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愛到盲目?粉絲的底線在哪兒

韓國李勝利夜店事件

越鬧越大,牽涉到偷稅漏稅、性交易、性侵犯、警商勾結等問題,從娛樂圈擴散到韓國政商圈。此次風波已將娛樂圈的諸多人拉下水。先是李勝利宣布退出Bigbang、永久退出娛樂圈,再是鄭俊英宣布永久退出娛樂圈,之後與醜聞事件有關的龍俊亨退出Highlight,崔鍾勳作為FTlsland隊長,也將退出組合。

唯獨CNBLUE的成員李宗泫沒退團,在韓媒曝光的他與鄭俊英的聊天中,將女性當做物品一樣談論,但尚在軍隊服役的李宗泫僅是透過經紀公司發布了一個道歉聲明,表示將深刻反省,今後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

李宗泫與鄭俊英聊天截圖

而一部分李宗泫的粉絲也沒有停歇,他們馬不停蹄地湧向其隊友鄭容和的ins留言,其大意是希望鄭容和救救李宗泫,“救救宗泫吧,CN團需要四個人比較好呢”“你是隊長啊,救救李宗泫”……#鄭容和ins評論#不僅在韓媒引起討論,也登上微博熱搜,中國網友評論道,“果然腦殘粉不分國界”。

圖片來自@新浪娛樂

腦殘粉的確是哪都有。近日,在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遊戲環節潘長江因未能認出蔡徐坤照片,被部分網友圍攻,甚至出言辱罵。3月15日,潘長江微博回應此事,表示“我說的是實話,我真的不認識,不能因為不認識就來黑我吧,我違法了嗎?(對不起了蔡徐坤,我真不認識你)”,並表示姓蔡的隻認識蔡明。之後蔡徐坤在潘長江微博下留言,稱“您是我一直敬仰的前輩。網絡暴力向來傷人,許多無辜者深受其害。我們別在意,別讓別有用心的人得逞”。

3月16日下午,潘長江微博做了最新回應。底下粉絲評論解釋道,蔡徐坤是被黑了。

辱罵潘長江,可能是蔡徐坤的粉絲所為,也很可能是蔡徐坤的黑粉所為。而蔡徐坤的黑粉,很可能是蔡徐坤同類型偶像的粉絲,他們不擇手段地打壓蔡徐坤,為的是讓自己的偶像贏得更多的發展空間。

粉絲們的所做所為讓人憂思:追星到底追的是什麽?作為粉絲的底線在哪?

粉絲追星,追的本應是“美好”

某些腦殘粉的作為,讓整個粉絲群體在輿論中被汙名化了,說起追星不少人條件反射就是“腦殘”“無知”“狂熱”等。這一方面學界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是美國知名傳播學者朱莉·詹森提出的,粉絲是“潛在的狂熱分子”。她列舉病態粉絲的兩大模式:“著魔的獨狼”(例如極端的跟蹤者),以及瘋狂的或歇斯底裡的人群中的一員(例如演唱會的那些呐喊者),認為粉絲的心理狀態是碎片化的、不完整的現代社會所產生出的碎片化的、不完整的現代自我。

可事實上,作為曾經的追星一員,筆者倒認為追星並沒有那麽絕對和簡單。美國另一位傳播學者勞倫斯·克羅斯伯格就提出不同的觀點:粉絲對於某些實踐與文本的投入,使得他們能夠對自己的情感生活獲得某種程度的支配權,這又進一步使他們對新的意義形式、快感及身份進行情感投入以應對新的痛苦、悲觀主義、挫敗感、異化恐懼及厭倦。

即,追星既可以讓我們在陪伴明星成長的過程中收獲一種成就感,可以轉嫁現實生活中種種消極情緒,還可以在偶像身上實現自我投射——我們喜歡偶像,是因為他身上具有我們所渴望的優點,而在偶像的影響下,我們也會努力習得並加強這些優點。

這是更為理想化的追星狀態。我們追星,追的應該是明星身上寄予的美好特質。就像國內知名粉絲文化研究者楊玲說的,“粉絲在描述他們喜愛的明星時都會反覆用一個詞——‘美好’。兼具‘美’而‘好’這兩種品種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是極為難得的。粉絲在他們認為‘美好’的人身上寄托了對一個更完美、更自由的烏托邦的嚮往。說到底,明星和偶像只是一個中介物,他們讓粉絲從塵世進入到另外一個超越性的彼岸世界。”

好多人一開始追星,或者是因為偶像的才華,或者是因為偶像的顏值,或者是因為偶像的人設所表現出的種種良好的品質,無論是哪一個原因,這些都是美好的。粉絲可以在追逐美好的過程中,也漸漸成為一個更美好的人;粉絲是可以同偶像共成長的。

我想起的是去年的一則新聞,浙江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眼科一名胡姓同學,她在SCI期刊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上發表論文,致謝部分特別感謝了歌手林俊傑,裡面說他的歌在過去十年裡給了她強有力的精神支持。在媒體採訪中,胡同學稱:“追星不能盲目,偶像所傳播的正能量推動著我們不斷進步,會讓我們走得更遠,成為更好的人”。

粉絲在論文裡感謝林俊傑

追求美好,這才是追星的初衷,才是我們成為粉絲的意義所在。

美好是如何成為醜陋的

只是這美好,究竟是如何漸漸成為醜陋的?為何粉絲會因為追星而徹底丟棄底線,並釋放出人性的種種醜陋與卑瑣?或像李宗泫的粉絲那樣,為了偶像連最基本的是非都丟棄了;抑或像某些偶像的腦殘粉,因為有人不喜歡自己的偶像就對其進行種種人身攻擊,甚至人肉搜索;抑或為了讓自己的偶像擁有更多的機會,采取非正常、非正當的手段刷數據、弄虛作假、到處控評?

一方面,這是信息同溫層效應下的無知。所謂“同溫層”是指大氣層中的平流層,在平流層裡面,大氣基本保持水準方向流動,較少有垂直方向的流動。信息同溫層意即,在主觀選擇,以及技術與算法的推動和幫助下,人們往往只會接受自己感興趣或者與自己觀點一致的信息,對於興趣以外或者觀點不同的信息,就會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這時,信息的流動方向與同溫層大氣相似。

對於部分粉絲而言,他們成日待在粉絲圈這個小圈子裡,每天接收到的關於偶像的信息永遠都是正面,久而久之他們不僅會將偶像神化,認為偶像是不可能犯錯的,誰要是批評偶像,那麽這就是在黑他;他們還形成了一種屏蔽信息的功能,自動過濾掉關於偶像的種種負面新聞,掩耳盜鈴般地“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這就像李勝利事件甫一爆發時,我在@新浪娛樂的評論裡看到粉絲們的種種強行“挽尊”。表面上看是“理中客”,立場卻牢牢偏向偶像一邊。

事件爆發伊始,勝利的部分粉絲認為這是“造謠”。

信息同溫層效應只會造成粉絲們的盲目和無知,卻不必然會導致部分粉絲像烏合之眾一樣在網絡上弄虛作假、失去理智、喪失底線甚至殘忍偏執地行使網絡暴力,促使粉絲成為醜陋的烏合之眾的動因是什麽?

一部分是因為愛,因為愛變得盲目。但更多人是因為信奉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粉絲在勝利超級話題裡的表白,這或許就是愛了。作為路人無話可說,一個人的確有權利愛一個人,哪怕他可能是“人渣”,只要這份愛不傷害旁人。

不難發現,如果是一些小明星爆發醜聞,那麽毫無意外會形成全民踩踏的局面;可一旦是人氣明星涉及醜聞,那麽永遠有一堆粉絲在那邊說“我等你”“我相信你”。等你什麽?等你重新回來,等你東山再起,等你在演藝圈叱吒風雲。這背後是粉絲與偶像共享同一套榮譽機制——如果自己粉的偶像很有名氣,那麽作為粉絲本身也是光彩的;可如果偶像惹上醜聞,這就等同於自己之前的付出付之東流,因此粉絲不能接受偶像的坍塌。

與其說有些粉絲熱愛偶像,毋寧說他們熱愛的是偶像的名氣——偶像的名氣,意味著一切;他們追求的也不是什麽美好,他們追求的是世俗意義上的功成名就(偶像是他們這一欲望的投射),在這一指標下,一切非道德行為都可以被合理化。

如此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麽很多粉絲明明知道偶像的數據是假的,他們還要去刷;因為社會達爾文主義就是,適者生存、弱肉強食、優勝劣汰,我不管你什麽是非曲直,數據才是硬通貨,只要偶像通過數據贏得利益即可。我們便也能理解他們對偶像的醜聞置若罔聞了——因為偶像一旦毀掉,就意味著他們從食物鏈的頂端跌落,他們與偶像共享的那份虛幻的榮耀便失去了。他們在網絡上盲從、殘忍、偏執、狂熱地行使網絡暴力便也不叫人意外了,因為社會達爾文主義本就是冷漠的,你是弱者你就可以被欺負被踐踏。

這個時候,追星就可能真如朱莉·詹森所說,它就是一個loser的集中地,一群在現實生活中陷入失敗的狂熱者在虛擬的偶像身上贏得成就感。他們在意的是成就感,而不是善惡是非、對錯曲直,為了這虛擬的成就感,他們可以面目猙獰、踐踏美好。但虛擬的永遠是虛擬的,偶像再高的人氣,都拯救不了極端粉絲醜陋的姿態,也拯救不了他們在社會達爾文原則下惶恐而失敗的內心。

可追星明明可以是美好的,為什麽要讓自己變得卑瑣甚至醜陋?追星甚至應該對明星有更高的道德要求——否則他們何以擔當得起美好的象徵?

而追星的我們也應該是美好的,我們希望通過明星這一中介進化成一個更美好的人——至少能時時守住不作惡、不當幫凶的底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