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間好時節丨夏至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個節氣。夏至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時分,北回歸線及附近地區會出現“立竿無影”的奇景。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

清陳希齡《恪遵憲度抄本》中解釋了“夏至”一詞的由來:“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夏至是盛夏的起點,從夏至起,經過三個“庚日”,便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

夏至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頻繁,多雷陣雨,民諺說“夏雨隔田坎”。

此時,也是江淮“梅雨”季節,梅子黃熟,空氣潮濕,陰雨連綿。

【節氣三候】

一候鹿角解

古人認為,鹿喜陽,鹿角朝前而生,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開始衰竭,所以鹿角開始脫落。

二候蟬始鳴

蟬在夏至後開始鼓翼而鳴。北宋蘇軾《阮郎歸·初夏》詞中寫道:“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種藥草,自夏至開始蓬勃生長,此時正值夏天過半,所以得名“半夏”。

【節氣習俗】

祭神祀祖

在古代,夏至和冬至一樣,是民間的重要節日,古時稱“夏節”“夏至節”。民間在這天有祭神祀祖的習俗。

夏至吃麵

民間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夏至時,新麥已收割,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之意。民諺說:“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一些地區也有夏至吃餛飩、食粽子的習俗。

消夏避伏

古人有“歇夏”假期,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中寫道:“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此時,婦女們互相贈送折扇、粉脂等物。富貴人家也於夏至日後拿出“冬藏夏用”的冰來消夏避伏。

夏至時節,萬物自在生長,佳木秀而繁陰。南宋范成大《喜晴》詩中寫道:“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唐劉禹錫《竹枝詞》中也寫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雨過天晴終有時,不必囿於一時的陰晴,人生處處好時節。

(央視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