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唐玄宗在位後期為什麽寵信奸臣?和老糊塗無關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早年通過兩場政變(唐隆政變、先天政變),成功奪得了大唐王朝的最高權力。之後,他又勵精圖治,重用賢臣,讓國家逐步走上正軌,並開創了著名的“開元盛世”,唐朝進入鼎盛時期。不過,到了唐玄宗在位後期,他卻開始沉迷酒色,荒淫無度,而且“遠君子,親小人”,特別寵信奸臣。在他的影響下,大唐王朝吏治敗壞,朝政混亂,最終爆發了“安史之亂”,唐朝從此由盛轉衰。那麽,唐玄宗在位後期為什麽那麽寵信奸臣呢?難道是因為他老糊塗了嗎?事實上,唐玄宗越來越重用奸臣和他的年齡並沒有半毛錢關係,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奸臣更好用。

唐玄宗在位前期,重用了一幫賢良之臣,比如著名的姚崇、宋璟、張九齡,在這些人的悉心輔佐下,大唐王朝進入鼎盛時期。不過,在盛世的背後,有一個嚴重問題卻沒有被人提及,那就是唐朝的中央財政問題。

在唐朝之前的隋朝,由於隋煬帝橫征暴斂,導致民不聊生,最終使得民變四起,推翻了隋煬帝的統治。唐朝建立後,統治者借鑒隋朝滅亡的教訓,采取了輕徭薄賦的政策。按理說,國家藏富於民是一件好事。正是在這些仁政的影響下,才使得唐朝前期統治集團頻繁動蕩,但基層百姓這邊卻安如磐石。

但是,隨著國家疆域的擴大,以及整體生產、生活水準的提高,唐朝的中央財政支出也在不斷變大。雖然財政收入也有相應提高,但卻趕不上財政支出的速度。到了唐玄宗執政時期,這個問題就變得迫在眉睫了。

一個國家要想增加收入,除了發動戰爭去掠奪外,就只能通過加大稅賦來搞增收了。不過,姚崇、宋璟、張九齡等賢臣顯然是不支持以加重百姓負擔作為前提,來給國家解決財政困境的。他們認為統治集團應該厲行節儉,減少支出,來解決入不敷出的問題,而不是讓百姓來買單。但是,唐玄宗作為一個盛世的帝王,他想要的是最精彩的人生,而不是節衣縮食的生活。既然賢臣們不願去幹給百姓加賦的事情,那皇帝就去找願意乾的人。李林甫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走上了歷史舞台。

李林甫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奸臣之一,他擔任宰相十九年,期間大權獨攬,閉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唐玄宗就是因為重用李林甫而被後世評價老眼昏花。但事實上,李林甫之所以能得到重用並非是他善於溜須拍馬,而是他精通財技,善於斂財。唐玄宗當時正愁錢不夠花,突然冒出了個李林甫能幫他大幅增加收入,唐玄宗不重用他還重用誰?

李林甫一生乾的最大一件錯事就是他建議皇帝將原本屬於中央控制的地方軍事、財政大權下放給節度使。這樣做的初衷原本是為了減輕中央財政負擔,讓地方節度使自行經營,自負盈虧。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安祿山、史思明等節度使利用這個權限趁機壯大,最後發動了“安史之亂”。

李林甫死後,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繼任了宰相之職。後人普遍認為楊國忠之所以能升到這個位置,主要就是依靠自己妹妹受寵。而事實上,楊國忠也是一個理財(斂財)的好手。唐玄宗之所以重用楊國忠,最主要就是因為他擅長搞錢。

不過,當唐玄宗把搞錢作為官員業績考核目標後,雖然解決了財政問題,但卻產生了更多新問題。唐玄宗寵信奸臣雖然並非是因為老糊塗,但他執政後期安於享樂,怠慢朝政,沒有及時發現國家的隱患。結果使得地方節度使權力不斷擴大,終於以一場長達八年的兵變,讓唐朝由盛轉衰。唐玄宗自己也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