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水兵缺覺 艦艇缺編:撞船事故一年後 美第7艦隊仍隱患重重

在美海軍第7艦隊去年連續出現2起嚴重撞船事故後,海軍推行了多項整改舉措,以期杜絕類似事故再次發生。在制度層面,太平洋艦隊新設立“西太平洋水面艦艇作戰群”,加強對於西太地區海軍艦艇的管理控制。在管理層面,美海軍內部總結了導致事故發生的人員輪換制度缺陷、訓練不足等誘因,針對性地采取了改善作戰人員周轉輪換的舉措。在人事層面,海軍更是將對事故負有責任的太平洋艦隊司令、第7艦隊司令和當事官兵“一網打盡”,試圖通過“高層換血”來挽救第7艦隊的“頹勢”。那麽,在撞船事件發生一年多後,第7艦隊的狀態是否有所改觀呢?

從美國政府審查部門的說法看,美海軍的多方努力很可能已“付之東流”。據美國《防務新聞》援引美政府問責辦公室發布的報告稱,儘管美軍著力整頓水面艦艇部隊,但導致事故發生的一些隱患如今仍存在於第7艦隊中。根據美國海軍對2起撞船事故作出的總結報告,指揮和技術操作人員的短缺、一線執勤官兵的超負荷工作、對艦員訓練及艦艇維護保障的延宕與忽視,都是悲劇發生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在夜間負責瞭望和駕駛的官兵由於疲勞過度,直接導致美軍驅逐艦在與貨輪相遇時出現操作失誤。

雖然美海軍在事後信誓旦旦地宣稱將改善上述問題。但美政府問責辦公室的調查顯示,海軍的努力乏善可陳。在今年11月,政府問責辦組織的調查小組赴第7艦隊調查前沿部署的官兵對海軍整頓行動的看法。參與調查的政府問責辦公室的分析師約翰·彭德爾頓聲稱,受訪官兵普遍反映,相比撞船事故前,如今艦艇兵的工作量並未減少。既要認真完成全部工作量,又要保證充足睡眠,對於一線人員來說“極具挑戰性”。彭德爾頓在向參議院提交的聲明中指出,第7艦隊人員缺編嚴重,多數艦艇都缺乏與其任務相匹配的足夠官兵。一線水兵不得不每周工作超過100小時(平均每天工作超過14小時),“睡飽睡好”對他們仍然是難以企及的奢望。

除繁重的日常任務外,美海軍著力提升一線作戰艦艇的保養水準和戰備狀態的行動,也增加了這些普通水兵的負擔。截至2017年9月,第7艦隊約41%的巡洋艦和驅逐艦未達到滿足部署資質的最低要求,無法完成許多基本訓練課目,艦艇的正常維修保養也被一拖再拖。

美海軍認為,訓練和維護層面的缺失,對於事故發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這一問題上,美海軍的行動遠比給水兵“補覺”積極——自2017年11月以來,第7艦隊艦艇迅速開始補考補訓,將未合格艦艇比率降低到個位數。然而,這一舉動使得本就“壓力山大”的一線官兵更加疲憊。彭德爾頓認為,雖然艦艇戰備狀態的改善令人鼓舞,但由於作戰人員數量並未隨著任務的加碼而同步增加,這些精力耗盡的一線官兵依然可能增加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行動隱患。

那麽,造成上述困境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美政府問責辦的報告也給出了解釋。首先要為美國水兵缺覺“負責”的,就是美國海軍目前執行的“大國競爭”路線。美參議院就海軍戰備問題召開的聽證會顯示,如今的美國海軍,同時面臨著從反恐戰爭狀態調整重組戰備、為未來的海上常規作戰做好準備、參與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保護北約盟友等“維護全球秩序”的行動、發展下一代武器裝備等諸多挑戰。尤其是對於身處監控中俄“前沿”,同時面臨著東北亞、東南亞地區大量不確定風險的第7艦隊來說,日常戰備巡航任務本已使艦隊不堪重負,其他“加碼”項目更是被迫以犧牲基層官兵的休息時間為代價。在美軍高層“戰略轉型”指揮棒的驅使下,已然精疲力竭的美軍官兵所能做的恐怕只有少睡一會,再少睡一會。

人員補充機制的缺陷,也給第7艦隊的隱患埋下伏筆。美參議院聽證會認為,美海軍目前的訓練政策和輪換補充方法,既不能對作戰人員的工作負擔和壓力作出合理評估,也不能為一線部隊及時補充所需人員。美國海軍目前仍以過時的工作量標準來制定一線艦艇部隊人員的輪換、修整周期,而高居廟堂之上的高級機構人員也無暇關心基層部隊“疾苦”。在這種情況下,不僅第7艦隊,而是美海軍所有一線官兵都面臨工作負擔過重帶來的不測風險。

同時,由於改變教育訓練模式需要周期,按照現有方案,美海軍最快也要等到2021年才能享受到人事和教育政策調整所帶來的紅利。此外,由於存在文化和生活習慣差異,第7艦隊一向是美海軍官兵所不願前去服役的“冷門部隊”。這使得原本就飽受人員缺編之苦的第7艦隊更加雪上加霜。在撞船事件過去一年多後,部署在西太地區的美海軍依然隱患重重。如果不在過度延伸的戰略目標和人力政策上作出重大調整,各種難題恐怕將長期困擾美軍。(文/馬騏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