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個治風濕名葯,還可治腸炎,癱瘓,不孕等!

藥王孫思邈雲遊過很多地方,處處留下他與藥材的故事。尤其名山大川,更產傳說,比如青城遇川芎,峨眉遇老鸛草。

峨眉的老鸛草,在峨眉山牛心寺以上,九老洞以下,以及後山的麻子壩,腳盆壩均有分布,其名字,是藥王發現老鸛鳥吃了一種植物後,飛行得雄健有力。

藥王將這種草煎熬成濃汁,前來應診的風濕病患者服用後,患者的雙腿及關節紅腫的癥狀均腫消痛止,並且可下地行走。患者們為感謝孫思邈,紛紛要求他為此草取名。藥王想到發現這草有老鸛鳥的功勞,故取名為「老鸛草」。

老鸛草為牻牛兒苗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別名老鸛嘴、老鴉嘴、老貫筋、老牛筋等。

高30-50厘米。根莖直生,粗壯,葉基生和莖生葉對生。基生葉片圓腎形,莖生葉3裂至3/5處,裂片長卵形或寬楔形,表面有短伏毛,背面沿脈有短糙毛。花序腋生和頂生,稍長於葉,總花梗有倒向短柔毛,有時混生腺毛。每梗有兩朵花。花瓣白色或淡紅色,倒卵形。花絲淡棕色。蒴果長約2厘米,有短柔毛和長糙毛。花期6-8月,果期8-9月。

除了峨眉一帶,東北、華北、華東、華中、陝西、甘肅和四川其它地方。俄羅斯遠東、朝鮮和日本有分布。因為地域以及生長的問題,老鸛草有很多的分支,如短嘴老鸛草、尼泊爾老鸛草、長嘴老鸛草以及鼠掌草等等,他們在藥用上有一定的差別,要注意哦!

所以這裡提到的老鸛草藥用,為牻牛兒苗、老鸛草或野老鸛草的乾燥地上部分,前者習稱「長嘴老鸛草」,後兩者習稱「短嘴老鸛草」,夏、秋二季果實近成熟時采割,捆成把,曬乾。

其性味苦、微辛、平,歸肝、腎、大腸經,祛風,活血,清熱解毒。治風濕疼痛,拘攣麻木,癰疽,跌打,腸炎,痢疾。

常用配方

1、治筋骨癱瘓

老鸛草、筋骨草、舒筋草,燉肉服。(《四川葯志》)

筋骨草又名白毛夏枯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有祛風通絡之效。舒筋草舒筋活血,祛風濕。

2、治腰扭傷

老鸛草根50克,蘇木25克,煎湯,血餘炭15克沖服,每日一劑,日服二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蘇木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淤痛諸證,比如跌打損傷等。血餘炭就是人的頭髮,收斂止血,化瘀。

3、治急慢性腸炎下痢

牻牛兒苗30克,紅棗四枚。煎濃湯,一日三回分服。(《現代實用中藥》)

4、治腸炎,痢疾

老鸛草50克,鳳尾草50克,煎成90毫升,一日三次分服,連服一至二劑。(《浙江省中草藥抗菌消炎經驗交流會資料選編》)

鳳尾草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消腫解毒等功效,用於治療痢疾、腸炎、黃疸型肝炎、吐血、便血等病症。

5、治婦人經行受寒,月經不調,經行發熱,腹脹腰痛,不能受胎

五葉草25克,川芎10克,大薊10克,白芷10克。水酒各一鍾,合煎,臨臥服,服後避風。(《滇南本草》)

五葉草正是老鸛草,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大薊涼血止血,祛淤消腫。白芷祛病除濕、排膿生肌、活血止痛。共治病症。

6、治筋骨疼痛,通行經絡,去諸風

新鮮老鸛草洗凈,置一百斤於銅鍋內,加水煎煮二次,過濾,再將濾液濃縮至約三十斤,加飲用酒五兩,煮十分鐘,最後加入熟蜂蜜六斤,混合拌勻,煮二十分鐘,待冷裝罐。(《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老鸛草膏)

名老鸛不像老鸛,卻能治老鸛,也讓大眾受益,這就是老鸛草。

你見過老鸛草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