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肝新機制發現,我國科研人員設計合成,化合物5I可為TLR8激動劑_新藥_藥物_臨床

為了推動一種候選藥物進入臨床開發,研發人員也許會夜以繼日的工作來實現這一目標!

在B肝小分子候選藥物開發中,由於目前已有聚乙二醇干擾素(Peg-IFN)、恩替卡韋(ETV)、富馬酸替諾福韋酯(TDF)和艾拉酚胺替諾福韋(TAF),新藥研發轉向針對HBV生命周期更多步驟尋找靶點。

B肝新機制發現,我國科研人員設計合成,化合物5I可為TLR8激動劑

Peg-IFN,因為它採用皮下注射方式給藥和帶來的顯著不良反應,目前藥物市場中,它佔很少比重。每日口服一次ETV、TDF和TAF可以顯著抑製HBVDNA(B肝病毒載量),這已經被臨床研究者在廣泛的臨床試驗中證明,但它們對HBV感染的肝細胞中的cccDNA(B肝病毒複製模板)並沒有直接作用,因此,只能夠通過長期使用核苷類來維持強效抑製HBV,但它們可以實現B肝表面抗原(HBsAg)清除的比例很少。

長期使用核苷類,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成本不斷增加、藥物依從性變差等。通過以上歸納全球B肝藥物格局,您應當已經了解開發針對HBV生命周期不同於核苷(酸)類似物(NUC)已是迫在眉睫,全球也將HBV稱為極度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我們會看到許多國外新藥陸續披露臨床開發進展,但也不要忘記國內科研人員也正積極推動慢B肝創新藥開發工作,相較於國外,國內已有一種衣殼蛋白變構成調節劑GLS4進入3a期臨床研究中,這是新藥的申辦者和研究者共同努力的結果。

最近,在藥物化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我國科研人員繼續介紹具有TLR8激動劑的抗HBV藥物,一種新型喹唑啉酮衍生物的設計與合成。我國科研人員旨在說明,製備並合成了一種有別於以往核苷類藥物的新機制化合物,它是一種TLR8激動劑。

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科研人員通過分析目標化合物的細胞毒性,靶向化合物對HBVDNA複製的抑製作用,活性化合物對HBVDNA複製產生耐藥性的抑製作用以及化合物 5I對TLR8激動劑作用和分子建模分析等,強調了喹唑啉酮衍生物被製備可以作為具有TLR8激動劑作用的抗HBV藥物。

科研人員介紹,HBV感染是對全球公眾健康的威脅。在本研究中,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喹唑啉酮衍生物 (5a-q),並將其作為新型抗HBV藥物進行評估。其中,化合物 5I對野生型和HBV耐藥毒株(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韋)的HBVDNA複製也具有有效的抑製作用,IC50 值分別為 0.15 和 0.10 μM。

值得注意的是,5I 的選擇性指數值高於 66.67,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分子對接研究表明,化合物5I 很好地適應了TLR8蛋白-蛋白界面的結合口袋。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進一步證實,化合物5I可以劑量依賴性地激活TLR8,從而有效的誘導TLR8依賴性NF-κB的活性。總體來說,化合物5I 在體外顯示出有效的抗HBV活性和 TLR8激動劑作用,可能是一種潛在的抗HBV免疫調節劑,值得進一步研究。

小番健康結語:在我國科研人員完成的這項設計與合成新型喹唑啉酮衍生物工作中,建議讀者需要了解這些專業知識。第一,科研人員合成的化合物5I,它對野生和耐藥HBV毒株均顯示出有效抗HBV活性。第二,5I可以很好地適應TLR8蛋白-蛋白界面的結合口袋,並以劑量依賴性方式激活TLR8,從而誘導TLR8依賴性NF-κB 活性。

插個題外話,新藥研發是多學科專業人士參與的合作項目,主要把新藥研發分成臨床前和臨床研究階段。新藥研發還有申辦者和研究者之分,申辦者一般在國內指藥企,研究者一般指醫生,當新藥進入臨床研究時,按照藥品法規定,申辦者需要監督研究者工作,所以,申辦者與研究者之間是一種相互合作、相互監督的關係。

新藥進入臨床研究後,並不像人們想的那樣,全是負責新藥臨床試驗醫生的事,事實上,進入臨床研究以後,申辦機構的研發人員可能還需常到試點醫院與負責新藥臨床試驗的醫生密切溝通試驗進展情況。

有些人刻意地抹去發現、設計與合成藥物的生物製藥人員貢獻,一味地抬高醫生在新藥研發過程中的貢獻,是不正確且有失偏頗的。試問,如果沒有發現一個可以成為臨床研究的化合物,沒有發明人的辛苦付出,醫生拿什麽做臨床試驗呢,是空氣嗎?

把在各個疾病領域發現大量臨床候選藥物的發明人置於何地呢?看病治病的確要找正規醫院的醫生,但新藥研發工作不只是醫生的事,我們都不是真正的主角,只有那個小藥片、一滴水才是。

一旦新藥成功上市,就等於改變了某個疾病領域的醫療現狀,大眾首先會問的可能是,是誰把它研製出來。淺見,小番健康就事論事,大家覺得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