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農村小夥城裡賺百萬回村收山貨 2000個老鄉給他供貨

“能陪在父母妻兒身邊,還能把鄉親們的農產品都賣出去,這是我最大的幸福和成就。”11月,又到了小黃薑豐收的季節,劉磊和采薑的大媽們一起在農場忙碌著。3年前他放棄20萬年薪,離開了工作7年的上海回到家鄉河南商城縣秦河村,成立了一家電商平台,主要銷售家鄉農副產品和土特產。劉磊作為第一批返鄉創業的弄潮兒,事業做的有聲有色。

“中國溫度”扶貧特約 編輯/小為

攝影/吳瑋 文字/蘇瑞 影片/吳瑋

出品/騰訊圖片

2000多個老鄉成了供貨商 山貨賣不出他幾夜不合眼 (影片)

村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流動,造成勞動力和人才短缺,農村青年好不容易考上大學,留在大城市工作後更不會回農村。今年33歲的劉磊大學畢業後一直在上海從事電商工作,他看到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很喜歡綠色食品,而家鄉很多好的農產品卻沒有管道走出大山,就決心用自己的專業架起四通八達的橋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2015年底他回到家鄉,用多年積攢的100多萬作為啟動資金,成立了一個電子商務店,收購當地的土特產通過網上銷售出去。2017 年實現網上銷售農產品約200 噸,覆蓋農戶 1000 多戶,其中貧困戶 220 戶。現在他不僅進行土特產收購,還有一個300多畝的農場,主要種植茶葉和油桐樹林。

商城縣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大別山區,是國家級貧困縣,不僅是紅色革命老區,同時也是“綠色”的旅遊地,2014年被評為“中國最美麗縣”。全縣地貌獨特,既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綠水沃土,又有清靜溫馨的田園風光,青山綠水,物產豐富。3年來,為了尋找土特產吸收更多貧困戶加入他的電商平台,劉磊幾乎跑遍了全縣每個村鎮,他用心丈量著家鄉的每一寸土地,這也讓劉磊越發熱愛家鄉的一草一木。

很多村子車開不進去,劉磊需要徒步才能到達。在山村裡,他遇到了眾多留守老人,他們常年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裡有不少農作物卻不能靠此掙錢。有一次劉磊到村裡收購,一個聾啞老人送來了一籃蒲公英,當老人看到自己種的蒲公英變成了200塊錢,當時就激動的留下了熱淚,這兩行熱淚讓劉磊至今記憶猶新,也更加堅定了他創業的信心,一定要把老鄉們家裡的土特產銷售出去。

每天一大早劉磊就開始在店裡忙活,村裡的留守老人陸陸續續把采摘的野菊花拿到來賣,劉磊總會親自過稱,給鄉親們滿意的價錢,看著貧困村民因他而增收脫貧,劉磊每天忙忙碌碌卻很充實。

山區的老人生活大多維持在有飯吃,沒錢花的狀態。現在電商幫他們把采摘的夏枯草、魚腥草、桑葉、松針等野生植物,連同自家種植的農作物賣出去變成錢,把大山裡的各種土特產變成財富,老人們都很開心。

這些收來的大量農產品需要挑揀分裝,附近的留守老人和貧困戶都可以來店裡乾活,工錢採用日清或月結的方式。兩位挑選靈芝的大媽大爺都是村裡的留守老人,開心地說,“咱就是種地的,能動就得乾,掙多少是多少,至少自己能養活自己,人老了吃藥看病,用錢的地方多,自己掙個錢不給兒女添負擔,過年還能給孩子們發個壓歲錢呢!”

秋種過後,農場裡20多畝小黃薑迎來了收獲期。一片片、一行行泛黃的薑苗,點綴在紅土地上,映襯出別樣的豐收美景。生薑每年4、5月播種,采收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份進行。劉磊說,現在生薑的葉尖開始發黃,根莖充分膨大老熟正是進行采收的時節,這時采收的薑產量高,薑味重。現在年輕人大多出門打工了,劉磊農場雇的農民都是附近村裡的貧困戶和留守老人,他們在這裡工作一天能收入80元。

劉磊每年生薑的銷量有20至30噸,除了自己薑園的薑他還會再收購一些,一部分線下銷售賣給批發商,一部分網上店鋪銷售,一斤賣8元。因為沒有農產品冷藏保鮮倉庫,現在依然用傳統方法在地窖裡儲存生薑。以前沒有銷路,鄉親們眼睜睜看著賣不完的薑在地窖裡爛掉,束手無策。劉磊說,他曾經一衝動買了老鄉幾萬斤薑,銷售不掉也很著急,連著幾夜沒合眼。

如今,劉磊又成立了“青年扶貧夢之店”專門針對幫助貧困戶家庭,服務點和貧困戶簽訂購銷協定,用高於當地市場5%-10%的價格收進來,優先現金收購貧困戶采摘或種植的農特產品,對於五保戶等特困人群,更是采取包銷的方式。近年來,劉磊已帶動數百貧困戶增收脫貧,現在他的電商服務點也已初具規模,門前整日聚集著很多老鄉們送來的各種土特產,目前已有2000多人給他供貨。

現在劉磊和他的電商團隊通過網上銷售當地130多種土特產,桑葉和魚腥草在2017 年網上銷量全國排名第三,當地加工的桐油每年也能銷售 4、50 萬斤。現在固定工作人員有十幾人,他們有的在農場進行耕作,有的在網點打包分揀貨物,每人年收入 2、3萬 。

每天中午物流都會來店裡收貨,不大的店面裡擺滿了各種農產品。劉磊說,當時100多萬全部用來投資建站和收購農產品,要是在上海也就勉強夠交個房子首付,現在在家鄉開店,房子、事業都有了。

晚飯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剝油茶籽,以前劉磊和父母妻兒分居兩地,如今全家團圓,其樂融融。劉磊3歲的兒子劉鴻儒出生在家鄉,用劉磊的話說,兒子的名字出自他喜歡的陋室銘,住在簡陋的房子裡,做著有意義的事,不僅是他對孩子寄語的希望,更是他自己的初心。

每天晚上,劉磊都會一個人坐在電腦前逐一瀏覽網上開的農產品館和幾個網店,他還建了好多微信群,時時掌握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農場品需求情況,這是他每天必須要做的功課。通過了解行情,得知某種產品走俏,就立即進行收購再從網上銷售出去,雖然利潤較薄,但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鏈後,收益也很可觀。

劉磊說,雖然每天從早忙到晚但從不覺得累,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把家鄉的東西賣的更好,想做大還需要投資,現在最大的困難是資金短缺。夜深人靜,秦河村的馬路邊,只有劉磊的商務店燈火通明,這個80後農村小夥用電商事業回饋著大山,也用新的生活方式創造著未來。

如果你想幫幫劉磊的2000多個供應商農民,歡迎掃描上方二維碼,進入“京東特產扶貧館—商城館”,幫助當地貧困戶銷售滯銷的“小黃薑”。(《特產中國》是騰訊企鵝號、騰訊圖片、京東眾籌聯合發起的公益助農項目,每個項目都經過多層審核,確保真實可信。)

(《中國人的一天 》第3272期 微信搜索“中國人的一天”或“chinaoneday”公眾號,投稿或分享你的故事至[email protected],你將有機會成為中國人的一天主人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