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加快學前教育立法治理幼稚園小學化

最近幾年,教育部明令禁止的“雙語教學”“數學計算”等課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幼稚園的招生海報上。

很多家長把公立幼稚園大班的孩子轉到了私立幼稚園,“因為私立幼稚園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遼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王家娟在調研中發現,幼稚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非常普遍。對於這樣的超前教育,王家娟一直持反對態度。在她看來,過早開發兒童大腦會限制孩子的思維發展。

王家娟的這一想法,與教育部近期下發的《關於開展幼稚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非常契合。

通知明確規定,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拚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要堅決予以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王家娟近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受到超前教育的影響,幼稚園和小學的教學秩序被嚴重干擾,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受到嚴重影響,必須加快學前教育立法的速度,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幼兒合法權益。

擇校熱致幼稚園教育小學化

“幼稚園總不能玩三年吧?再說了,現在的小朋友都特別聰明,早點學東西還有助於智力開發,關鍵是教什麽。”家住河北省石家莊市的張浩芳說出了一些家長的心聲。

王洋是廣東省汕頭市一家幼稚園的教師,她在和家長的接觸中了解到,大多數家長都覺得,如果在幼稚園不學一些小學一年級的知識,上小學後孩子會跟不上,孩子一旦失去自信,壓力會更大。

多位小學教師告訴記者,部分小學尤其是重點小學會設定難度極大的幼升小考試,如果幼兒不學習小學知識就無法應對考試。而且,即使幼稚園不教,家長轉而尋求教育培訓機構,反而催生了幼小銜接班的火爆市場。

周雲是河北省邯鄲市某小學一年級教師,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現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課的難度遠超大家想象,如果孩子沒有相應的基礎,很難從輕鬆的幼稚園環境轉換到緊張的小學生活中。

廣東省深圳市某小學一年級教師許飛將拚音學習比作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的“瓶頸期”,因為時間緊任務重。

“現在一年級採用的是新部編版語文教材,新教材中第一個單元先學習識字,然後才開始學拚音。按照課程要求,拚音教學是兩個單元,大概一個月就要學完,孩子們往往很難適應。”許飛解釋道。

周雲在接受採訪時說,學生入學時的基礎各不相同,有基礎的孩子在幼升小階段過渡得更容易,不僅學起來更快,適應能力也會更強,而零基礎的學生則會明顯感到吃力。

但這種現象並不會持續太久。周雲在教學中發現,這種優勢僅僅體現在一年級上學期,尤其是學習拚音和英語字母的過程中。一旦進入課文的學習,這種優勢就會自然消失,後期主要還是看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學習習慣。

周雲的話在張浩芳女兒那裡得到了印證。

張浩芳說,女兒在一年級上學期,門門功課都在九十分以上,比絕大多數同學成績都要好,但到了下學期,這種優勢便不再明顯。“都是上幼小班鬧得,兩個月把一年級的知識全學了,真正上課的時候孩子以為自己都會就不認真聽講了。比如數學,一兩節課不聽,後面就跟不上了。”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發現,有的地方為了追求升學成績,讓教育政績更好看,地方教育部門不願意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依舊采取“錦上添花”的方式配置教育資源,保留重點校。

“其結果必然是由於學校辦學品質差距大,家長希望孩子進好小學,由此催生幼升小擇校熱。好的小學在招生中對學生進行知識測試,為讓孩子進好學校,家長也就不得不對孩子進行小學化教育。”熊丙奇說。

部門規章難阻超前教育

王家娟去幼稚園作調研的時候,恰好遇見老師給孩子們講《小馬過河》的故事。於是,她就問孩子們:“小馬該怎麽過河啊?”

“讓我爸爸開車帶它繞過去。”

“我可以把我們家的水盆借給它,它可以坐著劃過去。”

“它可以搭橋過去。”

……

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回答,讓王家娟印象深刻,也更加堅定了她反對超前教育的決心。

“拚音學到單韻母、聲母、整體認讀音節,數學是二十以內的加減,還有太空思維和找規律,英語要求認識26個字母、學習日常口語。”王洋告訴記者,拚音、算數、英語是每個幼稚園的標配課程。

在王家娟看來,我國現行的學前教育內容過早地佔用了孩子的大腦太空,抑製了孩子的思維發展,使得我國兒童普遍缺乏創新能力。

對於教育部下發的通知,王洋和同事都非常關注。對於通知的要求,他們都很讚同,但對於通知的效果如何,則持觀望態度。

在此之前,教育部曾經多次發文糾正幼稚園教授小學知識的行為。然而,幼稚園教育小學化的趨勢仍然不見好轉。

對此,熊丙奇認為,治理幼稚園小學化問題的艱難過程,反映出我國依法治教的困境:治理教育問題多依據部門規章,但部門規章效力有限使得治理力度打了折扣。

熊丙奇注意到,教育部之前頒布的一系列部門規章,對體制內的幼稚園有較強的約束作用,但社會培訓機構對幼兒開展的小學化培訓項目卻未進行治理。此次下發的通知把社會早教培訓機構也納入治理範疇,從規章角度消除了治理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盲點,是個很大的進步。

“然而,部門規章的作用有限,不足以解決當前幼稚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治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的超前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教育部門一家的事。此外,如何對無證無照的早教機構進行監管,也是需要解決的難題。”熊丙奇說。

對於通知,王家娟在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也有自己的擔憂。

“教育部頒布的規定一定要落實,不然就是一紙空文。因此,教育部的執法檢查要深入基層,做到糾正一批,處理一批。讓教育部每一次發聲都有回應。”王家娟說。

依法治教是根本解決方法

多年來,王家娟一直致力於推動學前教育立法工作。在她看來,幼稚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之所以無法實現有效治理,根源在於缺乏法律規製。

“義務教育階段有義務教育法,高等教育階段有高等教育法,唯獨學前教育這個階段沒有相應的法律。大量的學齡前兒童在沒有法律的保護下完成了學前階段教育,這是非常不公平的。”王家娟說。

王家娟提到,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或學校,在違反義務教育法時會依法受到懲處,極大程度地保障了學生的利益。而學前教育由於無法可依,即使存在違規超前教學也只是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批評、警告,沒有實質性打擊。與既得利益相比,通報批評顯得不痛不癢,幼稚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屢禁不止,也就不足為奇。

熊丙奇介紹,很多國家已經建立了完備的學前教育法律制度。以德國為例,國家明確禁止幼稚園和早教機構進行小學化教育,家長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早教機構。

近年來,頒布學前教育法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卻遲遲不見行動。究其原因,熊丙奇認為,確實有一些難點需要考慮。

“幼稚園去小學化,需要對幼稚園教師進行培訓,培訓教師的經費從哪裡來?禁止早教機構進行小學化教育,如何防止早教機構卷款而逃?這些都是立法必須考慮的問題。”熊丙奇說。

困難有很多,但卻不能因此而停下立法的腳步。

“應當制定學前教育法,這也是發達國家治理超前教育、維護基本教育秩序的經驗。針對現實中愈演愈烈的超前教育問題,隻由行政部門發文進行治理,給人的感覺是,這只是在應對輿論,而並非要真正解決問題。這樣的治理只會停留在檔案層面,而難以落地。”熊丙奇認為,部門規章的效力有限,只有依法治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熊丙奇直言,幼稚園教育小學化之所以成為多年難以治愈的頑疾,與早教機構遊離於監管之外有著很大關係。

“對教育培訓,我國強調前置審批,要求既要有辦學許可證,又要有營業執照,這看上去很嚴格,可以保障培訓機構的培訓資質。可是,由於審批、注冊門檻高,有的機構辦不出辦學許可證,乾脆選擇無證無照或者有照無證經營。”熊丙奇說。

熊丙奇認為,應當改革現行的審批制度,建立更加合理的監管體系,把所有的培訓機構都納入治理範疇。

熊丙奇建議,實行“工商注冊+教育培訓備案+風險準備金”制度,降低早教機構的準入門檻,將遊離在外的“黑機構”納入監管,這樣既能滿足市場需求,又能對所有培訓機構進行有效監管,一舉兩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