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坐井觀天的人都目光短淺,是井底之蛙嗎?或許我們都錯了!

嗨,大家好!

吉象又和你見面啦~

鳳凰吉象藝術家魚山飯寬

合作了“字間”系列

之前吉象已經帶大家了解了

許多好玩有趣的成語、詩詞和漢字

今天我們又迎來了吉象的成語猜謎時間

快來看看下面這幅畫

猜猜今天的成語是什麽吧~

白衣先生正坐在“井”底朝上望“天”呢

你來猜一猜,白衣先生能看到的天有多大呢?

答案當然是只有井口般大啦~

吉象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成語就是

“坐井觀天”多用來比喻和諷刺眼界狹窄或見識短淺之人,最初見於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所作的古文《原道》中。

在唐朝,道、儒、佛三教並立的背景下,推崇儒學的韓愈將道教老祖老子指為是“坐井觀天”之人,認為其輕視仁義,將小恩小惠就當成了“仁”,謹小慎微就當成了“義”。

那麽韓愈為何會把這樣一個貶義詞

用在大思想家老子的身上呢?

跟上吉象的腳步一起

回到唐朝去探尋答案吧~

唐代時,文化十分開放,容納了佛、道兩教,形成了道、儒、佛三教並立的繁榮盛況,然而看似繁榮的背後,其實暗藏危機……

唐朝統治者之所以扶持宗教各派,除了文化圖強外,實際上更多的還是出於政治需要,將宗教作為維護封建統治的精神保障,籠絡人心,安寧社稷。三教並立,看似和諧穩定,實則不免暗自相爭,互相貶低。老子本名李耳,與唐室同姓,因而取得三教之首,武則天時期又更為推崇佛教,而儒學經典也一直是科舉考試的必考項目。三教勢力,各不相讓,為擴大自己的勢力,各派宗教到處興建寺院,發展信徒,一時之間僧道人數驟增。但僧道不在國家直接控制之下,又不事生產,賦稅徭役也難以征發,給社會帶來了巨大負擔。

因此,我們上面所說的《原道》就是韓愈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所寫出的。當然,除了社會原因,韓愈反對其他宗教也是因為他以儒家正統學問的繼承者自居。為了重振儒學,韓愈極力倡導古文運動,掀起一陣文藝界的“複古”浪潮,提出“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的寫作理論,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那麽韓愈是如何“戰勝”蘇軾、歐陽修這樣的大家搶佔C位的呢?

韓愈雖自幼先後喪父喪兄,隻由長嫂帶大,卻自覺刻苦讀書,又天資聰慧。19歲時開始參加科考,可惜好事多磨,不幸三次落第,終於在24歲時登進士第。四年之後,韓愈得人推薦出任宣武節度使觀察推官。為官期間,韓愈便開始宣傳自己對散文革新的主張,還指導了李賀、張籍、孟郊、賈島等一眾青年學生,韓愈不僅作為師者教他們如何作文,更如兄長般關心他們的生活。也只有這樣的老師韓愈才能寫得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樣讓人豁然開朗的句子了吧。

對學生真心以待,對百姓、對國家也同樣如此。韓愈在任監察禦史時,正遇關中地區大旱,他親自查訪後,發現災民流離失所,餓殍遍野。然而當時的京兆尹李實對上封鎖消息,謊報糧食豐收,韓愈一怒之下上《論天旱人饑狀》疏,卻反遭讒害。

就是這樣一個性格直率,昂然不肯少屈的大文人,為了國家也能毅然決然上戰場。49歲的韓愈跟隨宰相裴度出征割據淮西,提議偷襲蔡州,卻以其是書生之見而被駁回,誰知同行名將李愬已提兵雪夜成功偷襲,三軍謀士皆為其惋惜。後來韓愈又趁平定淮西之勢用一封書信說服了鎮州王承宗歸順朝廷。四年後鎮州兵變,朝廷派韓愈前往說服,到達鎮州時已是拔刀開弓相迎,卻還是被韓愈幾句話成功化解。

雖只為一介書生,卻心懷天下,胸中雄兵百萬,韓愈當選“唐宋八大家”之首可謂實至名歸。

今天吉象帶你認識了一個“有血有肉”、真性情的韓愈。

下期我們又會分享什麽呢?敬請期待吧~

撰文|蔡雨辰

編輯 | Karen

圖源 | 網絡

國潮 | 美學 | 生活方式

提升審美,我們是認真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