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局部地區曾反對慶祝聖誕,內戰後過節才成了國家大事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又悄然而至了。曾經,聖誕節充滿著宗教、歷史與傳統的氛圍。現在,聖誕更多承擔著情侶約會、家人團聚、商家促銷的使命。但是,在歷史上有這麽一段時期,聖誕節不僅促進了一個大國的統一與建立,還將現代聖誕節習俗創造並保留了下來。

曾被鄙視的慶祝活動

這一切要從美國內戰,即南北戰爭時期說起。因為,在這長達四年的戰亂之前,美國並未成為統一的國家,聖誕節也並非官方節日,更沒有現在的聖誕假期。但是,這也是年輕人互道衷腸的好時節。美國南北兩地的異地戀人,“沒有你的聖誕節”,每逢佳節倍思親。

1861年,南北戰爭開打後第一個聖誕節悄然臨近,一對年輕的戀人——聯盟軍士兵納撒尼爾·道森和未婚妻艾洛蒂·陶德,鴻雁傳書以互道相思。這對小情侶相隔數百英裡,由於內戰,情書常常無法順利交到對方手上。

道森在12月22日的信對陶德(瑪麗·托德·林肯的妹妹,瑪麗·托德·林肯是亞伯拉罕·林肯之妻)說,“我真希望能和你一起過聖誕,這個節日會讓年輕人重新煥發活力,再次生活在青春的歡樂頌歌中”。信裡還提到了兵團裡亂糟糟的節日場景: “……有的只有劣質威士忌,酸甜苦辣都在酒裡了”

曾幾何時,過聖誕節不僅會被鄙視還要被罰款。南北戰爭之前,聖誕節不是美國的法定假日,全國也沒有統一的慶祝形式。殖民早期,在新英格蘭等地區,聖誕節被清教徒和加爾文主義者瞧不起,他們覺得這個節如果想被重視,應該在當天嚴格禁食並有一套專屬儀式(認為聖誕節太“世俗化”,流程不夠嚴格和有宗教感)。

在17世紀時,現馬薩諸塞州(麻省)地區還會對慶祝聖誕節日的殖民者徵收罰款。在成為州之後,儘管不再收罰款了,但當地企業、學校等重要組織也沒有重視起這個“小節”。

宗教含義日漸疏遠

在新英格蘭地區以外的地方,很多地方還是有慶祝聖誕節的傳統,但慶祝方式大多數取決於這些移民的原籍國。 到了19世紀中期,聖誕節的假期“屬性”愈發凸顯,與宗教傳統漸行漸遠。

像《鈴兒響叮當》(“Jingle Bells”,1857年作品)這樣的聖誕頌歌以及《聖尼古拉斯的訪問》( “A Visit from St. Nicholas” ,1823年作品)等詩歌為一個更加討喜、有趣的世俗假期奠定了基礎——儘管各個地方喜歡的口味不同,但是吃喝總是免不了的,另外,互送禮物也成為了節日時尚。

內戰前,南方的種植園奴隸主將聖誕作為向奴隸炫耀他們的“家長權”的機會,根據美國歷史學家記載:那時的聖誕慶祝活動會持續很長時間,奴隸主給奴隸們操辦婚事、給他們提供酒肉,還會象徵性地贈送些禮物。

這些祖源來自非洲的奴隸們,想要在這個稍微輕鬆些的節日中創造些他們自己的聖誕傳統,於是節日融合了許多非洲的傳統。但他們也在表面上給足了奴隸主“面子”:他們(誇張地)熱情地打開禮物並當面表示感激,(內心裡卻在想,“感謝上帝,請幫助赦免這些人的罪孽”)。這“口蜜腹劍”的一幕也構成了戰前聖誕節的獨家記憶。

南北戰爭以後迅速“上位”

美國內戰不僅擾亂了種植園奴隸主和奴隸之間的關係,也破壞了家庭和社區內的關係。 由於南北雙方都將資源轉移到戰爭中,贈送禮物和節日慶祝的能力都大大消減了。人們決定作為愛國者舉行更溫和的聖誕節慶祝活動,孩子們也參與其中。 他們製作了更多不起眼的小禮物,比如,爆米花球或手工粗製的玩具,另外,他們學會了“克制”對聖誕老人的期望。

最終,南方聯軍崩潰了,文章開頭介紹的小情侶道森和陶德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對個人生活的忍耐已經達到極限。他們當然不是唯一忍受不了戰亂生活的人,無論南北大家都希望能夠過個團圓平安的聖誕節。此時分崩離析的美國,使這個節日具有了新的含義。

到了1865年戰爭結束,聖誕節迅速“上位”:從相對不重要的假期變成了一個合家團圓日子。美國人對待這個節日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為我們今天所知的更現代的聖誕假期奠定了基礎。

聖誕老人從此“臉萌”

大眾媒體對現代聖誕節的貢獻也是功不可沒,他們通過媒體內容盡力在聖誕節期間增加士兵及其家人計程車氣。

《哈潑斯周刊》(Harper's Weekly)是當時最受歡迎的期刊,在戰爭期間出版了各種聖誕故事和插圖。其中,最著名的插畫家托馬斯·納什,他曾為林肯畫過競選海報,是《哈潑斯周刊》的“頭牌”插畫家。

他一改之前聖誕老人清瘦、嚴肅的模樣,用畫筆將聖誕老人描繪成為一個留著長長的白胡須、身材滾圓、臉上洋溢著親切微笑的“臉萌”老爺爺,帶著他大大的禮物背囊,愉快地向讀者打著招呼。聖誕老人的形象呼之欲出,預示著聖誕祥和美滿的氛圍與對未來國家的希望。

現代聖誕老人形象自此誕生,並以此基礎沿用至今。

聖誕老人真的有

至今,每當聖誕節來臨,美國各地的報紙雜誌總要重新刊登一篇文章。因為這篇文章,“實錘”了國民節日聖誕節的主角之一——聖誕老人的存在。

經過戰後恢復和發展,美國這個新生國家國民生活逐漸富庶安逸,人們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慶祝聖誕節這個全年最重要的節日,尤其是孩子們。

但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卻沒有得到回答。終於在1897年,美國一個8歲女孩非常困惑地給《紐約太陽報》寫信,問道了那個千千萬萬孩子們都會關心的問題——“拜託了,請告訴我,聖誕老人真的有嗎?” 於是,美國新聞史上最有名的一篇社論誕生了, 《紐約太陽報》記者弗朗斯·比·恰奇親自以社論的方式回復了女孩:

“……讓我們高興的是,聖誕老人的確存在。不止如此,他大概永遠不會死

亡。一千年以後,一百萬年以後,聖誕老人也會同現在一樣,讓孩子們的心高興起來。”

聖誕節成為法定節假日是什麽時候?這要追溯到戰爭剛結束時,前述媒體戰後不斷宣傳聖誕節對國家統一的必要性, 強化聖誕假期作為對家庭團圓的重要性。內戰結束後的187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部聯邦假期法,將聖誕節定為法定假日,四年的戰爭將假期從松散的慶祝活動變為必不可少的慶祝活動。

參考文獻

https://www.history.com/news/civil-war-christmas

維基百科

(文/姚異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