27日,浙江湖州。藍箭航天自主研發的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短噴管狀態推力室點火試車即將展開。

張昌武當時感到“非常緊張”,這是天鵲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的第一次試車。從2015年創業開始,藍箭航天就把自研火箭發動機作為最重要的任務之一,這場試驗相當於是對過去幾年成果的一次驗證。

在一個遙望可見試車台的農家院裡,張昌武和同事們緊張地注視著點火試車。一聲巨響與持續的呼嘯聲後,橘紅色的煙霧騰空而起,20秒後試車結束,試驗取得成功。

就在這場試驗的1個月前,2018年7月5日,藍箭航天高調地在北京水立方舉辦了一場發布會,發布了其液氧甲烷火箭產品戰略。

在這場發布上,藍箭航天提出“商業航天的未來是中型運載火箭”,只有中型以上的液體火箭才能在商業發射市場生存並且盈利,因為它既可以發射單顆衛星,又可以發射小衛星組網,還可以發射貨運飛船。

張昌武同時拋出了發動機60噸~100噸推力為“黃金推力區間”的概念。因為處於這個推力區間的發動機,向下可以覆蓋單發動機的小型火箭,向上可以覆蓋中型火箭、大型火箭,商業價值最大,研製難度適中,投入產出比高。

液體發動、液氧甲烷推進劑和發動機黃金推力區間,這是被張昌武定義的中國民營商業航天路徑。

2018年絕對算得上是商業火箭公司備受矚目的一年。2018年4月,星際榮耀發射了一枚固體亞軌道火箭;5月,零壹空間也發射了一枚自主研發的亞軌道火箭。按照藍箭航天的計劃,它的首枚火箭發射日期定在2018年10月底,也就是80噸級發動機試車後的一個月。

2018年10月27日下午4時,朱雀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發射。火箭發射後飛行正常,但三級出現異常,所搭載衛星未能入軌。

那一晚,參與火箭研製和發射的同事都非常傷心,不少人痛哭流涕。“朱雀一號的發射對於藍箭航天來講是個慘痛的教訓,也是一個寶貴的財富。”張昌武評價,說是財富,指的是藍箭航天借此跑通了運載火箭發射的所有流程,更重要的是給藍箭航天之後的研製起了一個極大的警示作用。

“這讓我們更加深入地認識到了風險,更謹慎更趨於保守,也讓我們知道光靠大家的熱情、信心和信仰是不夠的,最終還是要從技術上去實現,確保萬無一失。”張昌武強調。

風險無從回避,只能建立與它共存的方式。

“風險本身是這個行業最大挑戰,也是最大的一個護城河。”張昌武說。

節奏

5年前創業時,張昌武常常被問的一個問題是,這事兒國家讓你們乾嗎?直到2018年,SpaceX不斷取得成功,國內也不斷流傳出民營火箭要試飛的消息,願意聊一聊的人才變得更多,但直到2019年上半年,質疑的情緒仍然佔據上風,“國家允不允許?技術行不行?將來會不會有市場?”

2014年下半年決定創業造火箭時,這其實也是張昌武重點調研的問題。他花了大半年時間調研這個民營公司極少觸碰的領域,發現政策不但開始出現松動,在原有的中國航天之外,也存在建立一家民營航天公司的可能性,他這才與幾位專業人士一起成立了藍箭航天。

2019年後,隨著藍箭航天的發動機和火箭產品不斷取得技術突破,張昌武發現,相信民營公司真心要乾這件事兒的人多了起來,大家也不再問政策禁忌,而是變成了“你們的錢夠不夠用”。

這種擔心並不多餘。在2008年的至暗時刻,SpaceX曾經連著炸了三枚獵鷹1號火箭,有報導稱馬斯克當時表示,如果第四枚火箭再不成功,SpaceX可能將會破產。好在第四枚火箭順利升空,NASA送上大合約,成為SpaceX命運的轉折點。

憑借一次次技術節點的驗證交付,藍箭航天不斷獲得資本的介入,張昌武坦言“目前資金不再是核心的困擾因素”,他同時表示,“在中國做火箭要有自己的節奏”,藍箭航天也在嘗試著去解答,“民營公司造火箭到底需要多少錢”、“資金如何分配”等問題,“基本上快找到了”。

不過,藍箭航天並不孤獨。安信證券在2019年7月的研究顯示,包括國有和民營企業在內共有十幾家火箭公司陸續成立,但顯然這個市場並不足以支撐如此多的火箭公司存在。

學SpaceX,而不是SpaceX

2017年中採訪張昌武時,他稱民營公司造火箭是“難度排名前三”的創業,而當同樣的問題放在2020年時,他笑著說,“難度可能是前二”。

張昌武給藍箭航天的定位是,“做中國航天的有力補充”,在發布液氧甲烷發動機時,他也將其歸功於站在中國航天巨人的肩膀上。

事實上,中國民營商業航天公司都在尋找自己的角色,曾有商業航天公司CEO對《中國企業家》表示,民營商業航天一定不能成為體制內的中國航天的競爭者。

也有人常常拿NASA在SpaceX發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問張昌武,主管機構該如何支持民營航天的發展?

在張昌武看來,民營火箭公司無論是承接國家任務,還是在低軌衛星星座這樣的增量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背後所能依靠的核心仍然只有一個——自己的火箭是不是真有核心競爭力,它包括產品是否可靠、價格是否便宜、能否按時保質交付,這是需要回答的最重要的命題。而民營火箭公司只有解決了自己90%的問題,才有更多資源來解決另外10%的難題。

在這些所有能力中,除了必須的可靠性,藍箭航天與眾多商業航天公司一樣,都把降低成本放在了第一位。

張昌武越來越意識到火箭降成本沒有捷徑,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一步是,提高自己的基礎能力,這也讓藍箭航天選擇自建國內民營企業唯一一個百噸級熱試車台,建設自己的製造工廠,“只有當所有的基礎能力具備了,打好了基礎,才有條件談降成本”。

雖然處處向SpaceX看齊,但張昌武認識到中國的火箭公司“要做的肯定不是成為另一個SpaceX”,而是像SpaceX一樣擁有低成本和高密度的火箭發射能力,這意味著它走的路徑可能是和SpaceX一樣的可回收火箭,也有可能是將一次性火箭的成本做到足夠低。

這個過程的難度在於,它需要一批民營火箭公司的科學家們,用比體制內更少的資源,同時受著更大的約束,通過一種更新的模式造出所需要的火箭,“這是沒有人曾做到過的領域,如何把這條路走出來是最大的挑戰。”張昌武說。

張昌武透露,2021年將是藍箭航天“非常關鍵”的一年,“到今年年底整個朱雀二號火箭的產品基本上就齊套了,2021年會根據審批擇機進行發射”。

藍箭航天似乎離大眾不再那麽遙遠。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進一步明確了備受關注的“新基建”範圍,其中首次出現了衛星互聯網,這意味著將會有更多衛星發射升空,而搭載衛星的火箭自然成了剛需。

但在張昌武看來,保持自己的定力和節奏對火箭公司非常重要,“絕對不能受任何別的公司影響,或者資本的綁架,一定要踏實走好腳下每一步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