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雲雷們的熒光棒相聲能挺多久?

自2004年郭德綱旋風式地催火相聲以來,當下相聲從業人員、團體、演出的數量和覆蓋地域已經達到歷史頂點。據說現在全國職業或非職業相聲演員已達千餘人之眾,某相聲名家有幾十位弟子,早已不是新鮮事,每年的天津相聲節都能看到生面孔競逐獻藝。全國相聲團體有大幾十家之多,北到黑龍江,西及新疆,南至深港,都有相聲團體。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甚至杜拜都開了相聲專場,相聲上遊輪、相聲廣告出現在紐約時代廣場大螢幕,都是這幾年的事。

這個頂點是否預示著相聲發展前途光明,已入康莊大道?創下海外商演成功、國內巡回盛況的郭德綱常說,相聲是虛假繁榮。他還經常調侃有的相聲團體以送票為生。在市場競爭相對充分的演出領域,最可能出現的局面就是供大於求,有成功者也必然有失敗者。差異化生存和求新求變,是演員瓜分市場份額最明智的選擇,這種差異與變化,體現在表演風格對觀眾群體、演出規模的選擇。

郭德綱走出小劇場開拓商演,必須面對更多地域的觀眾,勢必需要更多地與大眾傳媒合作,上更多節目,參加更多活動,借助網絡擴散傳播,在相聲領域之外拓展知名度。郭德綱很早就不禁止觀眾錄音錄像,彼時網絡版權保護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這部分所損失的利益,為郭換來巨大的擴散效應。反之,有的群體嚴格限制觀眾錄音錄像,隻通過微博放出隻鱗片爪,吸引觀眾走進劇場。這一放一禁,都不是單純的版權保護問題,而是演員本身所處地位、市場階段和行銷手段的綜合考量。

比如清華博士領銜的相聲團體“大逗相聲”,幾乎每周推出新節目,用“新”吸引觀眾。段子中加入比較多的知識性,這又與他的身份相互觀照,強化了觀眾對品牌的認知。上海的“品歡相聲”,借鑒了日本漫才表演手法,間離傳統,也有“一招鮮吃遍天”的效果。反觀前幾年苗阜、王聲組合通過誤讀、諧音等曲解經典,但在迅速成名後一直沒有跳出這個程式,近來勢頭也不甚強勁。還有不少駐扎小劇場的團體,動輒《翻四輩》《托妻獻子》《六口人》,“我是你爸爸我是你爸爸”,幾十段相聲,幾百個演員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反覆“吃”,只靠這些能否留住觀眾?存疑。

在這輪角逐中、眾多演員中,出了一個張雲雷,他躥紅的方式是一個異數。熒光棒、大合唱、應援、貴重禮品、接機,都是娛樂明星的路數。如果說“綱絲”還介於演員與觀眾、愛豆與迷妹這兩種關係之間,“德雲女孩”則完全是迷妹了。張雲雷並非個體現象,德雲社一些年輕演員都有這種趨勢。“張雲雷們”的成功,與郭德綱此前大規模商演的運作模式有莫大關係,氣質上他們不再是小園子裡的相聲藝人,而是在千人劇場、萬人體育館巡回演出的大演員。

圖片來源|張雲雷個人微博

郭德綱相聲代表作很多,說出張雲雷的相聲代表作,很難。《探清水河》只是一個小曲。在他之前的嶽雲鵬有什麽相聲代表作?《五環之歌》嗎?一個相聲演員,就這麽靠一個返場段子紅了。張雲雷的紅,有師父流量加持,有整個團體背書,有演員努力,也有喜劇綜藝在綜藝節目搏殺中的不遺余力,更有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

圖片來源|《國風美少年》節目官方微博

有人質疑張雲雷,有媒體說他想做偶像索性轉行。張雲雷為什麽不可以成為偶像,成為流量小鮮肉?只因為沒有哪個相聲演員曾經這樣?還是他不夠流量小鮮肉的標準?相聲是文化娛樂業的一部分,雖然這個行業傳統,但和其他文化娛樂形式沒有本質差異。改革開放之初,觀眾們擠在體育館聽《如此照相》時,那個演員也是大眾偶像,比張雲雷粉絲多得多的偶像。觀眾代際更替,更年輕的觀眾有他們做粉絲的方式。這種方式適合歌星影星,放在相聲演員身上也無不可。

他們居然拿著熒光棒聽相聲——張雲雷的表演本身已經不能用傳統相聲藝術規律理解,否則怎麽解釋一個沒有相聲代表作的相聲演員會紅。在他和觀眾或粉絲間建立的關係中,互動關係被極大放大,如果說粉絲們進劇場是去聽張雲雷說相聲,不如說是去參加偶像見面會。

圖片來源|張雲雷個人微博

我最早聽《探清水河》在人藝話劇《小井胡同》裡,小環子唱著《探清水河》出場。小環子的人物設定是小流氓,也可知這個曲子的地位。老電影《林海雪原》中,楊子榮假扮土匪,靠在雪地裡唱《探清水河》,目的是讓真土匪引其為同類。李家瑞研究北京小曲的名作《北平俗曲略》中將《探清水河》列入“窯調”。近年來有幾位唱《探清水河》,北京市曲劇團趙俊良老先生的版本,收入《良曲俊存——趙俊良北京小曲集》。趙先生是研究北京小曲的大家,所唱版本比較雅致。郭德綱和張雲雷的版本,也與《北平俗曲略》所記內容有所不同,並無黃色成分。

張雲雷選擇了《探清水河》,甚至成就了《探清水河》在今天的大火,也有人因此認為傳統小曲、鼓曲複興有望。通過張雲雷喜歡傳統藝術,傳統藝術是喜歡張雲雷的介質,這兩者是互見的。不會因為張雲雷揚名,傳統鼓曲的觀眾就會增加多少,甚至也不會帶動相聲更火一次,因為他本人在相聲表演上沒有什麽突出之處,也不能引動粉絲迷妹之外的其他人通過他的作品對相聲產生興趣。

張雲雷與觀眾合唱《探清水河》

張的粉絲說,他還年輕,表演水準還需時日。張雲雷和他代表的一批相聲演員,作品大多有個傳統相聲的名字,但不過是個殼子,這個段子只是他們插入才藝展示和碎包袱的工具,正文往往草草帶過。這樣的相聲段子大多結構失調,頭重腳輕,甚至無從談到結構。演員們缺乏掌握表演節奏的能力,只能“趟”著走,說到哪兒算哪兒,更連講一個完整故事,或者有邏輯地完成15分鐘到半小時敘述的能力都沒有。如許多二人轉表演,在一系列才藝展示之後,演員說我們唱一個《小拜年》,這《小拜年》的存在只為證明這個節目還和二人轉有一點關係。

圖片來源|張雲雷個人微博

相聲演員也知道僅僅抱著幾十段傳統相聲終究沒有出路,但即使夾帶許多私貨仍只能抱著傳統段子不放,說明創作能力缺乏。當然更糟糕的是,有的青年相聲演員崇尚傳統不在台上作品,而在台下固守江湖習慣,甚至江湖習氣,以“老合(江湖人)”自居。

郭德綱認為相聲藝術通俗而非低俗,而有些演員的包袱以及嘴裡時常帶出來的口頭語,恐怕已不能說是通俗。相聲演員大體也該對自己的語言有所約束,脫口而出的“他媽的”之類,讓人無語。

從有相聲以來,小蘑菇的相聲劇,相聲改進小組的新相聲,改革開放初期針砭時弊的作品,隨後而來的吉他相聲、幽默演唱,到傳統相聲大反轉回歸,演員無不在努力適應觀眾的需要,只是有的嘗試留存下來,有的則煙消雲散。張雲雷和這輪相聲熱中的演員們,也在用不同方式迎合著觀眾的需求。安迪·沃霍爾說,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借助某種契機,一個人能一下子走到舞台中央,但在這個娛樂明星層出不窮、花樣翻新的年代,當觀眾15分鐘的興起衰退之後,有多少人有能力再挺15分鐘?百年相聲史,我們真能記住名字的又有幾位?

文|辛酉生

本文刊載於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報》B6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