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文回顧:供銷社的歷史與現在

下文是微信號“供銷金融”發表時間於2018年7月5日的文章,文章轉載自新華每日電訊,原文標題為《供銷社沒有完全遠去,“金字招牌”正在重新擦亮》,“供銷金融”是供銷社官方金融資訊與互動平台。日前,中共中央決定,任命劉士余同志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副書記。

商場、超市、專賣店、集貿市場……今天,我們可以在成千上萬的店鋪購買衣食所需。然而,你是否能夠想象,曾經有一個時代,中國幾億農民的買與賣由一個“商家”包攬,統購統銷呢?

這個“商家”就是“供銷合作社”,俗稱“供銷社”。在計劃經濟年代,供銷社靠統購統銷包攬了中國幾億農民的買與賣,“金字招牌”無人不曉。直到市場經濟逐漸登上歷史的舞台,供銷社才漸漸淡出了百姓視線,好像“消失了”。

而其實,供銷社並沒有完全遠去。近年來,供銷社在深化改革中不斷調整定位,正在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台,“金字招牌”正在重新擦亮。

曾經紅極一時

對經歷過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農村生活的人來說,供銷社是他們無論購買生產生活資料、還是售賣農副產品都離不開的地方。在很多地方,供銷社是當地唯一的“購物天堂”。

三尺櫃台內,擺著各類商品,可以說什麽都賣:在大人眼裡,這裡有生產用的農具、種子、化肥,有生活必需的油、鹽、醬、醋、茶;在孩子眼裡,這裡有誘人的新衣服、玩具、糖果、小人書……供銷社像魔術師手裡的百寶箱,要什麽有什麽。

由於物資匱乏,許多東西都要憑票購買,限量供應。有一次,一個人在供銷社排隊買米,卻發現自己隻帶了米票,忘了帶盛米的口袋。如果回家去拿口袋,再回來後就買不到米了。這個人急得抓耳撓腮,死活佔著櫃台不肯走。後來,售貨員急中生智,讓他脫下褲子,綁住褲腳,用褲筒當“口袋”裝米。

供銷社不僅賣東西,也買東西。農民的農副產品,通過供銷社銷往全國各地甚至出口國外。

“一手買,一手賣”催生了換購,農民用自產的麥子、茶葉、雞蛋等很多農副產品到供銷社換購商品,在當時非常流行。

面對能生錢的“雞屁股銀行”,個別農村主婦們望眼欲穿,每天都要把自家母雞的屁股摸一遍,看看有哪隻當天會下蛋。

當時,為了方便農民買賣,一些供銷社職工甚至趕著駝隊、背著背簍、挑著扁擔走鄉串村上門服務。

1965年,一部叫作《紅色背簍》的電影非常受歡迎。電影故事的主人公原型是王硯香,北京房山區周口店供銷社黃山店分銷店負責人。1958年,為了方便社員購買東西,他和5位同事一改過去坐等客來的做法,輪流用背簍送貨上山,一年四季,從不間斷。“背簍商店”這一稱呼也在群眾中間流傳了開來。

如今的快遞,無非也就是送到家門口,當時的供銷社,卻可以將貨送到“炕頭上”。一幅老照片顯示,1958年,為了方便老年人,山西省壽陽縣宗艾鄉供銷社職工肖富年就把貨物送到了炕頭上。炕上,老人孩子圍坐在貨盤邊欣賞挑選小雜貨,床邊,肖富年用杆秤給農產品稱重,原始的交易中透出濃濃的鄉親情。

偌大的中國農村,靠著供銷社的“統購統銷”運行了幾十年。供銷社“一手托兩頭”,在穩定物價、調控物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沉浮市場經濟

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的大門徐徐打開,各種小商小販、商店門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供銷社從“唯一”變成了“之一”,失去了壟斷地位。農村的買賣逐漸活躍起來,人們購買商品再也不只認“供銷社”一個門了。

由於“一個口”管著幾億農民的買與賣幾十年,供銷社運行效率低下、特權思想蔓延、收購時壓級壓價、賣貨時態度冷漠、大量商品庫存積壓……僵化的體制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供銷社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他們不得不拚命給自己找出路。

面對市場經濟的衝擊,供銷社也一直不斷深化改革,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199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於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的決定》,這在供銷社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決定》要求,供銷社要“真正辦成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

一位國外記者在當時的報導中寫道,中國終於認識到,農村走原來的路走不通,還得走合作經濟。

《決定》頒布後,經過市場經濟洗禮的供銷社,在深化改革中解決遺留問題、加強基層社建設、推進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全面對接市場,開始逐步恢復振興。

重新煥發生機

黨的十八大以來,供銷社不斷深化改革,加快構建扶持鄉村發展的長效機制。2014年4月,國務院確定河北、浙江、山東、廣東為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省,帶動全國供銷系統涅槃重生。在改革大潮中,一些地方的供銷社圍繞社會力量不願乾、不能乾、乾不好的領域率先突破,在發展農村現代流通、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等諸多方面體現出強大優勢。

截至2017年底,全國基層供銷社經營網點恢復到30多萬個,覆蓋全國的農村現代流通網絡極大地方便了基層農民的生產生活。

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也是當前供銷社的主要工作,服務涉及大田託管、種苗供應、莊稼醫院、科技培訓、資訊提供等現代農業的全產業鏈。

河北省曲周縣四疃鎮馬疃村村民劉光豐流轉經營了60多畝耕地,沒有什麽文化知識的他一直想“以地生財”,然而卻總是“種啥啥賠”。2017年春天,發展心切的他將30畝地種了大白菜,到了收獲季節,白菜價格卻只有6分錢一斤,剛能滿足收白菜的人工費。劉光豐欲哭無淚,將大部分白菜都遺棄到地裡沒有收。

在同屬曲周縣的大河道鄉,10萬畝耕地中,有7萬多畝被供銷社“全托”或“半托”進行生產經營。靠著自身擁有的諸多大型農機具和先進的管理技術等優勢,不少地方的供銷社成為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的主要力量。

各地供銷社還在帶動農民專業合作上大顯身手。他們積極組織、領辦各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大大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生產經營的規模化程度。河北靈壽縣農樂蕃薯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鄭小多介紹,自加入供銷社的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後,他們買農資、賣蕃薯都可以通過供銷社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中心”進行,不僅農資用著放心,蕃薯也不愁賣了。“你給我多少錢我也不離開供銷社。”他開玩笑地說。

從小背簍到大卡車,從三尺櫃台到電腦滑鼠,從服務小農經濟到引領現代農業發展……雖然供銷社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一度沉淪,但最終還是秉承改革的春風涅槃重生,在新時代重新樹起“金字招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