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武大校長竇賢康:建設雙一流,把錢花在人才、科研上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攝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召開在即。昨日,湖北團代表、武漢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竇賢康就雙一流高校建設、人才引進等問題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他表示,湖北省已經撥付給武漢大學4個億用來支持武漢大學的雙一流建設。

談學科建設

今年開建多個大型科研平台

新京報:武漢大學已經公布了雙一流大學建設方案,明年是一個重要節點,目前有何進展?

竇賢康:雙一流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每年並非有一個非常具體的目標,但是武大確實在不斷努力。

新京報:具體來說,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竇賢康:比如,去年我們開始搞人才強校,我們的人才建設、科研水準都在不斷提高。雖然不能只看排名,但幾大排名體系裡面,武大進步比較明顯。一些確定目標,隨著我們的不斷努力,一定會實現。

新京報:武漢大學是湖北的兩所重點院校之一,在雙一流建設上,湖北給予了哪些支持?

竇賢康:湖北非常支持武漢大學的發展,去年,湖北給了武漢大學4個億,用於人才引進和平台建設,連續支持我們5年。

新京報:這些錢具體會怎麽用?

竇賢康:我們將用這些錢引進人才,另外建設一些大型科研平台,學校將購置化學、生命和醫學方面的大型設備,為人才提供更好的科研環境。這些大型科研平台的建設,是我們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來京之前,學校剛剛開了一次會議,設立一個新的機構,叫公共技術實驗中心,中心還將選聘專業服務人員,滿足學科實驗需求。

談校園基建

將在武測校區蓋科研大樓

新京報:武漢大學目前只有珞珈山一個校區,目前辦學面積是否充足?

竇賢康:武大的辦學條件其實是受限的,雖然我們有5000多畝地,但珞珈山佔了很大面積,武大是文物保護部門,很多建築不能改建。此外,武大還在東湖風景區,建築限制層高。所以,武大的科研用房是真短缺。

新京報:很多大學都有多個校區,武漢大學是否會新建一個校區?

竇賢康:教育部剛出新規定,不支持異地辦校區,武大不會再新建校區。但大學確實需要很大的空間,改革開放以來,很多辦學條件緊張的大學都有新校區,主要的教學科研工作都在新校區進行,我覺得這沒什麽問題。

新京報:那麽武漢大學如何解決科研用房緊張問題?

竇賢康:首先我們會內部挖潛,把有限的科研用房,用在最需要的人手上。另外,武漢測繪學院並入武大信息學部,那個位置不限層高,將是武大重點開發的區域。我們將多方募集資金,希望能夠建成一個20萬到30萬平方米的科研大樓。

新京報:大學經費管理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武漢大學的經費都用在了哪些方面?

竇賢康:我也經歷過幾所大學,我覺得大學的錢確實都用在了該用的地方,比如武大最近改善了食堂、教室等。大部分時候錢是不夠用的,去年校友捐贈5個億,我們都用在了人才建設上,幫我們解決了很大問題。

談人才引進

6月親自去美國招募青年人才

新京報:武大在人才引進方面有哪些比較好的做法?

竇賢康:武漢大學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把現有人才穩定住,二要從海外引進一大批優秀青年人才。

新京報:吸引和穩定人才,武大提供了什麽樣的待遇?

竇賢康:待遇很關鍵,沒有好的待遇引進人才是不可能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營造尊重知識和人才的環境。我經常到科研人員實驗室,了解、解決他們實際的困難。我也讓真正有水準的人有更多發言機會,參與到學校發展中去,讓他們覺得受到重視,在這裡乾事業“值”。

新京報:武漢作為一個中心城市,但是地處中部,如何才能留住人才,武漢大學作了多少貢獻?

竇賢康:大學的人才競爭是很激烈,不在北上廣的大學都面臨或大或小的壓力。在這方面,我覺得武漢的兩所學校是盡心了。去年國字號人才引進方面,武大排第六,華科也排進前十,其實很不容易。

新京報:高校間的人才爭奪戰是否對武大有壓力?

竇賢康:我們主要是面對海外引進人才,為中國人才做“淨增量”。我覺得,雖然無序的競爭不好,但是適當的人才流動,對學校和人才來說,都會帶來好的改善。

新京報:武大今年在人才引進方面會有哪些動作?

竇賢康:我覺得領導對人才的重視很重要。我剛和我們的人事部門溝通,他們告訴我,今年“青千”(中組部的青年千人計劃)的報名很好。我6月份還將到美國去,在報名的關鍵時刻,再招一下人。

談武大櫻花

今年賞櫻繼續免費,但需預約

圖為武漢大學櫻花盛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京報:櫻花是武大的“名片”。櫻花季又要到來,武漢大學今年是否繼續執行免費政策?

竇賢康:我是2016年底到武漢大學當校長,我來的前一年,武漢大學就已經不收門票了。我剛來的時候,學校又開始討論是否重新收取賞櫻門票,我堅決反對。原因很簡單,大學有社會功能,大家喜歡到大學去,感受一下大學文化,這是我們應盡的社會職責,收費是沒有道理的,所以堅持不收費。

新京報:在不收費的前提下,如何做好秩序維護?

竇賢康:雖然不收費,但是遊客來之前需要網上預約,以免白跑一趟。大學畢竟是一個教學科研機構,校園裡充斥著幾十萬人,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在櫻花季,我們既保持不收費,又會做好人流控制。

新京報:在這方面,武漢大學每年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

竇賢康:在我印象中,大概是需要1000萬左右,至少大幾百萬。主要是用於安保,我們需要在社會聘請專業的安保力量,進行秩序維護和分流。此外,還有必要整治道路,做一些合理的規劃疏導。保證遊客到學校看得好又比較安全有序。

新京報:今年有什麽新的看點嗎?

竇賢康:櫻花每年都很美,武漢大學這幾年發展不錯,也希望社會上的公眾,來到武漢大學後,能夠感受到武漢大學的變化。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編輯 朱麗華 呂銀玲

校對 賈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