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

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

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譯注

千山萬嶺好像波濤奔赴荊門,王昭君生長的鄉村至今留存。從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隻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裡環佩叮當是昭君歸魂。千載琵琶一直彈奏胡地音調,曲中抒發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1.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2.明妃:指王昭君。

3.去:離開。

4.紫台:漢宮,紫宮,宮廷。

5.朔漠:北方的沙漠。

6.青塚:指王昭君的墳墓。

7.省識:略識。

8.春風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簡析

《詠懷古跡五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於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慶奉節)寫成的組詩。這五首詩分別吟詠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等人在長江三峽一帶留下的古跡,讚頌了五位歷史人物的文章學問、心性品德、偉績功勳,並對這些歷史人物淒涼的身世、壯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起句突兀奇絕,不同凡響,上半聯如高鳥俯瞰,境界巨集遠;下半聯則似電影中的“定格”,具體點明古跡所在,很自然地將昭君的故事安置在“高江急峽”的闊大背景中。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頷聯概括了昭君一生的悲劇。“紫台”即紫宮,天子居處;“朔漠”指匈奴所在之地。“青塚”即昭君墓,在今內蒙古境內。據《歸州圖經》記載:“邊地多白草,昭君塚獨青。”這兩句以極簡的文字,寫出了無窮的感慨,寫出了昭君生前死後的哀怨。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此聯雖然緊承上聯之意說出,但卻由詠古跡轉向了詠懷與議論,揭示了造成昭君悲劇的原因。這兩句詩具有內在的因果關係:正因為漢元帝昏庸,“按圖召幸”,使小人有機可乘,故而辨識不出美惡真相,才害得昭君遺恨終身。這就把帳算在了昏君、佞臣的頭上,含意深廣。杜甫自己“竊比稷契”,結果卻遭到君王的厭棄,終老江湖。因此,他對昭君的厄運充滿了同情,對昭君的故國之思有著充分的理解。然而他深知奇冤已經鑄就,縱使昭君魄魂歸來也是枉然了。“空歸”二字真寫得肝腸寸斷,把萬千遺恨表達了出來。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相傳“昭君在匈奴,恨帝始不見遇,乃做怨思之歌”。(《琴操》)此聯寫得真切率直,說的是千載之下,人們分明能從昭君演奏的琵琶曲中,聽到她那無窮的怨恨。

全詩語言凝練,氣勢渾厚,意境深遠。

參考資料

1、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09 :156-158

2、蕭滌非 選注 .杜甫詩選注.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252-25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