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幕裡拚搏的她們,比“世界杯”還精彩

世界杯如火如荼,點燃了這個夏日的激情,

銀幕裡的她們,以絕對的勇氣和實力,

彰顯著不輸世界的運動精神。

“世界杯”的號角,吹響綠茵場的廝殺,讓所有人為之入迷,也吸引了無數球迷,競相加入這場“全民狂歡”中。

無論身經百戰的老將,還是初出茅廬的新秀,都用汗水和努力,拚搏著屬於他們的未來;可是,賽場奮鬥的不僅只有熱血男兒。

銀幕裡,那些美麗與努力兼具的女性運動員,也同樣秉持著運動精神,打拚下屬於她們的一方藍天。

《性別之戰》

人氣依舊居高不下的石頭姐,憑借《性別之戰》中完全顛覆性的扮相,以無限貼近角色原型的出色表演,再次讓人驚豔。

歷史上最偉大的網球選手Billie Jean King,堪稱網壇傳奇。這部電影表現1973年她與Bobby Riggs的跨性別網球大戰,在當時掀起了大範圍的男女平等大討論,堪稱意義非凡。

電影深入細致地描摹了Billie Jean King訓練的諸多細節,Emma Stone在其中的表演亦是可圈可點:為了盡可能貼近角色,她把頭髮染成了黑色,體格也練得更加壯實,一副稍顯老氣的金絲邊眼鏡,銀幕裡的她,再不是曾經的甜美可人模樣。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Emma Stone在演繹角色時,真的下了苦功夫,網球選手的肢體動作並非常人,用身體作為語言,讓角色活靈活現,最後一場重頭戲,她做到了,讓很多人潸然淚下。

“如果我不能贏得比賽,我想女子比賽會倒退50 年。這會毀滅女子網球比賽,並且影響所有女性的自尊。”電影中,Billie Jean King勇於向性別不公發起挑戰;現實中,Emma Stone同樣致力於好萊塢的性別平權運動。

感謝這些強大獨立的女性,讓女性逐漸從廚房和臥室走出來,跟男人一樣,在職場和生活裡廝殺,並贏得更多自尊,更多尊重,更廣闊的天空。

《舉重妖精金福珠》

一直擅長“發糖”的韓劇,總是有意無意地撩撥著觀眾的心,《舉重妖精金福珠》將視點放在清新美好的校園,在簡單自然不做作的情節裡,講述自然清新的奮鬥與愛情。

紛繁混雜的環境,心懷運動夢想的少女,看似粗枝大葉,但是她們所具有的強大心理,是我們難以想象和企及的。好像對周遭的一切蠻不在乎,會幫瘦弱的女生擰開瓶蓋,也可以徒手搬起重物,好像她們與生俱來不需要旁人的保護。

編劇的心思恰恰就在這裡,之所以在茫茫體育項目中選擇了舉重這一與青春偶像劇畫風相背的項目來作為視角,並非為了盲目另辟蹊徑,而是將重點集中於具有運動員品質的女性身上,發掘她們的閃光點。

柔弱纖細、需要保護的美好,似乎注定與金福珠無緣;她沒有窈窕的外表,有的只是因為練習舉重,而長滿老繭的雙手,身強力壯,但是內心同樣渴望別人的關注與愛慕。

現實也許讓人失望,但是只要足夠努力和善良,我們總能守得雲開見月明。天生熱情開朗的金福珠,又何嘗不曾在內心深處藏著對愛情的向往?

深藏在堅強外表下,身為運動員的女性,總是有著脆弱又強大的內心,可以抵擋風刀霜劍,四下無人時,也會獨自舔傷——正是因為那顆充滿期待憧憬的心,才有了無堅不摧的力道和決心。

即使現實殘酷,但是具有運動員精神的“金福珠們”,不會因為他人的目光而改變自己,也不會因為失敗而自我消沉,她們懂得自我欣賞,自我激勵,在擁抱中成長,這條路的確不易走,但她們無怨無悔。

《我,托尼婭》

與《性別之戰》不同,同樣是傳記電影,《I, Tonya》就沒有選擇那些傳奇、偉大、熱血的正面人物作為題材;而是聚焦於曾經備受爭議的美國花樣滑冰名將Tonya——一個體壇醜聞的“加害者”,一個“臭名昭著”的惡人。

但是這種“臭名昭著”,卻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邪惡,而是被人誤解的偏見。她站在美國夢的陰影面,想獲得全世界的關懷,卻在誤解中成為他人口中的笑柄,看似諷刺的現實,其實折射著很多不可調和的矛盾。

她不是冰清玉潔的花滑公主,也做不成拳擊怪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相,生活總在隨心所欲地整你。”從她多舛的生活遭遇裡,我們看到了我們不敢想象,亦無法面對的刹那。

所謂的悲劇,就是將美好撕碎給你看。出身草根的Tonya,仿若天才被所處環境中圍繞的規則和誤解一步步帶毀掉,但是我們依然佩服她野蠻生長的勇氣和決心,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成阿克謝爾三周半跳的女將,別人且不論能否做到,而是連嘗試的勇氣也沒有。

Margot Robbie不僅是Tonya的扮演者,也是製片之一,她為角色訓練了長達四個月、每周五天的花滑,影片中大部分動作都是親自完成,“我知道我是世界上最好的花滑運動員。”

願這種勇氣和決心,能夠伴隨你我,無論順境逆境,不管得意挫折。

《花滑女王》

此時此刻,世界杯正在俄羅斯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個驍勇善戰不屈不撓的民族,似乎從不缺少傳奇,《花滑女王》講述的就是一個俄羅斯冰雪女王的傳奇故事。

當特寫鏡頭裡,冰刀劃過冰面,我們仿佛看到了傳奇的降臨。童年時,因為善於鼓勵她成長的母親,娜佳得以在天分不足的前提下,走進花樣滑冰,以那份不屈不撓,取得教練的賞識,並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花樣滑冰運動員。

當愛情與事業,伴隨一次意外離她而去時,為了花樣滑冰付出的二十年光陰一去不回頭,餘生她只能在輪椅上度過。

命運總會在絕望時給人以轉機,在冰球運動員薩沙的鼓勵、陪伴、攙扶和幫助下,娜佳奇跡般地站了起來,並且意志力強大的她,決心再次回到冰場上,以絕對的王者姿態,宣示自己的回歸。

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奧林匹克精神,其實就是那種百折不回的韌勁與骨氣,是跌倒了還能重新爬起來的堅定,一句溫柔的“站起來”,是來自愛人的惦念,同時也凝練著運動場女性們勇攀高峰的決絕。

即使世界以痛吻我,我也要報之以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