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被叫停的幼小銜接班悄然“還魂”

全文共2348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暑假過半,課外輔導市場依舊火熱。近日,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調查走訪發現,在學科培訓火爆的同時,曾被叫停的幼小銜接班悄然“還魂”,不止在網站上可搜索到機構的招生信息,還有機構在幼兒園門口公開以幼小銜接為名義進行推廣宣傳,他們都以“提升能力”為噓頭,且都宣稱名額緊張。業內專家指出,幼小銜接重在養成多方面的良好習慣,而非機構所說的“學習能力”,家長該崇尚助跑而非搶跑,甄別培訓機構良莠,理智減少教育焦慮。

01

招生依舊

“幼兒園門口總有幾家培訓機構在招生,這7月底最終放假前有培訓機構以幼小銜接的名義在進行推廣宣傳,”孩子即將升入幼兒園大班的王女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而在去年暑期,教育部曾明文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

北京商報記者來到王女士提及的培訓機構:巨人學校水碓子校區(巨人教育被美股上市公司精銳教育收購),在校區內未發現任何幼小銜接的宣傳內容,當記者以家長身份谘詢有無幼小銜接班時,前台人員表示,“這很敏感,沒有宣傳單,但小巨人學校有這個內容”。小巨人學校負責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要不是有學生報名後轉校區,9月開學的班早沒名額了。”

在第壹階團結湖校區,記者看到,校門口依舊寫著“幼小銜接專科學校”的字樣。負責人告訴記者,第壹階由有北師大背景的專家創辦,自2009年成立以來隻做幼小銜接,至今在北京已有7個校區,團結湖校區有5個班。9月開學的班,在今年春節後基本就已經報滿了。記者提及國家政策對幼小銜接的管控時,負責人坦言:“沒感覺受到太大影響,家長的需求依然存在,我們會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有關習慣,同時涵蓋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內容。”

隨後北京商報記者前往精銳至慧學堂藍色港灣店,發現幼小銜接課已被化名為思維培訓課。記者深入詢問得知全年班的課程基本已經沒名額了。工作人員強調要為孩子評測適合的課程,如果需要去海澱的小學或者國際學校的有適合的高強度產品。

不止在線下,記者在網上搜索到智慧家以思維訓練課名義也在進行幼小銜接的招生,記者致電望京校區,工作人員表示僅剩3個名額。在智恆教育的官網上,記者不僅看到幼小銜接的宣傳,還出現了嬰幼銜接(為上幼兒園做準備的)課程產品。

02

教育體系症結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在教學形態上,除了精銳至慧學堂是8-10人的圍坐式教學,培訓機構也會採用小學的課桌椅,在班型和課程設置上也與小學幾乎完全一樣。每班20餘名學生,配有1-2個班主任,每節課40分鐘,數學、語文、英語、音樂、體育等學科全有涉及。價格上,記者採訪到的幼小銜接機構包含書本費等普遍收費在5000元/月上下。

在產品形態上,幼小銜接班大部分以全年班的形態存在,以往半年班的產品幾乎消失。這意味著,孩子要不選擇幼兒園大班,要不選擇幼小銜接班。有公立幼兒園園長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原本小班、中班時三個班的規模,升入大班後至多剩一個班的體量。為何幼小銜接班會屢禁不止呢?說到底,除了有培訓機構販賣的“焦慮感”,還是有剛性需求存在,而導致這一需求出現的症結,跟幼兒園和小學的教育體系不夠連貫有著關聯。

雙胞胎女兒剛從幼小銜接班畢業的夏女士談及報班初衷時說道,“幼兒園要午睡,小學沒有;幼兒園玩遊戲為主,小學分科目進行課堂教學;現在小學語文課程學習拚音的時間都在一個月內,對於零基礎的孩子是很難的。這些不去幼小銜接班孩子何談適應?身邊孩子都上並學習了知識點,如果自己孩子不上,很可能就會跟不上進度,影響自信心。而且公立校還好,有很多好的民辦校、國際學校仍然採用面試的方法進行招生和分班,這無疑在考驗著孩子學前的知識積累”。

據北京朝陽區某公立幼兒園園長告訴記者,其實幼兒園大班越來越多地做著跟幼小銜接有關的習慣養成教育,比如每月開設家長講座,講解如何幫助孩子完成幼小銜接;帶領孩子不定期參觀學區內的小學,親身體驗小學的學習生活和課堂學習規範,開設小學模擬角,開展任務式教學等,讓幼兒對小學的各類學習生活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也有觀點認為,如果幼兒園不能過多滲透小學教育教學內容,那麽小學就要改變和完善現行教學模式,給予孩子更充分的空間和時間,否則幼小銜接班就不可能真正消失。

03

合力解決焦慮和搶跑

除了體系問題,形成需求的另一大原因便是家長的搶跑思維及家庭教育缺位所致。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在走訪的機構中,大多宣稱以激發孩子邏輯思維、記憶力、語言表達等學習能力為主,培養行為規範,配有一年級的學科內容。幼小銜接超前學習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內容已成常態,目前在教育領域進行創業的科幻作家郝景芳曾說過:“中國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最重要的功能,無疑是選拔。”而選拔則意味著競爭,競爭則有優勝劣汰,這樣的壓力向下傳導至小升初、幼升小,造成如今的普遍“搶跑”狀態。

在北京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校長鍾亞利看來,學前階段的孩子重點培養的不是所謂“能力”,而是對學習的責任感和興趣。

“相對於家長認為的幼小銜接就是花錢送去輔導班,提前學習漢語拚音,認識大量漢字,會做50以內的加減法或記住多少單詞,我認為,幼小銜接更多的該是培養幼兒對於上小學的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過硬的身心素質和一定的社交能力,從而建立任務意識、規則意識和責任感,這些是孩子社會化的開始,是真正的起跑點,”鍾亞利補充道,“而且教研是學校的長項,是培訓機構的短板,怎麽教、教什麽,公立學校完全可以解決。我已經看到越來越多來自培訓機構的老師到學校去面試求職。”

此外,鍾亞利還談道,家長要摒棄只要花錢送孩子去幼小銜接班就能真正做好銜接工作的觀點。如何建立任務意識、目標規劃、調整生物鍾等,家長才是幫助孩子培養起良好學習習慣的第一人。往往在學前對孩子在各種輔導班投入較大的家長,孩子上學後的表現反而會讓家長失望,這是因為起始方向不對,而家長就會更加焦慮報更多的班兒,這就是超前教育的危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