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北上空的“龍”狀雲刷屏 中國航天科工官方認領這條龍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郭媛丹】“天上有條龍?!”7日傍晚,在北京、天津、河北等華北多地的天空中出現一片蜿蜒曲折的雲,形狀如同傳說裡的“龍”。這條色彩絢麗的“龍”狀雲立刻在朋友圈中刷屏。不過它到底來自何方?是由特殊天氣條件造成的,還是神秘的導彈試射?專業人士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是火箭發射產生的尾跡雲呈現出的“暮光效應”。

由於此前華北天空中出現的類似特殊天象,被西方情報部門認為與中國試射導彈有關,因此不少網友7日紛紛猜測“是不是又在試驗新型導彈”?

中國導彈專家楊承軍教授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類似現象的確通常與運載火箭、彈道導彈發射時的尾跡有關。但兩者的尾跡略有區別。發射衛星的運載火箭軌跡多為向上向高處飛行,可視的尾跡時間會持續三四分鐘。與之相比,彈道導彈的主動段飛行時間在兩分鐘左右,時間較短,而且其軌跡並非完全向上,而是垂直向上飛行約兩分鐘就向目標方向進行程序轉彎,因此尾焰消失得很快,能看到尾焰的時間很短,如果在不良天候或能見度低的情況下,尾焰很快就看不到了。導彈的被動段基本是依靠慣性飛行,通常沒有動力驅動,因此更看不到尾焰。

中國航天科工官方微博很快“認領”了這條“龍”狀雲。中國航天科工官方微博7日晚間發布消息表示,“今天的快舟和北京傍晚的祥雲最配。”隨後,微博認證信息為“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經理”的微博網友“快舟火箭首席科學家助理”,在微博上公開“認領”:“這是今天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所造成的火箭尾跡雲”。該博主在相關微博的評論區還回應稱,“在酒泉傍晚發射,大半個西北地區都能看到;在太原傍晚發射,大半個華北地區都能看到,你們喜歡看,我們就多發幾次。”

據介紹,7日16時52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採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將“和德二號”A/B衛星、天儀16/17衛星、天啟四號A/B衛星發射升空。這是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今年第5次執行發射任務,也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6小時內的第二次發射。當天10時55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另一枚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將“吉林一號”高分02B衛星發射升空。

火箭或導彈在天空中留下的特殊尾跡是如何形成的呢?北京市天氣局解釋稱,人眼所見的尾跡通常是火箭噴射的尾流中固體推進劑燃燒生成的三氧化二鋁粒子散射太陽光的結果。這些粒徑比較小的粒子被噴口噴出後,在高層大氣中所受的阻力比較小,因此能持續好幾公里。而大氣平流層和中間層之間的循環氣流,將原本連續的尾跡吹成了特殊形狀。

不過7日形成的“龍”狀雲之所以如此炫目,還有一個更特殊的原因。“快舟火箭首席科學家助理”微博账號目前由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曹夢負責運營,曹夢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快舟火箭發射時產生的尾跡雲(由於快舟一號甲是固體火箭,尾跡主要是煙塵顆粒)呈現出罕見的“暮光效應”。相關資料顯示,這種“暮光效應”難得一見,1958年以來美國范登堡空軍基地進行了超過1800次導彈和火箭發射,但其中只有很少部分能產生“暮光效應”。

曹夢介紹說,火箭發射呈現出“暮光效應”的最關鍵因素是發射時間。這需要火箭發射時間在日出前30分鐘或日落後30分鐘內。與“山腳下陷入暮色,但山峰依然有陽光照射”的常見情況一樣,在這些特殊時間段內,儘管地面觀察者覺得天色昏暗,但高空中還有光照。當火箭在夜空中上升時,漸漸離開地球陰影區,火箭尾跡此時會被高空的陽光照亮。對於地面的觀察者而言,雖然天色已暗,但被照亮的火箭尾跡反而格外顯眼。隨著火箭越飛越高,大氣壓力逐漸降低,尾跡擴散越來越寬,並在高空氣流的作用下變成特殊形狀。據報導,2018年10月美國“獵鷹9”火箭發射時產生的瑰麗尾跡,一度讓加州多地驚呼“外星人來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