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瓦伊達電影自傳》等五本書了解猶太民族和文化

6月23日中猶文化科技交流中心在上海三聯書店舉辦了“《剩下的世界:瓦伊達電影自傳》新書讀者推薦會暨2019中猶文化科技交流中心年度中猶書單發布會”。

歷時一個季度的中猶文化系列活動從4月啟航,通過發布了手繪“拾光地圖”、定製“拾光香氛”、開發“拾光地圖”小程序、舉辦虹口影視論壇、《五千年猶太文明史》讀書會,在6月末的上海,迎來了活動的高潮“2019中猶書單”的發布。

中華民族熱愛書籍,千年文化綿延不絕。猶太民族也是如此,自從開始了用石塊記錄歷史,猶太民族的文化也通過書本代代傳承。“活動會告一段落,在下一季活動開始前,運用書單的形式,正是希望將中心策劃主辦的活動的影響潛移默化地傳遞下去。”中猶文化科技交流中心運營總監丁莫莫在發布會上說。

本屆上海電影節期間,猶太導演斯皮爾伯格導演的《辛德勒的名單》成為首部無中文字幕的展映影片。而此次新書推介活動的傳主——波蘭世界級導演安傑伊·瓦伊達,正是通過斯皮爾伯格當年向奧斯卡組委會寫的推薦信,獲得了當年的終身成就獎。這本新近翻譯成中文的著作《剩下的世界》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發行。而中猶文化科技交流中心將這本新書——這位把目光投向苦難的猶太民族的大導演的自傳列入了2019年中猶書單之中。

瓦伊達被譽為波蘭電影之父,是“波蘭電影學派”的創始人之一。他的早期傑作《一代人》《下水道》《灰燼與鑽石》被稱為“戰爭三部曲”。他的影片《福地》《威克的女孩》《鐵人》《卡廷慘案》都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1978年,《大理石人》獲得第31屆坎城電影節費比西獎,1981年的《鐵人》獲得了當年的坎城金棕櫚獎。

新書推薦會上,上海電影評論學會的青年影評人馬聖楠和三聯特約編輯趙磊與讀者們交流了他們對瓦伊達的認識。

趙磊與馬聖楠在分享會與讀者交流

“要了解瓦伊達,最好的途徑就是在看完他的電影后,結合這本書去聯繫他的成長背景,他的電影創作與波蘭本土文化歷史、政治經濟緊緊相連,” 趙磊介紹瓦伊達擅長將新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結合,以強烈的道德意識和精湛的電影技巧,刻畫20世紀波蘭的苦難和掙扎,在其中顯示出藝術家的良知、反思與社會關懷,堪稱波蘭20世紀歷史的最好見證。

馬聖楠向讀者們介紹了瓦伊達的生平:1926年3月6日,瓦伊達出生於波蘭蘇瓦爾基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是波蘭軍隊的一名軍官,母親在一所烏克蘭學校教書。瓦伊達13歲時,二戰結束了他田園詩般的鄉村生活。他的父親死於卡廷慘案,母親辛苦做工以維持生計。波蘭政府嚴鎖戰爭消息,直到1989年,他們才能在家族墓地裡正式記下父親的犧牲地。

1954年的《一代人》是瓦伊達的處女作,描寫了有冒險衝動、個人理想和恐懼感的青年戰士形象;《下水道》講述了1944年華沙起義的最後,部分抵抗者只有下水道逃學生、令人絕望的悲劇:它們與《灰燼與鑽石》一起,突破了傳統主流意識,構成了使他獲得聲望的早期代表作“戰爭三部曲”。

《大理石人》及其續集《鐵人》是瓦伊達最有名的作品,分別創作於1977年和1981年,被稱為波蘭“道德焦慮影片”的代表作。《大理石人》揭露了一個人的內心秘密,一個被包裝成典型模範的人物撇掉了國家的“堅硬”外殼,暴露出的人性與脆弱的一面;《鐵人》則表現一名記者被指派深入現場採訪一起罷工事件、搜集罷工領導者的不利材料,卻在最後關頭提出辭職……影片隱晦地向波蘭人傳達了1970年鎮壓的真相。

瓦伊達影響了世界上很多知名導演,日本導演大島渚還曾專門撰文分析過瓦伊達,並認為在面對歷史時,世界上的國家中波蘭是具有最深切悔恨的一個。大島渚認為瓦伊達堅持的製作電影有著重大意義:這裡一定會誕生出“像宣告勝利的曙光般閃閃發光的鑽石”來,而這是超越波蘭國民要求的,甚至是元朝波蘭國家要求的結果。

瓦伊達

《剩下的世界》中記載了瓦伊達與斯皮爾伯格的一次會面經歷。斯皮爾伯格在準備拍攝《辛德勒名單》時,瓦伊達與他約在克拉科夫見了一面。瓦伊達曾轉達過一個意見:“《辛德勒的名單》應該拍成一部黑白電影。”見面時斯皮爾伯格問為什麽?瓦伊達說:“如果您決定拍一部反映歐洲猶太人的悲劇電影,那這部電影就必須與您此前所有的影片劃清界限。只有這樣觀眾才會明白,您要告訴他們的是完全不同的事。”

斯皮爾伯格又問道:“您知道辛德勒的眼睛是藍色的嗎?”瓦伊達回答:“我知道,我本來要自己拍《辛德勒的名單》,這個劇本我也拿到了……”斯皮爾伯格轉身走到桌子另一邊,問他的製作人:“要不我們拍一部全黑白電影,只有辛德勒的眼睛是藍色的,如何?”在幾千米的黑白膠片上,隻把辛德勒的眼睛塗上藍色,這個成本相當於波蘭電影業幾年的預算,而斯皮爾伯格甚至還想把黨衛軍制服肩章的軍銜塗成紅色,儘管它們本來是全黑的。

趙磊說:“現在我們在《辛德勒的名單》中看到了那個身穿紅裙子的小女孩,我想這與瓦伊達的主意不無關係。”

馬聖楠還向讀者推薦了電影《冷戰》,“影片通過一對波蘭青年男女的愛情,反應了波蘭50年左右的歷史。波蘭人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歷史,他們的反思是帶著國家傷痛的。在當時極其嚴格的審查制度下,瓦伊達戴著鐐銬跳了一支很美的舞。”

“瓦伊達曾說‘我只是一個導演,我不希望拍出來的影片成為周末晚上的娛樂,而是能帶給人們思考’。他熱愛他的祖國,也熱愛電影,他希望他的電影能被人理解從而開始思索,這就是他的影片走向世界、被無數大導演所敬佩的原因。”馬聖楠說。

在交流會後,中猶文化科技交流中心運營總監丁莫莫向讀者們揭曉了書單:

1《五千年猶太文明史》

入選理由:和中國文明史一樣悠久的猶太文明史,在作者縱橫捭闔的開闊視野與旁征博引的細節描述裡,活靈活現,是了解猶太民族特別是他們的文明與文化的金鑰匙。

2《剩下的世界》

入選理由:二戰時期,波蘭的猶太民族遭受了苦難的一頁,奧斯維辛更成為了地獄的代名詞。來自波蘭的導演沒有回避苦難,而是把鏡頭對準了他的猶太同胞。這不僅是了解大導演生平的著作,更能管窺那段歷史。

3《猶太難民與上海》

入選理由:二戰時期的上海雖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擊,但上海,成為了當時猶太難民心中的諾亞方舟。這段上海與猶太民族在特殊時期互相扶持的歷史被猶太民族銘刻於心,而其中26個故事被收錄在本書裡,讓人動容。

4《創業的國度》

入選理由:都說猶太民族聰明,這個從1948年復國的中東強國創造了令全球側目的科學技術。本書通過分析背後的創新思維和這種思維誕生的土壤,讓所有對以色列驚人創造力好奇的讀者一窺究竟。

5《孤獨星球:以色列及巴勒斯坦》

入選理由:那裡有聖城耶路撒冷,有哭牆,有死海……那裡是被稱為迦南福地的古老土地。戰爭的陰影與貧瘠的自然環境卻被這群人改造一新。這是古老與創新並存的國度,充滿了古老傳說與歷史煙雲……跟隨這本手冊,他將帶你進入一個新天地。

縱觀中心推出的2019年中猶書單,內容包含了最為日常實用的工具書,也有科學技術、文化藝術以及地方史、文明史的覆蓋。這份書單的製訂既是中心在中猶文化交往過程中挑選出的優秀書目,也希望成為給未來準備與猶太民族打交道的國人了解對方的一個階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