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紀檢監察就在咱老百姓身邊”

一方面,七成以上信訪舉報來自農村基層,監察體制改革後監察對象增加2.7萬;另一方面,鄉鎮紀委力量薄弱、沒有監察職能,易受“熟人效應”影響,不敢、不能、不會監督問題凸顯……

這是近一年前擺在安徽省亳州市紀委監委面前的難題。怎麽解決?

不增加機構、不增加人員編制、不增加職數,辦公區由閑置的鄉鎮站所改造而成,賦予監察職能……2018年4月起,亳州積極探索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建立了以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為主,“村級紀檢委員+政治生態活頁夾”為輔的機制,形成一張全覆蓋的“基層聯動監督網”,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紀檢監察就在身邊、正風反腐就在身邊。

破除“熟人效應”,解決“不敢”難題

3年13封舉報信,22個問題……2015年以來,渦陽縣標裡鎮汪莊村村民多次反映村黨支部原副書記曹永軍套取土地補償款、向建房村民索要錢財、作風霸道、打罵群眾等問題,但很長時間內村民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

為何屢次反映卻得不到解決?事實上,渦陽縣標裡鎮紀委多次對這件事進行核查,但是由於曹永軍在當地勢力較大,村民一方面認為鎮村幹部都是曹永軍的熟人,“查不出來什麽”,另一方面也因懼怕不敢提供證據。加之當時鎮紀委力量薄弱,“不敢”碰硬,導致每次核查都因證據不足而擱置。

2018年,渦陽縣積極探索推進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在每4至5個鄉鎮(街道)設立1個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協作區由縣(區)紀委常委(監委委員)分管,主任由縣(區)紀委監委室主任兼任,成員由鄉鎮紀委副書記、專職委員等10人左右組成。協作區在縣(區)紀委監委的授權下開展工作,主要職責是開展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和宣傳教育。鄉鎮(街道)紀委接受協作區的業務指導並協助協作區開展工作。

“目前,曹永軍已被立案審查調查並采取留置措施。這是協作區成立後,查辦的重點案件之一。”渦陽縣紀委監委第三協作區主任周毅表示,“協作區代表縣紀委監委,群眾認為這是上級機關,增強了信任感。此外,我們采取交叉辦案方式,既減少外部干擾,也減少了群眾反映問題的壓力。”

“之前在基層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熟人效應’是難免的。”在鄉鎮已經工作24年的渦陽縣紀委監委第三協作區工作人員、陳大鎮紀委副書記劉建軍對此深有感觸,“曹永軍案件是協作區成立以後,我首次參與的跨鄉鎮辦案,‘熟人效應’明顯減少,辦案力量增強了,群眾也更信任了。”

不僅如此,協作區日常監督工作的加強,也促使幹部作風實現了轉變。

不打招呼、直奔現場,譙城區第五協作區在日常督查中,發現觀堂鎮晨光村委會副主任張從鋒工作日中午飲酒,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張從鋒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雖然知道工作日中午不允許喝酒,但以前認為中午在村裡喝幾杯,沒人會發現。”在開展受處分黨員幹部“暖心回訪”時,張從鋒告訴回訪人員,“現在真的認識到了錯誤,不僅我,我們村所有村幹部工作日中午都再也不敢喝酒了。”

“現在紀檢監察就在身邊,黨員幹部無形中就感受到了壓力。”譙城區十河鎮黨委書記劉啟明說,“我們鎮地處城鄉結合部,項目多,信訪舉報量也比較大。協作區成立後群眾參與度很高,現在到鎮裡反映問題少了,去協作區的多了,基層紀檢監察幹部比以前工作更充實了。”

截至目前,亳州市已建成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21個,均設有規範的談話室、監控室、醫療室等,實現了對88個鄉鎮(街道)全覆蓋。改革後,一批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涉黑涉惡“保護傘”問題積案被查處。

“協作區的幹部經常到村裡和我們聊天。以前感覺紀委離得比較遠,有時找村幹部辦個事都很難,現在紀檢監察就在咱老百姓身邊,幹部的作風正了,群眾的心氣順了。”譙城區大楊鎮郭萬村村民朱從偉說。

賦予監察職能,解決“不能”難題

利辛縣大李集鎮李集村的解強是村委會委員,主持村委會工作。群眾曾舉報解強涉嫌非法套取危房改造資金,但因其不是黨員,鎮紀委又沒監察權,相關問題的處理一度停滯。

去年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成立後,在問題線索集體排查會上,利辛縣紀委監委又重新梳理了這個問題線索。該縣紀委監委第一協作區主任王斌表示,“解強雖然不是黨員,但是他主持村委會工作,行使的是公權力,屬於監察法規定的監察對象。鄉鎮紀委之前沒監察權,但亳州市紀委監委專門下發《關於加強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後,明確協作區是在縣紀委監委的授權下工作,可以對其進行監察調查。”

很快,第一協作區組成核查組,查清了相關事實。解強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套取國家危房改造資金共計7.5萬元。目前,該案已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如果不是協作區統籌辦案,這個問題現在可能還難以解決。現在不僅查清了舉報的問題,還追回了相關款項,徹底解決了群眾的問題。”王斌表示,“以前鄉鎮紀委不能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協作區都解決了,這就是協作區最大的好處”。

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蒙城縣雙澗鎮紀委書記郎國景。

從事鄉鎮紀檢工作近十年的郎國景是個“老紀檢”,但去年年底群眾反映王灣村黨支部原書記楊俊伍貪汙工程補償款等問題時,他一時間還是有點頭大。

“18項大問題、30多個小問題,涉及156戶群眾,問題時間跨度10余年,調查取證難度很大。我們也想盡快解決,可實在推不動。”一籌莫展的郎國景想到了協作區。

“這個問題屬群眾聯名舉報,涉及面廣、工作量很大,指望鄉鎮紀委派人專門查這個,是不可能的,而且稍有不慎就可能走漏風聲,導致調查陷入困境。”蒙城縣紀委監委第二協作區主任慕登峰說。

如何打破僵局?蒙城縣紀委監委第二協作區統籌下轄4個鄉鎮10多名紀檢監察幹部,集中協同辦案,重拳出擊、快查快處。兩個星期的時間,協作區辦案人員走訪群眾59戶,調取縣水務局等相關部門證明材料6份,開展談話118人次;查明楊俊伍利用職務之便,非法佔有佔地及樹木補償款2.09萬元,收受2萬元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等問題。楊俊伍受到開除黨籍處分。

“以前遇到棘手的問題,鄉鎮紀委沒有足夠的手段去查,也查不了,協作區有監察調查權,又有相應的人手和物質保障,解決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就更快捷了。”利辛縣紀委監委第一協作區工作人員沈凱良說。

聚焦能力建設,解決“不會”難題

談起去年年底查處的楊崗村那起案件,譙城區十河鎮紀委書記李井罹記憶猶新。

去年底,十河鎮衛生院慰問楊崗村貧困戶,給了2000元慰問金,由村委會主任代收並給衛生院打了收條後,將該慰問金交給了村會計。然而村會計並沒有把慰問金給貧困戶,而是自己“拿”了。

“我們在調查時,村主任說慰問金已經給會計了,但是會計就是不承認。這時候我們就感到很棘手。”2016年轉崗到鄉鎮紀委工作的李井罹,很少辦這樣的案子,當時就蒙了。

於是李井罹找到了譙城區第三協作區負責人、區監委委員路德彬。

“我們根據案情,初步判斷可著重找村會計談話突破。”路德彬說,他們分析了鎮紀委與村會計談話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了更加詳細的談話提綱並傳授了談話技巧。在強大“攻勢”下,村會計承認自己截留了相關慰問金,最後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成立協作區以後,區紀委監委同志手把手指導工作,我們感到身後有堅強的靠山,調查能力有了質的飛躍。”十八裡鎮專職紀委委員李輝表示,“協作區成立後,分散辦公變為集中辦公,每周我們4個鄉鎮的紀檢監察幹部集中學習、研究問題、分析線索,逐字逐句討論案件報告,真是收獲很多。”

“監察體制改革後,亳州市的監察對象從1.9萬人增加到4.6萬人,而專職紀檢監察幹部僅有800多人,人手少任務重的矛盾非常突出。”亳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呂劍表示,在建立協作區的基礎上,該市構建了“村級紀檢委員+政治生態活頁夾”機制,通過基層紀檢監察改革,有效解決了監督力量不足、覆蓋密度不夠的問題。

據介紹,目前亳州全市已成立村(社區)紀檢委員會95個,配備村(社區)紀檢委員1256名。把監督的“探頭”安裝到田間地頭,當好“宣傳員”“監督員”“協作員”“服務生”,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村級黨務、村務、財務進行監督檢查,協助和參與上級紀委信訪調查和執紀審查,及時上報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等問題。與此同時,全市建立“政治生態活頁夾”14274份。“活頁夾”涵蓋談話函詢、婚喪喜慶事宜報備、黨紀政務處分等情況,便於紀檢監察機關對監督對象進行精準識別,提高監督效能。

據統計,自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成立以來,亳州市鄉鎮紀委和協作區共處置問題線索1752件,同比增長14.9%;立案832件,同比增長59.1%;處分736人,同比增長40.2%,信訪總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1.6%。

(本報記者 李雪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