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完《流浪地球》的我,哭的像個孩子

抵達的第87顆星球

-銀河旅遊局-

《流浪地球》的推廣宣傳曲,很好聽~

電影的最後一個畫面在螢幕上掠過,影院的燈隨之亮起,我拭去眼角的淚水,轉頭望向旁邊的朋友,朋友也正做著相同的動作,兩行淚痕被燈光反射出隱約的閃亮。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眨了眨眼睛,說道:“拍的不錯。”

恩,確實很不錯,《流浪地球》,這部眾望所歸的電影終於在2019農歷大年初一與大家見面了。在看電影之前,我把電影票拍照告訴了很多同樣喜歡科幻的好朋友,而附上的留言是:“很久沒有這麽期待過一場電影了。”

這是發自心底的一種期待,從小看大劉小說長大的我終於看到偶像的作品被搬上了螢幕,而這一刻離流浪地球小說獲得銀河獎(中國科幻界最高殊榮之一)特等獎,已經過去了19年。

沒想把這篇文章寫成影評,不過看到很多影評文章各執己見的針鋒相對,所以還是以自己的觀點說兩句電影的觀感吧。

先說不太符合預期的地方,首先,個人認為電影算是對小說的第二次創作吧,改動的確實有點大,比如直接略過了地球停轉的“刹車時代”,其實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小說情節正是在刹車時代中,像地球上的最後一個日落,男女主角結為情侶,在冰凍的海洋上面結伴而行,這些場景不僅唯美動人,而且在巨集大的蒼涼背景下更顯得尤為珍貴。

再比如,小說中,流浪地球行至木星附近,人們發現太陽沒有出現預期中的“氦閃”(即太陽加速老化,膨脹,這是小說中的一個硬核理論),於是地球發生大規模叛亂,5000名地球派分子被放逐地表,以冷凍極刑處死,將這個星球毀滅殆盡。這樣殘酷情節的背後是人性的恐懼,也是小說中很搶眼的情節。

電影對於人物的刻畫感覺還是有欠缺,當然,這可能受限於電影的篇幅,但如果把感人的戲份變得更哲學一點,或許更能引發人們的思考。

再說好的方面,首先特效很棒,再也不是五毛特效了,恢弘的場景接連不斷,蘇聯老工業式的審美也和小說的特色很是契合。劇情發展還是比較緊湊的,至少作為一名觀眾,感覺全程無尿點,淚點多如雨,現場效果很不錯。

但最重要也是最值得肯定的是,電影所渲染的氣氛和展現出的精神和原著保持了高度的一致——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的歷史導向何處,我們選擇希望。

說回《流浪地球》,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這都是一個關於家的故事,如果家不在了,文明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但是這個“家”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溫馨,甚至在整體面臨威脅的時候,家對於個體會表現出冷酷和無情。

這讓我想起著名的科幻小說《冷酷的方程式》,小說的情節設定極為簡單,說的是一艘補給船要給另一個星球的空間站補給藥品,這個空間站的探險人員得了一種奇怪的太空病,飛船的有效載荷是一名駕駛員加上藥品的重量,但是飛船出發的時候,一名女孩混進了飛船,她的哥哥就在目標星球的探險隊中。這讓飛船超載,駕駛員在發現了這一異狀時,毫不猶豫的做出了選擇——將這名女孩,而不是等重量的藥品,拋入太空。

這種處理方式很殘忍,在很多人眼中看來是缺乏人性的,但是小說的精彩之處也正在此,它想告訴我們,我們現在的普世價值和道德觀念,在更大的宇宙和文明尺度上,也許根本就不適用。

《流浪地球》也是如此,在全人類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人類會不惜一切代價製造昂貴的行星發動機,會傾盡全球資源給文明孤注一擲的機會,會為了地球的延續做出各種各樣的殘酷選擇,這些都無關道德,是單純的是非取捨。

如果思考的再深一層,你會發現《流浪地球》甚至大劉其他小說(比如最著名的《三體》),其實都在表明這樣一個觀點:在宇宙的尺度上,從來就沒有道德選擇,甚至不存在道德,流浪地球也好,黑暗森林也罷,都是殘酷的森林法則,不夠強,就無法生存。為了變強,以其它文明做墊腳石也無可厚非。

但這也是劉慈欣小說最讓我折服的地方——正是因為宇宙的殘酷無情,生存的艱難坎坷,人類文明擁有的,甚至是獨有的愛與希望才尤為珍貴。讀大劉的小說,總能在極為蒼涼悲壯的大背景下找到一絲溫暖的渴望,能聞到一縷愛的輕煙,我想,這也是大劉小說的精神內核之所在吧。

說道這,那些吐槽電影在科學細節上不到位的觀點也就不攻自破了,這些細節甚至是錯誤如果能改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但是科幻電影和科幻文學的核心並不在這些細節上,而是在更大層面的哲學思考上。所以沒有必要過多的在這種細節上糾結太多,我敢很肯定的說:“《流浪地球》作為中國科幻電影的開篇之作,不為過。”

最後,試圖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麽要讀科幻?”

科幻小說是一個小眾的文學形式,甚至一度不被人重視,我還依稀記得小時候,當我拿起《科幻世界》的雜誌卻被老人說成“怪力亂神”的尷尬情景。但是科幻文學是有其獨特魅力的,這是唯一一種試圖回答和探索人類終極命運的文學形式。

記得一位學者曾經提出一種名為“歷史微積分”的理論,即人類歷史的整體應當是一條圓滑的曲線,但是把時間縮短,觀察每一個細節的時候人類進程都是一條直線。換一種說法,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選擇其實都是基於現實的,都有著特定的目的,所以這是一條直線,但是科幻文學試圖回答的是這條曲線的終點所在,它並不是基於任何一個現實場景下的選擇和思考。

這是科幻文學獨有的魅力,而我想任何一個文明都需要有些人對未來做出這樣的思考,他們的思考代表著一種文明的目光,這種目光甚至可以超越距離和時間,在未來的彼岸回望著這一路以來的進程吧。

願中國科幻越來越好!流浪吧,地球!

注:本文未標注圖片均為電影《流浪地球》海報或截圖

『美好的文字,分享給重要的人』

晚安

THE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