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蜂窩承認部分造假,估值或將暴跌

作者: 白色風車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

馬蜂窩最新回應:承認部分點評造假,已對涉嫌虛假點評的账號進行清理,但文章內容片面,存在明顯誤導傾向。

今日上午7:49,身陷“抄襲門”的馬蜂窩在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則聲明,稱數據造假指控為:“言論歪曲事實,為有組織攻擊行為”。馬蜂窩在聲明中表示“針對該文中歪曲事實的言論,和已被查證的有組織攻擊行為,馬蜂窩將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隨後,馬蜂窩又回應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稱,承認部分點評造假,已對涉嫌虛假點評的账號進行清理,但文章內容片面,存在明顯誤導傾向。

針對自媒體指控馬蜂窩數據造假行為,馬蜂窩稱,點評內容在馬蜂窩整體數據量中僅佔比2.91%,涉嫌虛假點評的账號數量在整體用戶中的佔比更是微乎其微,馬蜂窩已對這部分账號進行清理。自媒體文章所述的馬蜂窩用戶數量,與事實和第三方機構數據都嚴重不符。

不過,對於馬蜂窩的回應,網友似乎並不買账,網友“蘇眉Lios”:“查也不查,什麽證據都沒有就說別人是歪曲事實,抹黑你們,別人可是做了很多的對比圖,有理有據。”網友“神仙小土豆”:“我上學的時候一直都喜歡看你們的遊記,唉,你們太讓我失望了。”

抄襲,數據造假?

10月20日,微信公眾號“小聲比比”發布了一篇題為《估值175億的旅遊獨角獸,是一座僵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的文章,直指旅遊社交分享網站馬蜂窩上的2100萬條“真實點評”中,有1800萬條都是“通過機器人和從點評和攜程等競爭對手那裡抄襲過來的”。

作者認為,作為一家主打用戶生產內容的旅遊網站,馬蜂窩的2100萬條“真實點評”接近於核心資產。然而馬蜂窩點評的增長趨勢在某段時間裡非常詭異:比如,點評的數量,會在特定時間節點呈“指數級上升,隨後斷崖式回落”,並且出現了很多點評账號自我身份矛盾、時間錯位的現象。

作者抓取了馬蜂窩上116萬家餐廳,並抽取了其中三分之一作為樣本,同時又抓取了大眾點評、藝龍、攜程等其競品網站的內容進行對比,同時強調,自己定的“抄襲標準”為“一字不差”,也就是說,和來自其他網站的內容一字不差的點評才會被定性為抄襲,“哪怕十句話中有一句不同,就不算抄襲”。

儘管“抄襲標準”已經十分寬鬆,但作者還是有所發現:

在餐飲方面,發現了7454個抄襲账號,平均每個人從攜程、藝龍、美團、Agoda、Yelp上,抄襲搬運了數千條點評,合計抄襲572萬條餐飲點評,1221萬條酒店點評,佔到他們官網聲稱總點評數的85%。

隨後,10月21日該公眾號又發布了文章《馬蜂窩開始毀滅證據了,但這水準真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文中稱馬蜂窩在10月21日凌晨1:23分以“不實、損害商業信譽”的原因投訴了該公眾號,作者表示,文章《估值175億的旅遊獨角獸,是一座僵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中提到的账號全部都搜不到了,用Google搜索後,账號還在但已從搜索欄屏蔽了,這些账號的點評也不見了。

同時,作者對馬蜂窩UGC內容主要板塊“遊記”與“問答”內容的真實性也提出了質疑,作者提煉了160萬篇遊記,從評論中找到了諸如“有沒有詳細介紹”(回復3238次)、“沒更新完吧,等樓主更新哦”(回復3234次)等21條最頻繁語錄;同時通過抓取493,487位用戶1,579,178 篇遊記發現其中有7%的遊記疑似行銷遊記,這7%有行銷嫌疑的遊記平均被頂次數是普通遊記的364%。乎睿數據抓取了175萬個問答,作者發現抄襲账號同樣活躍其中,不過這些抄襲用戶在2014年以後不再活躍於問答板塊。目前這篇文章顯示“內容存在爭議”。

針對抄襲、數據造假等質疑,馬蜂窩方面指出,上周日他們對於全站的遊記、攻略、嗡嗡(旅行故事)、問答、點評等進行了排查,並對虛假資訊進行處理。

排查後發現,馬蜂窩的UGC內容數據中,遊記和攻略佔比為78.91%,嗡嗡(旅行故事)佔比7.92%,問答佔比10.26%。點評內容在馬蜂窩整體數據量中僅佔比2.91%,涉嫌虛假點評的账號數據在整體用戶中的佔比更是微乎其微。馬蜂窩認為,這樣的事實顯然與自媒體文章中所說的不符。

公開資料顯示,馬蜂窩由陳罡和呂剛創立於2006年,從2010年正式開始公司化運營。馬蜂窩宣稱,景點、餐飲、酒店等點評資訊均來自上億用戶的真實分享,每年幫助過億的旅行者制定自由行方案。一直以來,馬蜂窩要講的故事就是海量垂直UGC內容帶來的大量用戶和流量,據官方披露的數據,馬蜂窩現有用戶量約1.2億,其2017年整體GMV近百億(主要來自自由行業務和酒店交易)。

而如今,抄襲、內容造假的事故一出,這樣的優勢也被蒙上了一層陰影。

估值或受影響

馬蜂窩的估值或已達百億元。

今年8月,馬蜂窩在眾多知名機構的投資後被曝再獲3億美元融資,估值或達25億美元。2017年12月,馬蜂窩在現有的投資者——今日資本、啟明和高瓴資本之後,獲得第二輪融資1.33億美元,新的投資者包括美國General Atlantic、Ocean Link、淡馬錫、元泰投資和厚樸投資。

當時,馬蜂窩CEO陳罡在一封公司內部信中喊出過馬蜂窩的目標:三年後,成為中國最大的旅遊流量平台。但實際上,馬蜂窩和其競品企業之間的差距還十分明顯。

根據艾媒的數據,2018年5月,馬蜂窩的月活為845.3萬,而攜程為6855.2萬,去哪兒為4179.3萬,同程為2221.8萬。

但馬蜂窩是旅遊內容平台中為數不多的變現完成度還算高的一個。

最初,馬蜂窩之所以能實現基礎的“流量-廣告”變現,就是靠著大量的攻略、遊記、點評等內容優勢。

馬蜂窩曾在上一次融資時表示,每月有1億活躍用戶,其中85%來自其移動應用程式。網站用戶每月發布超過13.5萬篇旅遊文章,預計2017年個人旅遊產品的銷售額將超過90億元人民幣(合13億美元)。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加之上百億元的體量,稱之為獨角獸毫不為過,不過,涉嫌數據抄襲的馬蜂窩是否真的捅了“馬蜂窩”,我們拭目以待。

據中新經緯報導,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在線旅遊研究中心主任楊彥鋒介紹,馬蜂窩的商業模式目前已經得到市場認可,一方面它能夠通過優質內容和結構化內容,吸引大量的遊客來閱讀、關注,從而形成流量效應;另一方面,它通過對內容的模塊化處理,以及對目的地碎片化商戶的鏈接,實現了流量的商業化分發。

不過,楊彥鋒指出,上述“抄襲事件”發酵後,馬蜂窩的公信力將大打折扣,進而會影響到消費者對該品牌的信賴度。“此外,根據新頒布的電商法以及消費者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若曝光資訊屬實,馬蜂窩的做法已經構成違規。”

2018年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獲得通過,其中第十七條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全面、真實、準確、及時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務資訊,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在中國經濟網的採訪中表示,“不論是引導消費者還是為了數據的美觀,都不應該採用抄襲的方式來實現。”陳禮騰說,抄襲用戶評論如果屬實,消費者對於平台的信任度將受到極大影響,造成用戶的流失。

陳禮騰認為,與攜程、去哪兒等老牌OTA相比,馬蜂窩在用戶流量與轉化率上並不佔優勢,但以用戶生產內容(UGC)起家的馬蜂窩擁有更高的用戶黏性。對於這些群體的流量轉化,需要平台完善自身體系,從而實現內容互動到交易的流暢性、一體化。在此過程中,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是企業必須邁過的一道坎。

“社區類產品早期為匯集人氣和內容,大多帶有抄襲、搬運的色彩,很難避免。儘管確實能創造出一定價值,但消費者是不能接受的,法律法規也是不能容忍的。”楊彥鋒稱,馬蜂窩的估值很可能因為上述“抄襲事件”大幅縮水。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互聯網專家劉興亮也認為,若前述質疑被坐實,馬蜂窩一直以來強調的用戶PGC神話將被打破,粗略估算其估值或將降到20多億元,不再是獨角獸。

評論灌水為行業之痛

評論灌水是行業原罪還是企業弊端,一直都是OTA領域爭論不休的話題。據《經濟日報》報導,有行業從業者表示,行業比較普遍的是銷量、評論灌水,並不是每家都會去抓取用戶評論。

因為“搬運”用戶評價發生糾紛在互聯網行業比較常見。7月28日,小紅書APP官微發布消息稱,大量用戶向其反映大眾點評疑冒用小紅書用戶名稱账號,批量建立虛假账號,抄襲及搬運用戶在小紅書發布的原創筆記。要求大眾點評立即采取刪除所有侵權鏈接、關閉侵權账號等相應措施。一天后,大眾點評回應稱接到投訴後立即采取相關技術措施,在7月27日完成所有內容排查與全部清理下線,並通過技術手段確保該類問題不再出現。

此前,OTA領域的公司曾因用戶評論歸屬權一事對薄公堂。

據相關媒體報導,2008年4月起,攜程發現“去哪兒”網站酒店欄目內,有數萬個頁面均轉載有攜程酒店點評文章。攜程表示,這些酒店點評已成為攜程會員預訂酒店的重要參考及衡量標準,是屬於攜程的珍貴資訊資源。

在發現“去哪兒”網站的侵權行為後,攜程於2008年6月19日、7月4日、7月11日三次發函給“去哪兒”要求其停止侵權行為,“去哪兒”在 2008年6月23日向攜程回函,對轉載內容做了部分修改外,未做其他任何改正措施並一直持續至攜程發起訴訟之日。

法院經過審理確認,攜程擁有該網站內容及資源的版權,酒店點評等相關內容的著作權歸攜程公司所有,“去哪兒”行為明顯屬於侵權,應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夥人遊雲庭在接受《經濟日報》採訪時表示,在此次馬蜂窩的事件中,馬蜂窩侵犯用戶著作權,對被抓取數據平台構成不正當競爭,用戶和被抓取數據平台有權要求其停止侵權和不正當競爭。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經濟日報》透露,一般而言,各旅遊社交平台會對內容進行審核,但主要是針對用戶提交部分,一般會采取“機器+人工”的方式對提交內容進行審核,雖然各家的審核標準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大部分審核人員在操作時,更多是對用戶提交的內容中的廣告、黃賭毒部分甚至是涉及投訴的部分進行審核。

而對於用戶提交的內容是否涉及抄襲、是否為原創,平台一般無法做出精準判斷。有技術人員解釋,點評的海量基礎數據,無論是使用機器還是人工,進行抄襲審核都是一個工作量極大且存在一定難度的工作。

也正是平台的這一審核漏洞,成為許多人獲取不正當利益的手段。尤其是在旅遊社交平台發展的前期,平台會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活動運營以激勵更多用戶更加活躍的提交點評。有許多“深諳此道”的用戶,就會采取抄襲、搬運的方式大規模提交點評,以獲得更多的平台獎勵。

此次馬蜂窩被質疑出現造假問題後,有觀點認為,受到這次事件影響的將不僅僅只是馬蜂窩一家企業。

風險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賓的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