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90歲退休的李嘉誠和他的內地商業版圖

  文|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 記者 賈璿

  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及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主席 李嘉誠

  3月16日,長和系旗下四大公司——長和(HK:00001 )、 長實集團(HK:01113) 、 長江基建(HK:01038)和電能實業(HK:00006)同時發布業績。這一舉動實屬多年來首次,而更令人關注的原因是:今年年滿90歲的現任掌門人、香港首富李嘉誠正式宣布退休,長子李澤钜接棒。

  生於1928年7月的李嘉誠被譽為“香港”超人,他在茶樓當過跑堂,甚至曾經因為不小心把開水灑在客人身上,險些被炒魷魚,他在舅父的公司當過端茶遞水的小學徒,寄人籬下;他還在五金廠做過推銷員,做過“行街仔”的推銷生涯。但並胸懷巨集志的他,卻沒有安於現狀,以70多年的從商經歷書寫了一段商業史上的傳奇。

  李嘉誠商業生涯大事記:

  ·1958年,李嘉誠在港島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業大廈,興建一幢12層高廠廈,正式介入地產市場。

  ·1967年,香港地價暴跌,李氏以低價購入大批土地儲備。

  ·1972年,“長江實業”上市,其股票被超額認購65倍。

  ·1979年,“長江實業”宣布與匯豐銀行達成協定,斥資6.2億元,從匯豐集團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有限公司”22.4%的股權,李嘉誠因而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

  ·1984年,“長江實業”又購入“香港電燈公司”的控制性股權。

  ·1986年,進軍加拿大,購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數權益。

  ·2009年,長江實業總市值約為10000億港元。

  ·2010年7月30日,長江基建、港燈、李嘉誠基金會有限公司及李嘉誠(海外)基金會,以57.75億英鎊競購法國電力集團旗下部分英國電網業務。

  ·2014年3月,李嘉誠將屈臣氏股份近25%作價440億港元賣給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8個月當中套現超過710億港元。

  ·2016年1月,2015富比士香港富豪榜出爐,李嘉誠以313億美元身家連續第17年登上香港首富榜單。

  ·2017年7月17日,富比士富豪榜發布,李嘉誠以淨資產332億美元排名全球第21位。

  2017年6月26日,《中國經濟周刊》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特別策劃封面文章《 香港新征程 》,從CEPA、股市、投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粵港澳大灣區新定位等多維度,全方位透視香港回歸20年來經濟發展的脈絡及未來新趨勢。其中《“四大家族”內地商業版圖》中,詳細介紹了李嘉誠等香港“四大家族”近年來和內地的商業互動,今天特節選此文中關於李嘉誠家族的內容,共同回顧一下李超人的風采。

  李嘉誠的內地商業版圖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張燕 | 北京報導

  責編:徐豪

  在香港,以房地產發家的李嘉誠、郭得勝、李兆基、鄭裕彤四家華資地產商被稱作“四大家族”。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四大家族的資產觸角已經延伸到基建、零售、電信、民生等多個領域。

  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以四大家族為首的港資開始逐漸進入內地,成為踐行“引進來”“走出去”的先行者,為促進內地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內地累計批準港資項目401920個,實際使用港資9383億美元,港資佔內地累計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52.1%。

  內地市場20年來的高速增長同樣成就了四大家族的興盛。統計數據顯示,1996—2014年期間,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集團的淨資產從709億港元增長到了4060億港元,增長多達4.72倍。郭氏家族的新鴻基地產、鄭氏家族的新世界發展和李兆基家族的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的淨資產同樣是爆發式增長,同一時期內增長速度分別為4.95倍、5.72倍和5.82倍。

  目前身家329億美元的李嘉誠已經多年頂著“亞洲首富”“香港首富”的光環。2015年,李嘉誠旗下的兩家主要公司——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重組合並。重組落定後公布的第一份投資者簡報顯示,長江和記名下共有4210億港元的物業估值,1580萬平方米的開發土儲,160萬平方米投資物業總建築面積及超1.46萬間酒店客房。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長江和記的收益總額47.78億美元。

  “超人”的低買高賣生涯

  以生產塑膠起家的李嘉誠在完成原始積累後,在香港樓市低迷期大舉掃入地皮物業,從而開啟了近60年的“低買高賣”的“超人”生涯。1989年,當外資企業紛紛從內地撤資的時候,李嘉誠再次逆流而上,大舉進軍中國內地市場,成為香港在內地的最大投資者。

  1993年,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獲準入股深圳鹽田港,持有70%的股份,和鹽田港一起共同投入60億元建設貨櫃碼頭。這是當年內地最大的外資引進項目。同期,李嘉誠簽下了北京一大型城建工程項目,就是今天位於北京東長安街1號、佔地10萬平方米商業建築群“東方廣場”。東方廣場由此成為李嘉誠在內地投資地產物業的標誌。這一年,李嘉誠名下的內地項目已經佔到了集團資產的四分之一。

  在過去數十年間,地產業務成為李嘉誠在內地獲取財富積累的主要來源。至2015年,李嘉誠旗下“長和系”的總市值高達1.222兆港元,成為香港第一大家族性財團。而在上世紀70年代上市之初,長江實業市值僅1.57億港元。

  在2015年公布的估值達到4201億港元的總物業中,香港物業組合估值約2690億港元,佔比高達64%;內地達1380億港元,佔比32.9%;海外約130億港元,佔比3.1%。當年物業銷售利潤為155.22億港元,其中內地貢獻100.93億港元。

  據《中國經濟周刊》統計,過去10年裡,在長江實業的營業總額中,內地的地產、酒店業務營業額佔比從2005年的10%起逐年穩步增長,至2013年度超越香港市場到達最高佔比50.9%,但這一營業額佔比到了2014年驟降至19.3%。同在2014年度,和記黃埔房地產業務在內地的相關佔比則由過去的65%降至42.1%。

  除地產外,李嘉誠旗下的零售連鎖店屈臣氏在內地正不斷擴張,利潤增長強勁。據此前公布的數據,目前屈臣氏於全球擁有逾13000家零售店鋪,其中內地由兩年前的1300家增加至今天的2300家,增幅為77%,擴展步伐迅速。2016年公布的財報顯示,屈臣氏集團全年收入達到1519億港元(大約人民幣1266.8億元),佔長江和記實業集團總收入的38%,貢獻了集團20%的稅前利潤,達到123.28億港元(大約人民幣102.8億元)。其中,來自內地地區營收為209億港元(大約人民幣185億元),增長2%。

  根據《中國經濟周刊》此前報導,李嘉誠在內地的主要業務是地產、酒店和零售業。2015年上半年,主營地產和酒店業務的長地近30%的營業額來自內地,而長和在內地72%的營業額來自零售業。

  此外,李嘉誠在內地涉及的投資項目還包括運輸路線、發電廠和生物製藥領域。2005年,李嘉誠聯手廣藥白雲山成立合資公司白雲山和記黃埔,雙方各佔50%的股權,主營業務為中藥研發和製造。

  哪裡有回報就去哪裡投資

  2016年10月26日,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宣布以200億元人民幣拋售上海世紀匯廣場。這是李嘉誠至今在內地單筆出售金額最大的一個商業項目。根據媒體統計,隨著這個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項目的出售,如今,李嘉誠在內地持有的投資性物業面積只剩下了15萬平方米。

  這場資產拋售始於2013年。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李嘉誠陸續拋售其在內地和香港所持有的資產。據公開資訊不完全統計,李嘉誠近兩年拋售內地及香港資產套現金額超千億元人民幣,其中拋售的資產涉及地產物業、港口、能源等。

  2013年8月,李嘉誠以26億元出售1997年入手的廣州西城都薈廣場項目,該項目位於荔灣區黃沙大道8號,總建築面積約8.8萬平方米,位於地鐵1號線及6號線黃沙站上。根據媒體計算,僅住宅部分為整個項目創收至少達20億元。

  2013年10月,李嘉誠家族以71.6億元出售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東方匯經中心建築面積超過11萬平方米。售價是當初拿地時價格的8倍還多。根據當時和記黃埔的公告,出售東方匯經中心50%股權將淨賺18.4億港元。

  2014年4月,李嘉誠次子李澤楷旗下的盈科大衍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宣布,以72.01億元出售北京盈科中心。根據盈科地產當時估計,出售該項目稅前盈利26.46億元。

  面對“從內地撤資”的質疑,李嘉誠表示,這不過是又一場“低買高賣”而已。

  2016年,李嘉誠再次殺回內地,在出席長江和記周年晚宴時,李嘉誠表示,2016年已在內地投資超過100億元,哪裡有回報就會去哪裡投資,不存在撤資的情況。

責任編輯:黃建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