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話中通快遞董事長:快遞企業巨頭為何都誕生在桐廬

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

9月10日,在第三屆中國(杭州)國際快遞業大會召開,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在會議期間接受了包括澎湃新聞記者在內的小範圍媒體採訪,回答了包括中通自身、快遞行業發展、快遞桐廬幫等熱點問題。

在回答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關於為何桐廬能走出很多優秀快遞企業,桐廬籍快遞企業家具有哪些特質這個問題時,賴梅松表示,“我自己總結,鄉情、親情、友情。90年代,桐廬的經濟不是太發達,找工作非常難,然後這一幫人有著山裡人的淳樸,因為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相互支持,才誕生了桐廬的快遞企業。”

據了解,中通快遞已經連續3年市場份額第一。2014年,申通曾是行業市場份額最大的快遞企業,2015年這個位置易主圓通。後中通在2014、2015年持續發力,並在2016年佔據市場份額第一後保持至今。

中通2018年財報顯示,其全年完成包裹量逾85億件,同比增長37.1%,連續三年超越“通達系”的老前輩申通、圓通,位居行業第一;中通的營業收入達到176億元,調整後的淨利潤達到42.01億元,同比增長30.1%。盈利能力上,中通甚至在緊追順豐。

談中通自身發展

問:中通現在在國際化方面計劃是什麽?

賴梅松:國際一定是未來快遞的兩大增長點,另外一個是農村快遞。跨境業務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我們原來的重點,中通在積極布局跨境業務。隨著各方面能力的加強,國際佔比會逐步提高,跟國際巨頭的距離應該會越來越近,這是必然趨勢。

問:中通能夠做到後來居上,發展速度這麽快,大家認為是因為成本優勢,為什麽能做到這一點?

賴梅松:確實中通在全行業裡面效率比較高的。成本低,效率高。然後中通後來居上,走到了前面。每家企業它的風格不一樣,其實背後是有原因的。中通的文化就是簡單誠信的文化,所以我們這家公司非常簡單。

2009年以後,我自己判斷是快遞迎來的春天轉折點,這個行業一定未來是有尊嚴的。第二是有錢人會來做快遞,郵政法頒布以後,我認為社會資本一定會加快介入。

中通確實是做了跟人家不一樣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聚人心,把大家人心聚起來,我們開始搞股份製改製,多個利益主體向共同利益主體轉變。本來我們快遞每一個省一個老闆,我們把這些老闆全部召集起來,公司股份置換全部並到中通集團裡來。這樣就把大蛋糕做大,大家去分。我們通過股份製改製以後達到什麽?就是思想統一,政令暢通,因為加盟體系政令暢通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大家每個人算自己的账。

第二是借人力。把這些公司合並了以後,全國的財力全都集中,中央財政集權。那個時候當然利潤不是太多,一年可以賺個兩三個億,我們就把這兩三個億全部投到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通今天是在行業裡土地買的最多的,這樣我們的成本效率就非常明顯。場地利用率更高,一年的房租跟同行比要便宜十幾個億,這樣前端的負擔就會很低,前端更有競爭力。

第三是運營各方面的管理能力也是有些差異的。第四我認為中通這個團隊有強大的內心,我自己總結一句話就是內心的強大。所以我們到資本市場去談也是不一樣的,2014年談融資的時候是行業估值最高,但那個時候江湖地位比我們高的多得是,中通也不是最大,大概排到老三老四。當時D輪融資400億,2015年到账,2016年上市,所以投行我就跟他們講,中通要到美國上市必須做到1000億估值。最頂尖的投行都是在我這裡。2016年我們上市的時候,除了阿里巴巴,當時我們是中概股出去融資最多的。

我簡單講一句話就是,自己看得起自己,別人才看得起你。我自己一直認為中國快遞估值被低估,今天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四五千億估值是嚴重被低估的,我們今天價格低,其實就是成長空間大。

談價格戰

問:我們知道快遞幾家巨頭都出自桐廬,目前這個行業也是處在一個毛利率比較低的狀態,如果未來咱們快遞企業打價格戰的話,幾家企業有可能坐在一起協同去商量,去討論這個事嗎?

賴梅松:快遞的歷程從全面競爭,到龍頭競爭,再到寡頭競爭,其實大部分行業都是這樣。特別是快遞行業特徵是非常明顯的。因為快遞的規模帶來的效益是成本效益,完全是不一樣的。我們看中國快遞走過的歷程,過去兩年,其實二三類快遞企業已經紛紛退出,證明這個行業已經經歷了第一階段,就是全面競爭階段,已經進入了龍頭向寡頭邁進的階段。

所以價格戰,我自己認為,每一家企業都會有自己的考量。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其實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上市公司三通一達利潤大部分是增長,或者是趨於平穩。所以價格戰我認為也是一種市場行為,是這個行業到這個程度所決定的。我自己判斷就是,價格一定會趨穩,最後一定會回升。我們應該看到,競爭激烈的時候,其實就是轉捩點的開始。

談快遞行業發展

問:現在整個快遞業遇到最大的瓶頸是什麽?

賴梅松:我自己認為中國快遞儘管這幾年增速有所放緩,但它現在的絕對值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快遞已經進入了年業務量增長超百億件的時代,總體的增量是非常大的。背後支撐它中高速增長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快遞業的性價比非常高。其實我們的用戶幸福指數是非常高的,正因為高性價比支撐,能夠支撐中國快遞繼續保持中高速發展,就是讓消費者花更少的錢能夠買到更多的東西。

問:對未來快遞行業的發展有什麽預估?

賴梅松:對於未來,我認為快遞企業其實對社會的貢獻、對快遞人的回報還是剛剛開始。過去五年看今天,我相信包括媒體也好、政府也好、快遞從業人也好,從來沒想過快遞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但我自己感覺,從未來的五年看今天,其實快遞還很渺小。

問:未來快遞企業之間將會呈現怎樣的競爭態勢?

賴梅松:我自己感覺中通是怎麽走過來的呢?我們是從單點突破,就是把快遞的主業效率做得行業裡面最高,有成本優勢。未來的競爭一定是生態鏈的競爭,其實就是資源集聚的競爭。未來快遞一定不是單打獨鬥,一定是打群架。打群架,就是整合資源能力的競爭。未來的快遞一定會拒絕很多的資源,然後會誕生很多的業態,成立很多的公司。

談營商環境

:你覺得從以前到現在營商環境有什麽變化嗎?

賴梅松:中國快遞有今天,其實我自己認為一個是改革開放的產物,就是中國經濟起來了。第二就是有非常好的營商法制環境,頒布了非常利於行業發展的政策。其實我們去看中國快遞的發展,它有個轉折點,就是2009年郵政法頒布實施頒布,在2009年以前,我自己總結,能夠找到工作的人很少做快遞,有錢的人很少做快遞,城裡人基本不做快遞。郵政法頒布以後,確定了民營快遞的法律地位,這個時候社會資本、投資資本開始介入,快遞也迎來了高速的發展。如果沒有新郵政法,快遞一定不會有今天。

第一,它還能夠保持中高速增長,因為性價比高,能夠讓消費者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多的東西。

第二,能夠讓我們的製造業、農業商品賣到更遠的地方,賣出更好的價格。今天一個地方的農產品,農戶把它地裡、從樹上摘下來,拿到集貿市場去賣的成本,遠遠要高於通過快遞發到全國各地,距離縮短了。今天快遞這樣的體量,我自己看自己儼然像一個龐然大物,跟過去比,公司市值也不低,在這個平台上就業創業的人也非常多。我認為未來快遞業潛力還很大,我自己感覺這個行業到兆估值乃至一家企業到兆估值都是有可能。

第三,它其實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比如像我們中通,其實我們不僅僅是一家快遞公司,而是一家賦能平台,中通集團隻做了快遞的四個環節中的兩個,收轉、運派,我們是幫助收快件、派快件的人更有競爭力,讓其能夠用更低的價格享受到更好的服務,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客戶。未來,我們希望中通平台的30萬快遞員能夠從就業走向創業,幫助他成為一個小老闆。

我自己的設想是,中國快遞能夠有今天,其實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激發了這些創業者的動力。賦能的模式,根本點是解決了糧食種出來歸誰的問題。比如說快遞收到,大部分的錢是送快遞的人賺的,平台隻賺小部分錢,這樣的模式其實是最有內生活力的。我相信這個行業未來一定會非常得好。

談快遞桐廬幫

:現在通達系都和阿里有密切關係,想知道選擇阿里,是不是有桐廬幫抱團的想法?

賴梅松:我們跟阿里的關係其實本身是共生共榮、相互協同的關係。簡單講,電商如果沒快遞,它也不可能做這麽大,所以本身是一個相互協同的關係。阿里其實有它的優勢,比如說有數字化的優勢、信息化的優勢,有背後產品的優勢,賦能平台更大,聚集了更多的資源。快遞企業通達體系也有它的優勢,場景的優勢。比如說涉及到鄉鎮的這些網點,背後幾百萬個,通達體系有一兩百萬人,這一兩百萬人事直接觸達客戶的。我們怎麽樣把資源用好,才能降低成本,讓整個生態鏈上的成本更多地回歸客戶,讓客戶增加信任,然後買更多的東西,其實背後的邏輯就是這樣。也有很多人去猜來猜去,其實沒有(抱團的想法)。有人說站隊,我們認為像中通要走得更久,要有更有實力的合作夥伴,才能夠走得更遠,就是出於這種想法。

問:你認為桐廬為什麽能夠走出這麽多優秀的快遞企業?桐廬籍的快遞企業家都具有哪些特質?

賴梅松:桐廬幫——這個是特定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

我自己人生感悟,這個世界一定是公平的。桐廬為什麽會產生快遞企業?我自己總結,鄉情、親情、友情。90年代,桐廬的經濟不是太發達,找工作非常難,然後這一幫人有著山裡人的淳樸,因為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相互支持,才誕生了桐廬的快遞企業。

為什麽城裡人沒快遞?我最早的一個老師就是我們杭州人,他快遞非常懂。我在做快遞之前跟他喝茶,去問他快遞怎麽做,他說你有多少錢?我說我有多少錢,他說可以,快遞的知識書上都有,然後指導我。我說老師你為什麽不做快遞?他說我沒辦法做,因為我沒人,我家裡五姐妹,做快遞已經做了45年了,我們姐妹都不知道我幹嘛的,我們基本不交流,一年最多碰一兩次,就是春節的時候喝喝茶吃吃飯。他說你們那個地方可以做,你們那裡的人相信的力量,親幫親鄰幫鄰,大家相互信任。所以我認為一個地方,信任才是成功的基礎。信任當然還有兩方面,可以延伸四個字——能力跟品格。正是我們桐廬山裡人的淳樸,相互信任,不欺騙,然後慢慢親幫親鄰幫鄰把這個行業撐起來。

其實再講得遠點跟我們的桐廬文化也有關係。

我就講我們那個村,十幾戶人家就是70幾戶人口,我們村裡沒有一個人離過婚,沒有一個人進過派出所,這種村風信任的程度多大。所以鄉情、親情、友情的紐帶,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幫助,跟桐廬淳樸的文化也有關係。

在桐廬有一個中通村,叫中通家園,都是我們中通人。我為什麽建這個,也是對原來農村的一種(懷念)。我小的時候,感覺一個村就一戶人家,農村殺過年豬,大家整個村裡都可以吃上飯,這種情感其實我認為是中華民族5000年延續的一種情感的紐帶。

談桐廬快遞產業建設

問:桐廬在中通這邊有怎樣的戰略意義?

賴梅松:首先我是桐廬人,回報家鄉我想是每一個企業,只要做到這個程度,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或者有這種姿態,這是必然。

桐廬,我自己感覺,是從快遞人之鄉到真的成為快遞產業集聚地,一個正在邁入的過程當中。我接觸了非常多的全球頂尖的金融人才,每次把他們帶到桐廬來,他們對桐廬都是非常的喜歡。我一直跟政府領導推薦,桐廬缺的是人才,如果把這批人引到桐廬,讓他們住到桐廬,背後的資源是非常強大的。你說今天要讓他直接跟桐廬產生多少東西,我們看不懂。但是如果讓他到桐廬投入什麽產業,背後的資本融資,這個才是一篇大文章。我自己也在想,因為中通本身就是一批從農村裡出來,通過情感相互信任,但是能力、閱歷還是有天花板的,我身邊也要聚集這樣一批高人。

所以我相信一個地方未來的競爭一定是人才的競爭,什麽人到你這裡來,決定你未來的走向。一個地方未來的發展一定是人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把高端的人引到桐廬來。所以我們在桐廬確實項目做了很多,局部貢獻會多起來。我自己認為,未來在桐廬,中通產生幾個兩三個億元稅收以上的公司,這個是完全有可能的。

問:桐廬要建設“快遞產業之鄉“,對此怎麽看?

賴梅松:如果我們隻關注快遞主業,就不可能更多地回歸家鄉。我們自己感覺桐廬快遞之鄉原來只是快遞人之鄉,我們要把它變成快遞產業之鄉,是要有更多的產業回歸。今天中通下面有中通國際、中通雲倉、中通快運、中通商業、中通智能、中通金融、中通傳媒等八家公司,我們在桐廬注冊的中通快運,營業到現在三年多時間,企業發展非常地好。回到本質上來講,就是桐廬快遞之鄉未來一定是名副其實,以前是快遞人之鄉,未來一定會成為快遞產業之鄉。在桐廬搞展示、搞銷售是最好的,因為桐廬的快遞老闆最多,產品在這裡展示,整個行業的普及度就會非常高。如果產業展示到其他快遞人不多的地方,效果就會很差。

談走出去

問:企業現在走出去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賴梅松:走出去,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做法。因為快遞它主要的兩個增長點,一個是國際,一個是農村,這是看得到的。但是走出去也不是這麽容易,走出去其實可以抱團。因為像中國這麽大市場的地方沒有。每家企業都非常關注跨境業務,國際業務的成長跟投入。但是我們也要保持清醒頭腦,主戰場一定是在國內,國內才是你的主餐。國際我認為一定是點心。

問:在多元化的布局上怎樣打算?

賴梅松:向下向西方面,中國快遞企業已經做得非常成功,中通鄉鎮網點的普及率已經在全國超過90%。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基本上像長三角,鄉鎮是全通全覆蓋。像上海市是角角落落每戶人家都到了。浙江有可能像桐廬,我老家還沒到,但我們老家其實也能到,主要它的體量還是不夠。

向外就是出海。當然跟國際巨頭比還是差得很遠,但我們要看到我們自己的進步,我們的增長率是很高的。以前一年做個幾千萬,現在一年做幾十個億了。當然跟國際巨頭幾千億比還是有差距。所以市場還是有的,還是要有個過程。

我自己認為,其實每一家企業它應該非常知道它要做什麽,不要做什麽,也不是盲目到境外去。因為境外其實是有限的市場,不是無限的市場,中國的市場其實才是無限的,所以要把無限的先做好。所以每家企業要根據自己不同的情況,不同的需求,中國企業現在是有機會,因為全球一體化一定是趨勢。全球買、全球賣,把商品賣到更遠的地方,這個一定是趨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