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沃爾瑪到阿里,區塊鏈專利或成未來發展利器

近日,據美國專利與商標局(USPTO)周四發布的兩份專利申請顯示,零售巨頭沃爾瑪計劃使用區塊鏈技術存儲付款數據,確保付款數據的安全性,以確保私人資訊不會被未授權方訪問。報導稱,兩份專利申請在去年10月13日就已提交。

今年3月,美國專利商標局也發布了沃爾瑪提交的一份專利申請,該專利描述了一個用區塊鏈技術構建出的智能“包裹遞送跟蹤系統”,該系統可在區塊鏈上記錄有關包裝內容、需要的運輸環境、所在位置等資訊。

早在2016年,沃爾瑪就與IBM達成戰略合作,採用IBM的區塊鏈系統和網絡來開發自身平台以及部署其商業網絡,2017年12月,沃爾瑪與京東、IBM和清華大學在中國啟動區塊鏈食品安全聯盟。

互聯網新時代下,線下零售實體在積極尋求線上隊伍的同時,也在早早布局著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加碼自身業務。

但更令人注意的是,在區塊鏈+零售的賽道裡,除與IBM合作之外,沃爾瑪也在悄悄布局區塊鏈專利申請。

無獨有偶,同一時段之內,亞馬遜也正在提交一項關於“流數據市場”的專利。他們設想了一個完整的系統,可收集所有與比特幣相關的數據(如通過互聯網供應商、在線商店、郵政運營商等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平台),個人和組織可以將流數據集饋送出售。

此外,支付巨頭萬事達也是近五年來最活躍的專利申請者,截至目前來看,萬事達的“專利王國”的規模已經不小。

萬事達卡發言人Justin Pinkham 曾表示,實驗室已經申請了“30多項與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有關的專利”,而據2018年發布的《比特幣專利報告》顯示,從比特幣誕生之初到現在,已有2000多個相關專利,萬事達卡排名第八。

對於區塊鏈概念十分火熱的中國來說,在專利申請的數量上也十分可觀,據199IT報導,根據CCID Consulting的調查,截至2017年,中國企業已經提交了550項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專利,遠超過美國(284項)和韓國(192項)。其中,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位居第一,預計2018年中國區塊鏈技術收入將達到5.12億美元。

區塊鏈正值新興之際,專利申請顯然是個不失前瞻性的方法,而隨著區塊鏈技術在各行業的普及落地,未來價值也值得令人期待。

隨著眾多互聯網公司對於專利申請的重視愈加增多,2018年以阿里、萬事達、沃爾瑪為代表的一系列公司會“母憑子貴”引領行業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