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崇禎皇帝為什麽總是把大臣逼上絕路?其實也有苦衷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帝是個充滿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認為他志向遠大、宵衣旰食,是一位難得的好皇帝;也有人認為他嚴苛多疑、無治國之才,是導致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那麽崇禎皇帝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的一個“怪癖”。

1629年十月,後金大汗皇太極率領八旗軍繞道蒙古進入關內,並在很短時間內兵臨北京城下。各地明軍得知北京被圍的消息後,火速開拔馳援京師。之後,明軍和八旗軍在京城附近展開了殊死拚殺。最終明軍在付出了慘重代價後,終於使皇太極選擇了主動退兵。

然而,此時崇禎皇帝卻不顧敵強我弱的客觀形勢,強令名將滿桂率部至永定門與八旗軍決戰。滿桂無法違抗君命,只好率部出征。結果全軍覆沒,滿桂自己也戰死沙場,年僅36歲。

滿桂之死對大明王朝而言無疑是重大損失,崇禎帝在這件事情上其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那麽,他會因此而吸取教訓嗎?答案是:沒有!

1641年,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率十三萬大軍與清軍(即原來的後金八旗軍)在松山、錦州一帶展開決戰,史稱“松錦之戰”。由於清軍的騎兵在野戰中擁有巨大優勢,所以深諳兵法的洪承疇決定駐軍寧遠,采取“且戰且守”的“持久之策”。然而,崇禎帝卻詔令洪承疇“刻期進兵”。無奈之下,洪承疇只好率領這支明朝的最後精銳部隊同清軍正面決戰,結果明軍慘敗,洪承疇被清軍俘虜後變節降清。

經過了兩次慘痛教訓後,崇禎皇帝是否接受教訓了呢?答案是:還沒有!

1643年,李自成所率的起義軍已成燎原之勢。而明朝督師孫傳庭手下雖有十萬兵馬,但其實都是雜牌軍,雙方實力根本不在一個級別。因此,孫傳庭本打算固守潼關,等待時機。然而,崇禎帝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命人再三催促孫傳庭主動出擊,剿滅闖賊。無奈之下,孫傳庭率部冒險東進,結果被李自成的軍隊圍殲,孫傳庭本人戰死,大明王朝最後的有生力量也在此役中遭受毀滅性打擊。

一年後,李自成率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縊殉國,明朝滅亡。

從上述事例來看,明朝的優秀將領和軍隊之所以被逐步消耗殆盡,崇禎帝應該算得上是主要負責人。如果不是他一再催戰,急於求成,這些悲劇本來是有可能避免的。因此,有不少人認為崇禎帝就是個腦殘,大明王朝就是被他給折騰死的。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這種觀點未免有失偏頗。平心而論,滿桂之死確實是崇禎皇帝無腦瞎指揮的結果。但是洪承疇的“松錦之戰”和孫傳庭的“汝州之戰”,雖然結果也是崇禎皇帝一再催戰導致的失敗,但卻不能把責任完全歸結到他頭上。

從崇禎朝中期開始,天災、建虜(明朝人對後金的蔑稱)、流賊(明朝人對起義軍的蔑稱)都不斷在奄奄一息中的大明王朝身上給予輪番打擊。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明朝國庫徹底枯竭。朝廷沒錢,就只好給前線將士們“打收據”,拖欠工資。剛開始,將領們還能用忠君愛國思想激勵大家無條件為國捐軀,可是時間一久,這招的效果就越來越差了。許多明軍士兵出工不出力,一些軍紀較差計程車兵甚至組團去搶劫老百姓,官兵反而變成了官匪。

到了“松錦之戰”時,明朝的財政狀況已經完全惡化。為了打贏這場戰爭,崇禎帝可以說是把家底都掏空了去支援前線的洪承疇部隊。洪承疇在戰場上分析了敵我形勢後做出“且戰且守”的持久戰策略固然沒錯,然而大明的國庫卻供應不起持久戰。在此背景下,崇禎帝才會再三催促洪承疇速戰速決。因為長期消耗下去跟等死沒什麽區別。

“松錦之戰”的結果雖然沒出現任何奇跡,但這也只能算是一個無奈的選擇,找死和等死,你讓崇禎如何做抉擇?後來孫傳庭的“汝州之戰”,也同樣是這個原因導致,只是此時的形勢更加惡劣了。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參考文獻:《明史》、《晚明民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