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豆類不是痛風的禁品

痛風能不能吃豆類食品?

很多朋友一查出高尿酸、痛風,就變得談「豆」色變。他們往往會有這樣一個固有觀念:豆類食品嘌呤高,堅決不能吃。而一些醫生也會簡單地給出「注意豆類食物」的飲食建議。


然而,已有研究表明:食用大豆和其它莢果類豆子,並不會導致痛風發作,植物嘌呤比肉類嘌呤造成痛風的風險要低。


所謂風險低,並不代表沒有風險,豆類並不是不能吃,關鍵在於:對於尿酸高、痛風的人來說,不同的豆類吃多少和怎麼吃,都是有講究的。先來了解痛風與嘌呤的關係,及豆類嘌呤的含量。

痛風與尿酸及嘌呤的關係

所謂痛風,是由尿酸鹽沉積導致的一種引起相關性關節及腎臟等代謝性疾病。痛風的病因是「高尿酸血症」。就好比水裡的鹽濃度太高了,慢慢被析出來就形成「尿酸結晶」,導致痛風。

表現關節劇痛,痛不欲生的痛,而且很快1-7天痛像」風「一樣吹過去了,所以叫」痛風「。一般發作部位為大母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

尿酸的來源

尿酸主要由細胞代謝分解的核酸和其它嘌呤類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經分解而來。人體中尿酸80%來源於自身嘌呤的代謝,只有20%的尿酸來源於富含嘌呤或核酸蛋白的食物,嚴格的飲食控制只能使血尿酸下降60~120μmol/L,對改善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有限。

選擇低嘌呤食物

一般人日常膳食攝入嘌呤為600-1000mg, 在痛風的急性期,嘌呤攝入量應控制在150mg/d以內,對於儘快終止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加強藥物療效均是有利的。

(1)在急性發作期,宜選用低嘌呤食物如牛奶、雞蛋等。四季豆是低嘌呤食品。

(2)在緩解期,可適量選含中嘌呤食物。黑豆、豆腐乾、豆腐是中嘌呤食物,可供選擇。

(3)不論在急性期或緩解期,均應避免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沙丁魚,帶魚,小魚乾,濃肉湯等。

我們說的豆類,可分為大豆類和除此這外的其它豆類。大豆按種皮的顏色可分為黃、青、黑、褐和雙色大豆五種。

其它豆類包括蠶豆、豌豆、綠豆、小豆等。豆製品是由大豆或綠豆等原料製作的半成品食物,如豆漿、豆腐、豆腐乾等。

豆類製品非痛風禁品

1、大豆蛋白是優質蛋白

2017年國家衛計委發布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衛生行業標準中指出:「將適量的奶類、蛋類或各種肉類、大豆蛋白等優質蛋白質的食品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由此可見,大豆蛋白雖然是植物蛋白,但也是優質蛋白。

大豆蛋白質的質量比糧穀類所含蛋白質的質量要高,穀類食物中普遍缺乏一種必需氨基酸叫賴氨酸,但賴氨酸在大豆中含量卻很高。

而且大豆氨基酸的組成更接近人體的需要,除蛋氨酸含量略低外,其餘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較豐富,在營養價值上完全可與動物蛋白相媲美,屬優質蛋白質。痛風患者每公斤理想體重給予0.8~1.0克/天,大豆蛋白可彌補限制吃肉造成的蛋白質攝入減少。

2、豆類製品嘌呤含量低

其實,如果僅看乾大豆,乾大豆的嘌呤含量的確不低,每100克乾大豆中的嘌呤含量為170毫克左右。不過跟真正的高嘌呤食物比起來,大豆中的嘌呤還是要低一些。

比如動物內臟,常見的肝、腎、心、腦、胰臟等,這些食物中每百克的嘌呤含量一般都在200毫克以上。

而且我們一般很少直接吃乾大豆,通常是做成豆漿、豆腐或煮熟了吃。在大豆浸泡吸水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嘌呤會溶到水中。

而從大豆變成豆漿或者煮大豆,含水量也要大大增加。比如豆腐,每100克中的嘌呤往往不到70毫克,而煮熟的大豆則不到50毫克。這個含量就不算很多了。

從當前研究來看,痛風患者是可以吃豆類的。有研究綜述收集了6項流行病學調查,沒有一項顯示食用豆製品跟高尿酸或者痛風相關。

在臨床研究中,食用大豆蛋白會增加血漿中的尿酸,但增加量很小,並不具有臨床上的關注價值。

3、伴有腎功能不全的痛風患者應控制豆類攝入

目前除了大豆被認為是優質蛋白,其他豆類相比營養價值較低。而腎功能不全病友應該優質蛋白飲食,以免加重腎臟負擔,故痛風或高尿酸血症患者若已出現腎臟功能不全,檢查發現肌酐升高,豆類及豆製品的食用量需要有所限制。

簡單一句話,痛風患者是可以吃豆製品的,在以後的飲食中,您可以適量增加一些豆腐、豆漿等豆製品以豐富飲食。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