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疫情下的海外博物館:一邊籌措資金,一邊開放在線

由於疫情的影響,海外的文化機構目前均呈現閉館的狀態,部分展覽推後,原定於6月之前的活動都有可能被取消,這將使博物館(美術館)損失一筆可觀的收入;雪上加霜的是已經發生的展覽付出了借展、保險等費用,卻無法產生門票收益。在此期間,海外的博物館一邊尋求資金,一邊與公眾相約在線上欣賞館藏,感知文化藝術之美。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官網首頁顯示,無論何處,都可體驗Met

與其他行業一樣,海外的文化機構也正在尋求幫助,3月24日,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代表“美國博物館聯盟”發出倡議希望國會為博物館等非營利性組織提供40億美元的救助資金。

這份倡議稱,目前美國文化藝術機構的關閉每天造成至少3300萬美元的損失,這不僅僅影響了機構本身,也涉及其所在的社區和文化事業,由此發起“Congress Save Culture”,希望采取行動拯救藝術。

大都會博物館在其社交網絡上呼籲“采取行動拯救藝術”

危機之下,來自藝術機構的求助

大都會博物館在7月1日之前暫不對公眾開放,原定2020年春季的展覽推遲至10月下旬至明年2月,其中除了“創造大都會:1870—2020”紀念大展外,也包括原本5月7日舉行的“關於時間:時尚與延續”(About Time: Fashion and Duration),這場展覽是一年一度大都會慈善籌款晚宴(Met Gala)主題展,還是大都會150年紀念活動的壓軸節目。

往年大都會博物館慈善籌款晚宴現場

大都會博物館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丹尼爾·H·韋斯也預計截至6月30日會產生6000萬美元的赤字,連鎖產生的財政危機將延續至明年。而據《紐約時報》此前報導,博物館約有2200名員工面臨被裁員的風險。

雖然疫情的爆發讓一些慈善和讚助活動受到影響,但好在在康泰納仕、路易威登等集團的支持下,“關於時間:時尚與延續”依舊可以在未來舉辦。大都會服裝部門的策展人安德魯·博爾頓(Andrew Bolton)和他的團隊將繼續執行展覽策劃工作,讓這場跨越一個半世紀的時尚之旅得以實現。

“關於時間:時尚與延續”展覽作品:《超現實主義》,David Bailey,1980年

但很少有人相信,大都會博物館領銜“美國博物館聯盟”多家博物館提出的40億美元的救助資金會獲得廣泛的支持,因為即使在平時,除了史密森學會外,美國聯邦政府對文化機構和全美教育協會(N.E.A.)的支持也屈指可數,即便如此,經常還有議員發出削減預算的提議。在當下,眾議院民主黨人提出的法案為國家藝術基金會和人文科學基金會各提供3億美元的資助,共和黨人提交的參議院法案將這兩項數字各定為1億美元。更普遍的觀點也認為在經濟困難時期,對藝術團體的資助是“不錯的”,但並非“必要” 。

大都會博物館展廳

在如今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藝術管理者也希望可以借鑒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做法,當時國會撥款5000萬美元給全美教育協會(N.E.A.)這些資金中有60%直接用於非營利性藝術機構,這筆撥款也在當時保留下了7000個工作職位。

目前,西雅圖已同意免除或推遲支付該城市藝術團體兩個月的租金,市長簽署了一項110萬美元的資金計劃,以支持文化組織。此外,致力於疫情救助的非政府資金流已經啟動,包括由紐約信託基金(New York Community Trust)設立了7500萬美元基金,計劃向文化非營利組織和社會服務機構提供貸款。但是,相比一長串的藝術機構和團體名單,這些資助被認為遠遠不夠。

在歐洲,因為文化場館的關閉,部分依舊開放的教堂成了唯一可以看見藝術品的地方,英國V&A博物館除了部分展覽延期外,也宣布原定於5月16日開幕的”文藝複興shu彩: 從丟勒到凡·戴克“特展取消。各國政府也意識到文化工作者的迫切需求,英格蘭藝術理事會已經宣布了一項1.6億英鎊的計劃,以幫助該國的藝術團體;在德國,自由職業者(主要包括藝術家和作家)或可以申請到5000歐元的補助。

大都會博物館在網上推出的360度展廳

無論身處何處,均可體驗藝術

與上一個月國內關閉的藝術機構一樣,海外文化機構也暫時將運用主體放到雲端,讓公眾即便在家中,也可以透過藝術激發知識,創造力和想象力。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開放了在線資源,其中包括視頻、書籍和論文,這讓藝術愛好者不僅可以足不出戶卻宛如來到藝術家工作室,看到裡希特等現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的創作過程,還可以了解中世紀的文化,並可以通過網絡觀看音樂會。

大都會博物館開放的五百多種出版物提供免費閱讀和下載

同時在大都會博物館已經出版的1500多種展覽畫冊、雜誌等出版物中,精選了五百多種提供免費閱讀和下載,在大都會博物館網上瀏覽這些出版物,可謂是一筆寶藏,除了2000年以後舉行的米開朗基羅、維米爾等大型展覽圖錄外,1970年以來博物館定期出版的“入藏簡報”也可見蹤跡。在中國藝術部分,方聞的《夏山圖》、李公麟研究,明軒、網師園“殿春簃”和中國繪畫的淵源,甚至1980年代初期,中國文物赴美展出的畫冊資料均可下載。

大都會博物館藝術史課程

同時大都會博物館還在網上推出結合藏品和展覽的藝術史課程(The Heilbrunn Timeline of Art History),依托於20多年來的數百篇論文,博物館將藝術作品與時間軸對應研究,並以此講述博物館的藏品和全球文化故事。一些原本存在於博物館幕後的,工作人員修複藏品、以往展覽的布展細節也以視頻的形式上傳至博物館的社交媒體上。

為兒童設計的網絡博物館

此外,整個2020年,大都會博物館每周從1920年代以來博物館製作和收藏的1500多部影像檔案中選擇一部影片放映,一些鮮為人知的藝術家紀錄片,以及有關藝術製作技巧均將通過這些影片的放映逐一揭秘。

目前,大都會博物館擁有超過470萬件館藏,這些館藏也均在網上開放。而不同關注領域的博物館工作人員,還將從各自視角對這些展品予以私人解讀,由此讓工作聽到來自博物館各處的聲音。

大都會博物館從私人觀看的角度解讀藏品

此外,因疫情關閉的大都會布魯爾分館的“格哈德·裡希特:終究是繪畫”(Gerhard Richter: Painting After All)和大都會博物館的英國展廳等均開放網上展廳,與現場直接可以獲得的視覺體驗不同,網上展廳更注重作品背後的故事。比如裡希特展附加了藝術家創作過程的視頻,以及“比克瑙”系列從一張照片被反覆塗抹,成為一件作品的過程。

裡希特創作視頻截圖

因為疫情的發生,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的安迪·沃霍爾展和英國國家美術館的提香展也都關閉了,如今想看提香則可以通過美術館社交網絡觀看來自展覽現場的解讀視頻;而看安迪·沃霍爾則推薦至去匹茲堡的沃霍爾博物館(Warhol Museum)官網,此次可見最多的沃霍爾作品。

谷歌藝術文化平台“弗裡達的面孔”專題頁面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名古屋市美術館等33個藝術機構共同在谷歌藝術文化平台推出“弗裡達的面孔”專題,除了可以一次瀏覽200多件弗裡達作品外,還以各機構收藏的信件等檔案資料引導公眾近距離地“觀察”她的多面性。

一些研究者也在該平台發出自己對弗裡達的研究見解,比如,歷史學家亞歷杭德羅·羅薩斯(Alejandro Rosas)討論了藝術家作品與墨西哥革命的聯繫,他認為過去對此有所誤解,弗裡達藝術的本質並非來自衝突。

“谷歌藝術文化平台“在微博上以湖北博物館藏品祝福武漢

而與谷歌藝術與文化平台合作的藝術場館囊獲有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奧斯陸的蒙克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巴黎奧賽博物館等各大博物館,甚至還包括湖北博物館。

普拉多國家博物館頁面

事實上,世界各地的文化機構近幾年均開始了自己網上展廳的梳理,普拉多國家博物館也早早通過時間線的形式將其館藏的委拉斯開茲、卡拉瓦喬、羅希爾·范德魏登等藝術家以時間線的方式聯繫。在盧浮宮網站,無論身處何處,都可以通過電腦,在空蕩蕩的展廳遊走,並可以放大牆上所懸掛的藝術品的細節。

盧浮宮網上展廳

洛杉磯蓋蒂博物館

宣布將在網上舉辦一系列展覽,首先推出的三個展覽包括“米開朗基羅:大師之心”、“亞述:古代伊拉克的宮殿藝術”等,以及倫勃朗、包豪斯等藝術歷史在線探究,同時開放的還有350多種蓋蒂出版的書籍下載、講座等在線收看。

博物館網站貼出相關藝術作品,顯示在家的狀態

卡夫卡曾經寫過:“你不需要離開屋子,坐在你的桌旁聽著;別聽,等著;甚至不要等待,完全安靜和孤獨。世界會主動向你展現自己。”這像極了如今隔離的狀態,雖然足不出戶,而藝術具有連接,治愈和建立鏈接的力量。

(注:本文編譯自紐約時報《面對危機,藝術機構如何自救》、英國衛報《藝評人最喜歡的博物館網站推薦》,以及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洛杉磯蓋蒂博物館等藝術機構網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